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八成受访职场青年保持阅读习惯 各年龄段各有所“读”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近日,最新发布的《2023职场青年阅读行为观察报告》显示,年轻人对阅读的热情持续攀升,八成受访青年保持着阅读习惯。“视频阅读”和“听书”成为一些职场青年的新选择,但“文本阅读无法被替代”这一观点被普遍认可。
八成受访青年有日常阅读行为
为了解职场青年的阅读状况、阅读习惯以及影响因素,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基于收集到的问卷信息,对职场人的阅读特征趋势进行分析和解读。
调研显示,八成受访青年有日常阅读行为。在阅读形式的选择上,职场人往往采用多种形式来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大部分被访者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其中,近八成习惯通过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网络在线阅读,29%使用电子阅读器阅读。同时,纸质阅读作为“深阅读”的重要方式仍然不可替代,有48.2%的受访青年选择。
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衍生出某种另类阅读方式:平台将书本材料二次创作生成视频和语音,提供给用户来代替“阅读”。从名著解读到分享荐书,这种阅读形式开始成为一些职场人的首选。调研显示,分别有33.9%和19.6%的职场青年存在“听书”和“视频阅读”的习惯。
面对此现象,人们不免怀疑:视频阅读能否替代文本阅读?访谈中得知,大家普遍认同“文本阅读无法被替代”这一观点。受访青年表示,无论视频解读如何贴近文本作者,都无法改变二次创作的作品性质。同时,阅读文本的选择,也以自我意志为先决,这种平等的选择权是视频阅读无法比拟的,所以,一手阅读的价值无法被替代。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能引发思考的依然是好内容,无论载体是纸质或数字,两者皆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四成职场青年日均阅读1小时
调研显示,56%的人年均阅读量不足8本,阅读量超过15本的仅占15.3%。进一步分析行业发现,65.2%的“教育人”和58.3%的“媒体人”一年内读书超过10本,位居榜单前列;其次是金融、咨询岗位的从业人员。
从阅读频次来看,2/3的受访职场人每周阅读3天以上。从阅读时长来看,有42.5%的人保持日均1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而在这部分阅读人群中,90后、00后均占比近半数。另外有40.2%和17.3%的人日均阅读时长保持在0.5-1小时、0.5小时以内。
进一步分析,35.6%的受访者习惯沉浸式读书,通过阅读进入“心流”状态;28%呈现出碎片化阅读习惯,不喜欢严肃题材的深度阅读;22.6%的人总是“快速抓重点”的高效阅读。阅读形式的选择一定程度影响了阅读习惯,订阅期刊/报纸的用户“看书速度慢,经常上下文反复”的比例(19.4%)高于其他群体,订阅知识付费课程的用户“没耐心看篇幅长的文字内容”比例(14%)略高于其他群体。
出于自身兴趣和爱好,59.8%的职场青年享受阅读;55.2%的人希望通过读书来修身养性,提升内涵;38.5%的人表示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阅读成为其安放焦虑的庇护所,以获得最小单位的自由。另有54.2%、24.3%、20%的人表示阅读是出于“学习新知识技能”、“满足职业发展”、“增加社交谈资”等功利需求。
各年龄段阅读各有所好
在阅读题材的选择上,文学小说(46.5%)、经典名著(35.2%)、金融经济(34.2%)、教育学习(27.6%)最受欢迎。
不同年龄人群在读物上有不同的偏好,调查发现,“00后”喜欢悬疑/推理小说(33.3%),“95后”倾向于思考性的内容,例如科幻/科技题材(27.7%);商业经管等功能性书籍受到“90后”和“85后”职场人的偏爱(33%)。
从付费态度上看,半数以上职场青年愿为阅读付费,认同“作者付出了劳动,理应获得相应收入”(27%)、“只要价格合理,可以理解付费”(29.2%)。但也有16.6%和3.3%的人认为“非必需品,不必要付费”、“暂无为知识付费的意愿”。剩余人群处于摇摆不定的观望阶段,并表示“大多数作品不值得付费,只为优秀作品付费”(16.3%)、“找不到免费资源,为优质内容付费也行”(7.6%)。在付费方式选择上,“充值读书币”和“购买月卡”是最常见的付费方式。(完)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五一”旅游提前火了!有酒店已满房,赏花踏青游被热捧
- “老”话剧靠什么留住“新”青年
- 宁淮城际铁路南京段首个墩身浇筑完成
- 外贸“新三样”表现亮眼 传递何种信号?
- 算电协同创新 青海聚力打造100% 绿电稳供微电网万卡算力中心
-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
- 从“粤派批评”到“湾区批评”《广东文学通史》助力重新认识广东文学
- 香港青年学生入晋开启职场初体验
- 【寻味中华丨名楼】云南大观楼:观万里山水 敞千秋怀抱
- 高大伦谈“考古热”:历史家史都需了解
- Penfolds奔富宣布华晨宇出任品牌代言人
- 360万年来亚洲粉尘铁元素有何变化与影响?中外合作研究揭秘
- 货拉拉发布社会责任行动报告,司机职伤保试点累计覆盖156万人
- 国家卫健委:全国呼吸道疾病就诊量相对平稳 正常医疗服务未受影响
- 20余万只候鸟飞抵吉林波罗湖保护区
- 中欧班列“东通道”通行量突破30000列
- 老年人镶牙 这事可不简单
- “85后”香港青年入湘开拓创“佳业” 激活创新“生命力”
- “多点发力”畅通快递包装绿色循环 可循环快递包装规模化应用试点持续推进
- 洋山港第三艘清洁燃料加注船完成首次加注
- 热门推荐
-
- 中国南海·更路簿走进斐济
- 三方面9条政策助力外贸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为经济持续回升提供“硬支撑”
- 应对时代新变局,融合性人才以数字科技赋能公关行业发展
- 重庆“文创地标”掀起“夜校热” :惠民可感可及 美好共创共享
-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倡议:坚定“科技报国” 不做跟风逐热研究
-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关注非遗创新传承 助力乡村振兴
- 今日小雪:莫怪虹无影,如今小雪时
- 湖北终止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 马来西亚一新兴廉航宣布停飞
- (第六届进博会)访戴尔科技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一定要抓住中国数字经济机遇
- 安徽省家庭农场突破32万个 数量居全国首位
- 娅埃尔·布朗-皮韦再度当选法国国民议会议长
- 前10月中国市场手机出货量2.5亿部 同比增8.9%
- 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五周年暨“百年大变局与国际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幕
- “2023中国房地产企业健康评价报告”成果研讨会在京召开
- 香港青少年走进金山 体验“做一天上海人”
- 山西临汾发现一座金代砖室墓 墓主为较富裕平民
- 三部门: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 中国未来是否扩大对澳大利亚肉类进口?商务部回应
- 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