中国科学家领衔 率先实现“三维透射电镜技术”成熟应用
中新社重庆12月1日电 (记者 钟旖)12月1日,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晓旭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三维透射电镜技术在纳米金属研究领域取得的新突破。这也标志着该团队自主研发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经过10多年发展,正式从技术原理步入成熟应用阶段。
此次发表的论文题目为《3D microscopy at the nanoscale reveals unexpected lattice rotations in deformed nickel》(纳米分辨三维电镜揭示变形镍的异常晶格转动),由中外科学家合作完成。该研究利用三维取向成像技术,以“镍”为样本,首次实现了纳米金属塑性变形的三维研究,发现了纳米金属塑性应变可恢复的反常现象,并揭示了这一现象的物理本质,将为先进纳米结构材料研发、微纳器件功能优化等提供理论指导。
“三维透射电镜技术”的应用是开展上述研究的关键。
“传统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只能观察样品的表层,或者观察材料内部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这大大限制了人们对材料微观组织的认识。”黄晓旭表示,过去20多年,全球范围内的广大科学家致力于开发三维表征技术,空间分辨率在微米尺度的三维表征技术研发已取得重要进展,其应用促进了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发现。但是,更多更深层次的材料科学问题需要纳米级甚至原子级的三维表征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需要提高三个数量级,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在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黄晓旭团队已成功开发一系列基于电子衍射的三维透射电镜技术,空间分辨率为1nm(纳米)。这些技术的研发填补了纳米级三维电镜表征技术的空白,将大大促进三维材料科学的发展。(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俄亥俄州一小型飞机坠毁 造成3人死亡
- 科技赋能,让旅游插上智慧“翅膀”
- 五一假期四川铁路和民航客运量预计较去年下降70%左右
- “第一代农民工”研究学者仇凤仙:实现“代际跨越”的不到20%
- 拜登即将到访 波兰总理称正与美国讨论增加在波兰驻军
- 列车临停 他们为昏迷老人紧急开辟“生命通道”
- 国家药监局批准盐酸凯普拉生片上市
-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基诺山乡一茶厂发生土方坍塌 致3人死亡
- 报告:八成受访职场青年保持阅读习惯 各年龄段各有所“读”
- 万科郁亮:住房需求不会消失,未来住宅建设中枢或在10亿至12亿平方米
- 重庆推动就业工作数字化转型:智慧就业服务 精准推送岗位
- 北京发布首批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名单
- 收费内推、保offer等多属虚假宣传 求职毕业生须警惕
- 观众期待“退改方案”更加完善
- 江西共青城警方侦破销售伪劣中草药种子案
- 浙江文化观察:“90后”非遗传承人尊重传统拥抱创新
- 树立正确留学观 远离“水硕”“水博”陷阱
- 海关总署:2024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6.4%
- 2023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在盐城举行 共绘行业发展新蓝图
- 天津人文景区变身“城市剧场”
- 热门推荐
-
- 京东酒世界携手泸州老窖,合作共创酒业零售新未来
- 哈尔滨机场上半年运送旅客1150万人次
- 京港携手“拼船出海” 共同开拓合作新商机
- 多方爱心救助写就“闽台一家亲” 患病台胞平安返台
- 9家品牌携手成立国内首家新茶饮公益基金
- 七线作战:以色列进入史上最复杂冲突期,中东火药桶会有更大爆炸?
- 中国科研团队发现微塑料对猪肉品质的“隐秘”影响
- 依法查封扣押!市场监管总局通报:124批次产品不合格
- 晶科能源全球副总裁:光伏将是可持续发展主要能源
- 警惕虚假宣传!暑期研学火爆 部分产品价格虚高
- 中国—中亚实业家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陕西西安举办
- 中国游客青睐非洲之旅
- 中国绿色转型迎重磅文件,循环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 费城交响乐团首次访华亲历者戴维·布斯:50载中国情缘
- 上海首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长三角运动医学联盟会员单位
- 山东“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节水控水做好“水文章”
- 李在明痛批:日本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是向太平洋沿岸国家宣战”
- 广西制造的首艘万吨级船舶顺利交付
- 中蒙博览会72小时探访记:中国商品这样“圈粉”外宾
- 中国政府援助土耳其救灾物资抵达伊斯坦布尔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