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客青睐非洲之旅
非洲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旅游资源丰富。在埃及探访古老神秘的金字塔、去肯尼亚观看壮观的动物迁徙、到摩洛哥打卡蓝白小镇……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选择。记者从多家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了解到,近年来,非洲的旅游热度持续走高,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
订单量快速增长
目前,突尼斯、摩洛哥等非洲国家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政策,还有一些非洲国家对中国游客实施落地签证政策,这些均有效带动了中国游客的增长。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2月至8月,中国游客赴非洲订单量同比增长约1.2倍。据旅游服务平台飞猪的统计,今年非洲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埃及、肯尼亚的增速最快,分别达到236%和167%。上海、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南京、重庆、西安、厦门、青岛等是前往非洲旅游的热门客源地城市。去哪儿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中国游客前往非洲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2倍。同程旅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8月,月均前往埃及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上涨200%。
途牛旅游网出境长线业务负责人李朋介绍,近十几年来,非洲旅游市场逐渐被中国游客所熟知。2023年,非洲各旅游目的地陆续重新开放,航班运力也逐渐恢复。春节、寒暑假是出境游旺季,小团化、定制化需求大幅增高。
众信旅游集团媒介公关经理李梦然说,暑期及九十月份恰逢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最佳观赏时期,目前非洲目的地收客情况十分喜人,报名量同比增长30%至35%。
据携程统计,目前中国游客到访最多的非洲国家是埃及、南非、摩洛哥、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突尼斯、毛里求斯、加纳等国。胡夫金字塔、埃及博物馆、吉萨金字塔群、撒哈拉沙漠、阿布辛贝勒神庙、萨拉丁城堡、马洛雷勒花园、卡塞拉自然公园、索维拉老城等景点最热门。
独特体验玩法多
今年是中国和坦桑尼亚建交60周年。暑期,中旅旅行组织中国游客前往坦桑尼亚,开启自然探险之旅,在塞伦盖蒂大草原观看动物大迁徙,欣赏壮丽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游览拥有丁香花海的桑给巴尔岛,还参观当地部落,了解人文风情。
“非洲旅游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返璞归真和猎奇探险。”李朋介绍,北非的主要看点是人文历史与沙漠风光:在埃及可探寻古迹,或海滨度假;摩洛哥有多元的文化与撒哈拉沙漠。东非的主要特点是野性和自然:到肯尼亚、坦桑尼亚观看震撼的动物大迁徙是最受中国游客喜爱的旅游项目之一。南非的主要特色是品质休闲游:南非三面环海,既有旖旎的沿海风光,也有内陆风情,还有山地、草甸、沙漠等地貌,自然风光丰富多样。南非一地、南非+赞比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四国连线游是目前热度较高的玩法。
李梦然介绍:“与之前相比,中国游客如今的非洲之行更多元更深度。从目的地来看,从传统的南非、肯尼亚、埃及扩展到摩洛哥、突尼斯、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再到马达加斯加、塞舌尔、毛里求斯等。在旅行体验上,游览时长从8—10日向14—18日延长,游客不仅可进入国家公园深处游览,还能尝试野生营地、游艇出海、越野冲沙等。此外,长线邮轮和海岛游成为中国游客非洲度假的新方式。今年,这两类产品的报名较去年同期增长100%”。
在飞猪平台上,10人以下的小团、私家团以及包车游等快速增长。埃及多地跟团游、肯尼亚动物大迁徙跟团游、卡萨布兰卡一日游等是非洲旅游的热销商品。春秋旅游推出一系列“摩洛哥+突尼斯”“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组合产品。行程中,游客不仅可领略北非独特的人文风光,还能入住沙漠帐篷酒店。
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长韩杰介绍,目前赴埃及、摩洛哥等国的中国游客选择自由行、定制游的比例越来越高,他们更喜欢深入当地,来一场更松弛的旅行。同时,在传统跟团游中,游客对产品内容、接待标准、综合服务质量也更加关注。总体来说,非洲跟团游的整体服务标准比之前有明显提高。
