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美好梦想如星河浩瀚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在酒泉成功发射。这是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同时开启了中国人第11次飞向太空的征程。
遥远的星空,在一次次发射中变得不再遥远,也在无数中小学生心中引燃了梦想的烈焰……
点燃梦想的种子
每一次飞船发射,都是梦想的点燃。
“在一望无际的大漠中,一柄‘利剑’挺立在地平线上。随着倒计时结束,一条火龙从底下蹿出,闪耀万丈光芒的宝剑直冲天空……”北京八一学校初二学生李梓墨,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令他激动不已的那幅画面。他知道,所有为这个辉煌时刻奋斗的人,都满怀着对航天事业的深深热爱。
“我们实现了载人航天,造出了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将目光对准月球,提出要在2030年前完成载人登月。这些都源于中国人的航天梦。”李梓墨说,“这让我认识到,梦想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
对兰州十一中教育集团七年级学生蒲泉锦来说,“航天梦”在儿时读《十万个为什么》时就已经发芽。他经常和同学们交流航天话题,一说起来就滔滔不绝,激情飞扬。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让他觉得自己离“飞天梦”越来越近。
作为小小航天迷,北京八一学校四年级学生李昊达屏息观看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全过程。随着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他开始了无尽遐想——
“将来某一天,我会搭乘神舟飞船,走进天宫空间站,像杨利伟叔叔、景海鹏叔叔、朱杨柱叔叔、桂海潮叔叔一样,穿越神秘莫测的浩瀚宇宙,俯瞰阳光之下的山川河流,徜徉黑夜之中的璀璨灯火,在高空守望我们美丽的星球……”
航天科技是北京八一学校的特色教育内容。从2016年开始,八一学校每周开设航天科技课程。2021年,八一学校航天少年科学院成立,以星、箭、站、器四个航天实验室为载体,开展航天科普课程及实验研究,并引入航天专家资源,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方式,引领无数少年走进航天世界,探索科技奥秘。
李昊达还记得,自己上小学的第一个假期,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航天学习作业,正是这次学习,让他对一望无际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如今,他已报名参加学校的航天少年科学院。“我的梦想是,像学长们一样,发射我们自己的卫星;像那些航天战线的叔叔阿姨一样,为人类的太空梦添砖加瓦;像桂海潮叔叔一样,带着自己的专业知识‘飞天圆梦’!”他说。
奔赴星辰大海
这次发射,人们认识了神舟十六号“博士航天员乘组”:不仅有航天驾驶员,还有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七年级学生王舒杨印象最深的,是戴着一副近视眼镜、脸上洋溢着自信笑容的桂海潮叔叔。
神五飞天,桂海潮读高二,开始对天空有了向往;神七遨游,桂海潮是大四的学生。“那时想都不敢想,十多年之后我能有机会成为航天员乘组中的一员。”电视上,是桂海潮接受采访的话语。
戴眼镜的科学家桂海潮成为“天团新人”,这给了王舒杨和同学们无尽的想象空间。“我想成为一名工程师,亲手设计、管理新一代更先进的空间站。也许我要为此付出很多,但我相信,在我看到新的火箭冲向云霄,全国人民为发射成功而激动不已的时候,内心的成就感会抹平所有艰辛。”王舒杨憧憬着。
自小住在航天大院里,受到航天人的言传身教,这让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四年级学生尹嘉一对航天英雄非常崇拜。她梦想着,有一天也要勇敢地踏上太空旅程,去探索地球大气层、轨道空间站,去月球、火星、金星,甚至还要飞出太阳系去寻找外星人……
她还记得,5月30日放学回家,爸爸就兴冲冲地告诉她:“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的三位叔叔已经抵达中国天宫空间站,和神舟十五号乘组太空‘会师’了。”
“这速度也太快了。”尹嘉一不禁感叹。
爸爸说:“可不?咱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从发射到抵达空间站,只需要6.5个小时,差不多是坐了一趟从北京到西安的高铁。”
