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八成受访职场青年保持阅读习惯 各年龄段各有所“读”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近日,最新发布的《2023职场青年阅读行为观察报告》显示,年轻人对阅读的热情持续攀升,八成受访青年保持着阅读习惯。“视频阅读”和“听书”成为一些职场青年的新选择,但“文本阅读无法被替代”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可。
八成受访青年有日常阅读行为
为了解职场青年的阅读状况、阅读习惯以及影响因素,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基于收集到的问卷信息,对职场人的阅读特征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
调研显示,八成受访青年有日常阅读行为。在阅读形式的选择上,职场人往往采用多种形式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大部分被访者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其中,近八成习惯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网络在线阅读,29%使用电子阅读器阅读。同时,纸质阅读作为“深阅读”的重要方式仍然不可替代,有48.2%的受访青年选择。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衍生出某种另类阅读方式:平台将书本材料二次创作生成视频和语音,提供给用户来代替“阅读”。从名著解读到分享荐书,这种阅读形式开始成为一些职场人的首选。调研显示,分别有33.9%和19.6%的职场青年存在“听书”和“视频阅读”的习惯。
面对此现象,人们不免怀疑:视频阅读能否替代文本阅读?访谈中得知,大家普遍认同“文本阅读无法被替代”这一观点。受访青年表示,无论视频解读如何贴近文本作者,都无法改变二次创作的作品性质。同时,阅读文本的选择,也以自我意志为先决,这种平等的选择权是视频阅读无法比拟的,所以,一手阅读的价值无法被替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能引发思考的依然是好内容,无论载体是纸质或数字,两者皆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四成职场青年日均阅读1小时
调研显示,56%的人年均阅读量不足8本,阅读量超过15本的仅占15.3%。进一步分析行业发现,65.2%的“教育人”和58.3%的“媒体人”一年内读书超过10本,位居榜单前列;其次是金融、咨询岗位的从业人员。
从阅读频次来看,2/3的受访职场人每周阅读3天以上。从阅读时长来看,有42.5%的人保持日均1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而在这部分阅读人群中,90后、00后均占比近半数。另外有40.2%和17.3%的人日均阅读时长保持在0.5-1小时、0.5小时以内。
进一步分析,35.6%的受访者习惯沉浸式读书,通过阅读进入“心流”状态;28%呈现出碎片化阅读习惯,不喜欢严肃题材的深度阅读;22.6%的人总是“快速抓重点”的高效阅读。阅读形式的选择一定程度影响了阅读习惯,订阅期刊/报纸的用户“看书速度慢,经常上下文反复”的比例(19.4%)高于其他群体,订阅知识付费课程的用户“没耐心看篇幅长的文字内容”比例(14%)略高于其他群体。
出于自身兴趣和爱好,59.8%的职场青年享受阅读;55.2%的人希望通过读书来修身养性,提升内涵;38.5%的人表示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阅读成为其安放焦虑的庇护所,以获得最小单位的自由。另有54.2%、24.3%、20%的人表示阅读是出于“学习新知识技能”、“满足职业发展”、“增加社交谈资”等功利需求。
各年龄段阅读各有所好
在阅读题材的选择上,文学小说(46.5%)、经典名著(35.2%)、金融经济(34.2%)、教育学习(27.6%)最受欢迎。
不同年龄人群在读物上有不同的偏好,调查发现,“00后”喜欢悬疑/推理小说(33.3%),“95后”倾向于思考性的内容,例如科幻/科技题材(27.7%);商业经管等功能性书籍受到“90后”和“85后”职场人的偏爱(33%)。
从付费态度上看,半数以上职场青年愿为阅读付费,认同“作者付出了劳动,理应获得相应收入”(27%)、“只要价格合理,可以理解付费”(29.2%)。但也有16.6%和3.3%的人认为“非必需品,不必要付费”、“暂无为知识付费的意愿”。剩余人群处于摇摆不定的观望阶段,并表示“大多数作品不值得付费,只为优秀作品付费”(16.3%)、“找不到免费资源,为优质内容付费也行”(7.6%)。在付费方式选择上,“充值读书币”和“购买月卡”是最常见的付费方式。(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民调: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过去四年美国在关键领域退步
- 事关史前和夏文化考古,重要进展公布!
- 水稻夏种正在进行 多种种植模式为秋粮丰收奠定基础
- 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嘉兴专场活动启幕 签约项目19个
- 聚焦象群北移南归 中国科技馆推出“与象同行”主题科普活动
- 聚焦潮流新业态 北京发布“打卡酷玩新地标”地图
- 中国长江中游三省气温断崖式下降 赣湘鄂启动应急响应
- 抢险救援中的“国家队”
- 广东2023年汛期于10月31日结束
- (第七届进博会)中粮集团进博会“购物车”更多元 签约规模超百亿美元
- 山东烟台: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 多子女家庭最高可贷100万元
- 八度荣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台州再现山海水城魅力
- 以数字解读围场苗木市场趋势 木兰围场针叶树种苗木价格指数发布
- 持续更新丨伊朗向以色列目标发射弹道导弹
- 宁夏银川:南美白对虾抢鲜上市
- 搭建创新设计领域国际合作平台 中芬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在沪成立
- 云中锦书丨中美艺术家共绘锦绣中国 “世界十字路口”绽放中国之美
- 人类第11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 撞击会造成哪些危害?
- 刘强东数字人下场带货释放了什么信号?
- 西部陆海新通道货物突破四十万标箱
- 热门推荐
-
- 从“边缘”到“前沿” 川渝高竹新区跨省域同城化发展跑出加速度
- 湖南株洲架起政银企“对接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我国海洋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
- 中国经济复苏是“最好的消息”
- 克服“大模型幻觉” 知识图谱融合大模型应用平台发布
- 暴晒的矿泉水喝了会致癌?多虑了
- 是曝光还是侵权?关于肖像权的问题要明白
- 上海警方捣毁特大“话务引流”诈骗团伙,抓获506名嫌犯
- 原创生态舞剧《大河之源》绘制万物共生画卷
- 独处20天能赚50万元? 短视频平台上,自律挑战火了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成功完成前列腺手术 情况良好
- 纪念茅盾128周年诞辰 《文艺阵地》原刊入藏浙江桐乡
- 积石山震后房屋应急评估全面完成
- 甘肃崇信打造黄土高原“乡村大公园”:新增造林逾20万亩
- 考研还有VIP?人财两空要注意!
- 贺岁档电影走出同质化
- 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副主席宋官林:要在音乐剧表演创作中弘扬中式“写意”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基层协商民主议事平台助力地方柑橘产业园持续增收
- “天津之眼”盘活桥下空间 六百年微缩景观全新文旅项目亮相
- 快讯!日本首相石破茂所乘车辆发生碰撞事故 本人未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