交流合作前景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研究所所长杨劲松表示,目前中国游客赴非洲游还在稳步恢复中。非洲旅游的成本相对较高,但正在进入更多中国游客“一生必游”的名单中。旅行社推出丰富的特色主题旅游产品和便捷周到的服务,获得中国游客青睐。相信未来中非旅游交流合作会取得更多成果。
非洲作为出境游目的地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作为大体量的客源市场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李朋说,中非旅游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入将促进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非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同程旅行度假产品负责人张梦蕾认为,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对于寻求独特体验的中国游客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近年来的趋势看,中非双方都在积极推动旅游合作,旨在加深人文交流并促进经济发展。随着中国出境游市场持续增长,非洲将获得更多关注。
旅游是中非人文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人员往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构建和谐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韩杰认为,伴随着中非合作的稳步发展,更多的中国游客将关注非洲,希望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签证手续越来越便利。
携程副总裁秦静说,中非旅游互补性强,非洲对中国游客具有较强吸引力,相信中非旅游合作将迈上新台阶,为双方经贸、人员、文化交流与发展做出新贡献。(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 赵 珊)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西藏阿里健全警情回访机制 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 中国学者量子力学模拟突破性成果入围2024年戈登·贝尔奖
- (新春走基层)湖南东安土特产搭乘电商“快车”畅销全国
- 预约“手慢无”!各地春节文旅成绩单亮眼
- 电力巡检、飞播植保 青海大学生初识无人机应用新场景
- 台风“潭美”趋向南海 海南发布海浪黄色预警
- (人权行动看中国)城市更新“留改拆增” 重庆“老社区”蝶变“打卡地”
- 电影《亭亭如盖》在南昌首映 4月15日全国上映
- (身边的变化)中蒙边境数千牧民的“电力保姆”: 二十年见证边疆变化
- 证监会上半年罚没金额逾85亿元 超去年全年总和
- 浙西南这座小城,有一团不灭窑火
- 《黑神话:悟空》全球销量破千万套 巧译中华文化受好评
- 解读美凯龙2023年年报:酝酿多维度改革迎来拐点
- 鲁奖作家鲍尔吉·原野最新散文集《星星上的盐》出版
- 天津解除限购成都取消限售 中国大中城市楼市利好持续释放
- 【数说两会】体现就业优先的鲜明导向
-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欢乐春节”游园联欢活动 共迎龙年新春
- 乌苏里江海青段预计今晚出现洪峰
- 打造财富管理生态圈 农业银行推出“农情财富号”
- 江苏30万余名研究生共迎“开学第一课”
- 热门推荐
-
- 多地寒潮来袭 保障生产安全要注意哪些?
-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寻美“中国蛏子之乡” 寻味共富秘籍
- 闲置资源变“造血”业态 浙江乡村激发创富动能
- 首届“节水中国行”主题宣传活动在山西大同举行
- 天津《红楼梦》文化艺术展开幕 近200件作品集中展示天津红学研究新成果
- 外籍人士觅跨境电商机遇 收获颇丰冀实践应用
- 青藏高原规模开发页岩油获进展
- 加强体重管理 促进大众健康
- 丹江口水利枢纽添法制保障 守护清水永续北上
- 深圳欢乐谷一过山车项目发生车辆碰撞 8人受伤
- 两协会倡议降低小微企业支付手续费
- 山东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聚集作用 打造人才引留“强磁场”
- 海南自由贸易港推介会在印尼雅加达举行
- 父亲病重急需用钱 初中生捡15.8万元如数上交
- 中国驻新加坡使馆提醒:登革热高发季临近,注意防范!
- 2024年海峡两岸农博会·花博会在福建漳州开幕
- 《只此青绿》600场:从“青绿热”探索国风IP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纪录片《叶尔羌河》创作研讨会在京举办
- 北京节前交通指数“飙高” 9月9日15时起城市路网交通压力大
- 中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累计输水量近6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