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粉月饼“出圈” 跨界美食成中国年轻人“新宠”
中新社柳州9月28日电 题:螺蛳粉月饼“出圈” 跨界美食成中国年轻人“新宠”
作者 林馨
当螺蛳粉遇上月饼、美酒遇上咖啡……美食产品不断跨界“组CP”(配对)成为“流量密码”,受到中国年轻人青睐。
临近中秋,螺蛳粉的“家乡”广西柳州市推出多款螺蛳粉月饼。切开月饼,一股特有的螺蛳粉酸爽味扑鼻而来。月饼“肚子”里馅料丰富,有酸笋、螺肉、酸豆角等螺蛳粉配料。
一口咬下去,螺蛳粉的酸辣与月饼完美融合,让乐于尝鲜的“95后”彭翔欲罢不能。他说:“吃了这么多年月饼,螺蛳粉月饼还是头一回尝试。口感还不错,有嗦粉那股酸爽劲儿。”
瞄准这一商机,柳州市一螺蛳粉企业与饼家跨界联手打造螺蛳粉五仁月饼。好欢螺创始人张晓献介绍,该款螺蛳粉月饼搭配比例经过近一个月的前后数次调整,最终将该月饼的酸辣度、螺蛳粉味,调整到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该款螺蛳粉月饼通过直播、网络达人带货的形式在网络上销售,专攻年轻群体市场。”张晓献说,该月饼上市一星期,就收到上千份预订单,并在社交媒体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注意。
广西“90后”王彤学被这一独特的味道所吸引,专程订购一盒螺蛳粉月饼寄给甘肃的朋友。他表示:“中秋节快到了,想给朋友送具有广西特色的月饼,自己也蛮期待螺蛳粉月饼的口感。”
“酱香拿铁一上市,朋友圈便刷屏,我抱着一种尝鲜的心态也跟着打卡,螺蛳粉月饼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试试。”“95后”陈佳表示,跨界美食不仅仅是满足年轻人的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带有社交属性,能够让年轻人乐意尝试与分享。
在广西柳州螺蛳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岗位专家程昊看来,跨界美食并不是简单的“1+1大于2”。他表示,“螺蛳粉”已经成为流行符号,螺蛳粉月饼抓住年轻人好奇、尝鲜的心理;“酱香拿铁”则让受众品到口感独特且带有记忆属性的产品,并自发在网络社交媒体上进行传播。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市场营销学助理教授鲁薏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品牌可以通过联名获客并转化,吸引更多目光,从而实现提升企业效益的最终目标。但他强调,在“博眼球”后必须要有后续行动与消费者保持互动,持续吸引并留住消费者购买。(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沙尘天气是否能根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回应
- 学者追忆傅璇琮:推动建立学科范式 颇具士人精神
- 假剧情伤害真骑手!卖惨营销乱象亟待整治
- 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3.8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 优化营商环境 天津海关推出61项新举措
- 美国专家:风险上升 美国经济可能正在衰退的边缘
- 湖北五峰后河保护区成功繁育珍稀野生植物伯乐树
- 福建建瓯:笋竹产业节节高
- 新一轮冷空气将袭粤 全省气温下降体感寒冷
- 报送年报需缴费?小心被“套路”
- “限定”成营销噱头 樱花骗局“含樱量”几乎是零
- 长三角暑期旅游“热”度升温 “清凉经济”走红
- 山东烟台举办海洋放鱼日公益活动 30万尾鱼苗“安家”八角湾
- 以毒攻毒!疱疹病毒“变身”癌症克星
- 湖南推动马王堆医学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
- 探班《杨家岭的春天》:以舞入画 以画代舞
- 国庆假期,这座城市影院何以人气满满?
- “数据要素×”大赛辽宁分赛落幕 529支团队竞技跑出加“数”度
- 江苏扬州一高校依托鲁班工坊建设 推进“扬州工”文化海外传播与推广
- 重庆举行渝企侨商对接会 助企扬帆出海
- 热门推荐
-
- 法国“面包达人”的不打烊假期 以法式美食促中法文化交流
- “以旧换新”,楼市开启新万亿市场
- 第四届全国藏医药博士生论坛在青海举行
- 以色列再次对黎巴嫩南部进行炮击
- 《宝水》《西海固笔记》等获评“2022中国好书”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云端上”到“泥土里” 江西南昌元宇宙赋能未来数字农业
- 医院院产“小药”其实大有来头
- 多部门: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 总台记者观察丨应对夏威夷毛伊岛大火失责又失能 美政府失民心
- 舞蹈《洛神赋图》以“快闪”形式亮相辽博 让国宝“活”起来
-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须遵守道德底线
- 考古证实丁都普巴遗址形成时间不晚于4万年前
- 北京法院连续四年超六成一审民商事案件化解在诉讼前端
- 年轻面孔登上老年大学讲台 忘年之交亦师亦友
- 浙江告别冬天 11地市全部入春
- 中宝协:2023年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规模约8200亿元
- 外商陆海新通道觅商机 新能源汽车配件成“新宠”
- 山西省知联会、新联会骨干成员国情教育研修班开班
- 中国医学装备2023年专利申请量全球居首
- 四川攀枝花探路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建设富饶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