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么吃最健康?疾控专家详解新版“膳食指南”
4月26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这是我国继1989年首次发布居民膳食指南之后,进行的第四次修订。新版指南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比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调整?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主任医师、注册营养师王怀记详解。
■ 平衡膳食准则新增4组关键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炼出了平衡膳食八项准则: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王怀记介绍,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对比来看,新版《指南》主要有以下几个新增项:
合理搭配。有些“养生达人”热衷于对食物进行分类,区分哪些是健康食品,哪些是垃圾食品。事实上,任何食物都包含营养成分,但任何食物过量食用或者单一食用都可能产生弊端。因此,没有绝对的垃圾食品,只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规律进餐,足量饮水。针对人们普遍存在的生活不规律的问题,《指南》提醒大家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不过度节食。同时确保足量饮水,在温和气候条件下,低身体活动水平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00毫升。推荐喝白水或茶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会烹会选,会看标签。《指南》建议人们摄入高营养密度的食物和饮料,以满足营养需求。简单来说,天然未加工食物多数属于高营养密度食物,比如蔬菜、水果、瘦肉、鱼、全谷类等,而经过加工或者现代食品工业生产出来的食物中有一些则属于低营养密度的食物,比如含糖饮料、各类甜点、泡面、饼干等。大家应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挑选新鲜的、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学会通过比较食品营养标签,选购较健康的包装食品。此外,烹饪是合理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应掌握烹饪技能,享受营养与美味,避免过度依赖外卖食品。
公筷分餐。这是对2016版“兴新食尚”的再提炼。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提示我们要重视公共卫生和个人卫生,推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坚持使用公筷公勺,提倡分餐制,可有效避免各种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对保障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平衡膳食宝塔调整了这些食物的推荐量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结合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特点设计的。宝塔分为五层,把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为各类食物的重量,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现出来,便于群众理解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与《指南》同步,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22)较之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在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上也进行了相应调整。
调整一:
2016版:谷薯类250—4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2022版:谷类200—300克,其中包括全谷物和杂豆50—150克、薯类50—100克。
专家解读:谷类一般指米饭、面条、馒头等,全谷物指未经过精细化加工的谷物,新旧对比,谷类减少了50—100克,而全谷物和杂豆类以及薯类摄入量要求不变,摄入比例要求反而提高了。这就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适当减少主食的总热量摄入,尤其是精制碳水类主食摄入,增加营养更丰富、更健康的全谷物和杂豆类以及薯类的摄入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指南》推荐的仍然是以谷类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不可对其过度解读,将其等同于低碳水饮食或生酮饮食。
调整二:
2016版:畜禽肉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
2022版:动物性食物120—200克,每周至少2次水产品,每天1个鸡蛋。
专家解读:强调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因为国人吃畜肉较多,特别是猪肉,而水产品相对畜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且所含不饱和脂肪酸更利于保护心血管系统。此外,提倡每天吃一个鸡蛋,这里指的是全蛋而非蛋清,有的人担心蛋黄的胆固醇含量,然而诸多研究表明,每天吃一个鸡蛋的营养效益远高于其胆固醇的影响。
调整三:
2016版:奶及奶制品300克。
2022版:奶及奶制品300—500克。
专家解读:提高了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因为牛奶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但我国牛奶消费处于较低水平。
调整四:
2016版:盐<6克。
2022版:盐<5克。
专家解读:2022版膳食宝塔提高了“限盐”目标,与世界卫生组织标准一致。因为大量研究表明,食盐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而目前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普遍过多,且越往北方走,盐摄入量越多。
文/熊丽娜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英国皇家海军一架直升机坠毁 1名海军人员死亡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昔日“贫困村”摇身变成“明星村”
- 日本“高考”将在2024年1月举行 49万人报名
- 这支青年突击队完成跨国界运输大考
- 沧浪亭前,昆曲VS青春=“最苏州”
- 内蒙古首府邀请在呼11国外籍人士秋日访青城
- 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养老相关意见
- 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
- 斯洛伐克国防部宣布已向乌克兰提供4架米格-29战机
- 西渝高铁向阳一号隧道全面转入正洞施工
- 积极管理血压,减少靶器官损害
- 泰国妹中国创业 开泰式餐馆火爆南宁
- “谷子经济”受中国年轻人追捧 驱动城市产业发展
- 口碑下坠的悬浮剧,为何还能不断“上新”?
- 果香惹人醉 “苹果之乡”陕西洛川迎采摘季
- 北交所上市企业达200家 将推一揽子举措优化市场生态
- 帕梅拉与Keep双向奔赴,国内直播课首秀26日花落Keep
- 广西7条河流9个站点超警 继续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 福建经济观察:税惠助厦门港扬帆起航
- 培育劳务品牌 带动就业增收(两会后探落实)
- 热门推荐
-
- 纪念茅盾128周年诞辰 《文艺阵地》原刊入藏浙江桐乡
- 听编钟旋律观木塔工艺 中国科技馆推出《触摸科技》第三季科普片
- 出境游火热升温
- 新疆沙漠里办开渔节!“大漠渔乡”福海县首次参加天猫双11,十余种特色海鲜水产卖全国
- 马来西亚多所学校同一天收到炸弹威胁
- 强冷空气来袭!华北黄淮雾和霾逐渐消散 多地气温将创立秋来新低
- 第十二届美丽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京举行
- 日本启动第二轮排海前准备工作 预计排放约7800吨核污水
- (第六届进博会)戴德梁行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将继续深耕中国房地产市场
- 员工离职,名下“百万粉丝”账号归谁?
- 中小学生:美好梦想如星河浩瀚
- 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同法国外交部主管官员会谈
- 1至9月中欧班列开行14689列 发送货物157.1万标箱
- 湖北后河保护区成功采集千余粒珍稀小勾儿茶种子
- 自然资源部:有序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工作
- “理响中国·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新疆
- 《格林童话》如何从少儿不宜变成孩子的甜蜜读物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崇仁:“冬闲田”摇身变成“致富田”
- 8至12岁近视率增速最快
- 哈驻华大使努雷舍夫:“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全球经贸与投资合作的稳固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