尹嘉一知道,这些了不起的成就背后,离不开所有航天人的努力学习和认真工作,也离不开坚持梦想、执着拼搏的精神。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首先得认真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能和强健的体魄。爸爸说,还要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遇到失重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时保持乐观并克服困难。”尹嘉一认真地告诉记者。
在浙江诸暨浬浦中学学生黄曼儿眼中,飞船发射的那抹光彩,如流星飞掠天际,却留下了永恒的荣耀。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她,曾多次参观过科技馆,阅读过许多科普读物。“我希望能成为一名航天员,飞向太空、报效祖国。”
很小的时候,北京八一学校高一学生谭昭如的笔记本上就留下了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叔叔的签名。他依稀记得当天,景海鹏叔叔那个极其标准的敬礼,和那双仿佛有星河荡漾的眼睛。
就在那天晚上仰望夜空时,谭昭如突然感觉,“那曾经无尽又遥远的星河挂在了自家屋檐下,离我如此近,简直触手可及”。
这次发射,又一幕令谭昭如热血沸腾:出征仪式上,三位航天员身着宇航服缓慢而坚定地行走,仿佛漫步在月球,也如漫游在太空。“当欢送人群唱起《歌唱祖国》时,我似乎已经看见了他们的征途,那星光闪烁的、红旗飘扬的、凯歌高奏的征程。”他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飞向太空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的脚步越来越稳、越来越远。而少年们已经挺身站起,在新的起跑线上,他们将带着梦想,同赴星辰大海……
(光明日报 记者 靳晓燕)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海基二号”深水导管架主体结构完工 刷新两项亚洲纪录
- 螺蛳粉月饼“出圈” 跨界美食成中国年轻人“新宠”
- 盛夏“邂逅”澜沧江源:藏歌欢快马蹄飞 人与自然共和谐
- 酒店偷拍直播“不愁卖”,万部视频付费看
- 美国佐治亚州突发校园枪击!已致4死9伤,14岁嫌疑人被捕
- 四川:海拔4000余米超高压线路带电作业顺利完成
- 我国不断深化排污许可制改革
- 美媒:中国春节传递乐观情绪
- 迎新春 庆丰年!2024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启动
- 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因突发心梗在乌鲁木齐去世
- 欧盟成广州最大贸易伙伴
- (上海自贸区十年)引领高水平金融开放 “自贸源头”涌动全球“活水”
- 西部地区首部客家文化志书《四川客家志》出版发行
- 美国商界精英:在华美企仍视中国为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
- 不吃晚饭=减肥?别傻了
- G7承诺将向乌克兰提供长期军事支持 俄方:危险!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出席日本藤泽市聂耳纪念活动
- 外媒:停火后首次空袭 以军称袭击黎南部真主党设施
- 欧洲专家:中国商品广受欢迎,欧洲希望继续开拓中国市场丨世界观
- 宠物狗为研究衰老“探路”
- 热门推荐
-
- 甘肃甘南推介藏地冬春游:景区免门票 机场免中转住宿
- 最需要新冠疫苗保护的群体,接种率仍不乐观
- 新规后A股首例“违规减持”涉事公司董事长被免职
- 外卖员不服单方调岗被开除 法院判公司违法并赔偿
- 现代舞与击剑高超融合 舞蹈家侯莹新作《消失》将迎北京首演
- 福建首个涉新业态纠纷共享法庭揭牌
- 江苏启动淮北地区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 纪念“大红袍”出版三十周年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会举办
- 《“画”中有话:敦煌石窟百讲》用壁画故事讲艺术精华
- 2024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
- 乌鲁木齐海关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助力农产品“走出去、引进来”
- 张金良任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
- 广东342个镇街遭遇暴雨 最大降雨量达245.5毫米
- 中国将与中亚五国开展实训演练 为油气管道输送安全提供保障
- 以军袭击加沙多地致数十人死亡
- 考古勘探确认东魏、北齐邺城宫城区第一重宫城范围与形制
- 2024世界闽南语金曲颁奖盛典决出全球12强名单
- 海南首例“司法+林业碳汇”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开庭
- 今春虹桥机场国际(地区)航班回归以来口岸客流突破100万人次
- 何时废除欧盟法 英各派意见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