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至盛夏始 饮食宜“四清”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乔业琼、实习生王美力)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夏天的第五个节气来到,标志着盛夏即将登场。那么,在这个时节,应该如何养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张晋为广大网友讲解相关知识。
“暑的特征是湿与热交加,小暑表示湿热未达到最高,但此时的风已经没有凉爽的感觉,三伏天的头伏在小暑期间,人们容易感觉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无精打采、思维紊乱,这与夏季元气耗伤、津液丢失有关。故养生原则为解暑生津、宁心安神。”张晋表示。
张晋建议,在这个时节,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此时西瓜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水果,在《随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西瓜可以“清肺胃,解暑热,除烦止渴”,西瓜翠衣可清透暑热,养胃生津。除此之外还可用荷叶、扁豆、薏苡仁等材料煲汤或煮粥,还可多食黄瓜、丝瓜、冬瓜等蔬菜解暑生津。
张晋说,宋代医家庞安时《伤寒总病论》记载的三豆饮子,可以活血解毒,治疗“天行疮症”,宋·陈无择所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天行痘疮,但觉有此证,预服则不发”,夏季饮用,也有祛暑解热的预防作用。用绿豆、赤小豆、黑豆各20-30克,生甘草5克左右煮水来饮用,既可以饮汁也可以吃豆;莲子荷叶粥,莲子有清心除烦的作用,荷叶可以清热,醒头目,再加上粳米熬成粥,夏季来食用,清热解烦的效果好。
“此外,在小暑的时节,既要注意饮食清淡、清凉、清热、清心,同时还要益气安神,关键还要做到心静。”张晋强调。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特朗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集会现场响起枪声
- “双节”叠加亚运红利 浙江传统老字号人气迎新高
- 云南携手南亚东南亚各国探索地理标志国际化合作
- 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国际视点)
- 民众争抢救济粮 尼日利亚至少67人踩踏身亡
- 深圳举办智能网联汽车与高性能材料产业投资促进大会
- 绝版木刻拓创者贺昆:从“有形”到“无象”
- 云南“西电东送”30年:由小规模、季节性送电向大规模、全年持续送电转变
- 长征故事 | 中央警卫团里为何有个“哑巴”?
- 上海专家探索创新联合治疗方案造福糖尿病肾病患者
- 农业银行深入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
- 浙江嘉兴机场航站楼高架钢箱梁顺利合拢
- 《2022年美国民主情况》报告:美国金钱政治愈演愈烈 普通民众对民主的呼声和诉求成为“杂音”
- 网络微短剧如何发展?
- 文明遇鉴|瓷为媒,海为路,“China”何以全球圈粉?
- 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安全性如何保障?
- 这一丑闻曝光后,乌克兰总检察长引咎辞职
- 陕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 开年十余家上市银行高管密集变阵
- “2023内蒙古·亚太音乐节”将于7月亮相 特设“东盟风情展区”
- 热门推荐
-
- 贵州桥梁和洞穴“博物馆”成游客“新宠”
- 今年以来外国游客经深圳入境游持续升温
- 江西南昌持续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 监测记录陆生野生动物489种
- 南非一座300余年历史古钟被盗窃
- 一季度中国轻纺城成交超900亿元 国风面料热销
- 涉嫌杀害德国男子 两名美军人员在德国被捕
- “历史·人权·和平”基金中日和平友好不战之碑揭幕仪式在日本举行
- 健康走公益活动举行 专家吁提高户外护眼意识、呵护孩子眼睛健康
- 朝鲜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 金正恩观看试射
- 2023年中国“三新”经济增加值相当于GDP的比重为17.73%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2月2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完成14893.9万人次
- 中国成品油价迎年内最大幅度下调
-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查获一起旅客人身绑藏茅台酒进境案
- 北美票房:《玩具熊的五夜后宫》继续领跑
- 瑞典学者:从外交、科创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发展令人振奋|2023,我的中国记忆
- “卡壳”的执照办成了
- 宁夏“真金白银”补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 中国驻纽约总领馆回应美舆论场唱衰中国经济:与事实相去甚远
- 建筑中的“门当户对”到底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