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产业发展(国际视点)
在罗马斗兽场考古公园内,游客正通过多媒体展示了解古罗马历史。
本报记者 谢亚宏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旅游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本报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巴西、意大利、印度尼西亚等一些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借助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旅游新体验,开发在线文旅平台等新业态,并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运营能力,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产业发展。
巴西——
挖掘数字机遇 丰富旅游体验
“如今足不出户,也能尽情游览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通过无人机拍摄的多角度高清照片和对古老岩石的三维扫描视频,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的高中生科斯特仿佛置身于卡皮瓦拉山的秀美风景中,时而远望蓝天白云下连绵起伏的苍翠群山,时而驻足观看洞穴里有着几千年乃至上万年历史的岩雕壁画,并通过虚拟游览完成了学校的历史作业。
最近,巴西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和巴西地质调查局联合推出了虚拟游览服务。该公园负责人玛丽安·罗德里格斯介绍,“推出虚拟游览旨在让没有机会前来旅行的人领略公园景观,激发游客的好奇心,促进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而对于游览过或正在游览我们公园的游客来说,虚拟游览服务提供的清晰图像、视频和易于理解的解说文字,可以补充观景体验,起到导览作用。”
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旅游业特色鲜明。数据显示,2023年巴西共接待国际游客约600万人次,较2022年增长62.7%。近年来,巴西采取多项举措推进数字旅游。巴西旅游部还为里约热内卢等10座城市颁发了“转型中的智慧旅游目的地”证书,以表彰这些城市通过推进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增加其旅游吸引力,为游客提供更便利、安全和可持续的旅行体验与服务。
去年3月,巴西旅游协会宣布成立旅游创新发展中心,希望通过大数据等,帮助分析消费者旅游需求变化,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服务。巴西旅游协会研究和数据智能主管玛丽安娜·阿尔德里吉认为,游客消费习惯的变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相关旅游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团队将利用数据挖掘新的旅游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游客的需求。
里约热内卢旅游大使、里约山河艺术与文化协会主席玛西娅·梅尔基奥尔对本报记者表示,智慧旅游注重将营销策略与多种数字技术相结合,让游客通过网络和手机应用程序等数字传播介质,更方便地获取创新性旅游产品信息。同时,旅游目的地通过数字手段实时掌握游客数量、旅行偏好等信息,及时调配大巴车辆、移动餐饮车、卫生医疗保障等配套服务资源。梅尔基奥尔还认为,利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监测和管理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意大利——
加大支持力度 各方积极参与
精美华丽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像,宏伟壮观的建筑……意大利金宫始建于公元1世纪,最初是古罗马皇帝的宫殿,经过近2000年的岁月洗礼,建筑内部的装饰早已斑驳甚至消失,但通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游客可以看到室内原本的壁画、雕像样貌以及建筑周边景色,加深对古罗马历史的了解。据介绍,这是罗马斗兽场考古公园正在进行的数字化进程中的一部分,目前该公园多个景点已安装类似虚拟现实设备,公园官网也上线了众多与古迹及文物相关的数字化资源,希望带给用户沉浸式体验。
作为旅游大国,2023年意大利国内外游客达到4.45亿人次,是该国人口的7倍多。旅游业数字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行业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丰富游客体验。在意大利政府今年初发布的旅游业发展五年计划中,数字化成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意政府从复苏基金中专门拨款1.14亿欧元用于建立数字旅游中心。自去年底中心上线以来,意旅游部积极吸引各类企业加入,目前全国超过4000家旅游运营商已通过资质认证。
意大利各地也积极行动起来。费拉拉省商业协会向社会免费开放数字旅游营销专业课程,学员在经过半年的学习和实习后将获得专业证书。利古里亚、坎帕尼亚等5个大区已获得意旅游部许可,将在旅游行业引入“目的地管理系统”在线工具,使用模块化云计算提供各类创新解决方案。
此外,不少企业也积极研发与旅游业数字化相关的创新产品。意大利一家名为“智慧定价”的初创企业为酒店和民宿行业开发了收入管理软件。据统计,该项目已帮助2500多家酒店和民宿管理了超过150万笔预订单,客户收益平均增长30%。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卢卡·罗德拉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对提高服务行业质量和相关从业人员技能至关重要,公司未来计划将业务从酒店、住宿业扩展至其他领域。
意大利旅游部部长桑坦凯表示,数字化对于加强意大利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未来政府将与社会组织、私营企业等继续展开密切合作,实现旅游业系统性和协同性增长。
印度尼西亚——
推出数字平台 升级基础设施
打开印度尼西亚国家博物馆的官方网站,点击“开启虚拟游览”选项,博物馆简洁明亮的大堂瞬间在眼前铺开。沿着箭头前进,进入第一个展厅,网站开始自动播放讲解,每一件展品旁边都有一个小小的图标,点击可进入展品专属页面,放大、旋转观看文物细节,并聆听文物详细解说……通过线上虚拟游览功能,游客可以观赏博物馆的全部展品,比起线下游览能够获得更加沉浸、细致、全面的观展体验。
除了线上“云游”,印尼国家博物馆还于2022年开设了沉浸体验室。该体验室利用沉浸式技术,将反映印尼自然、社会、文化等视频内容投射在墙壁和地板上,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更加立体、真实的历史。沉浸体验室开设以来广受欢迎,不少游客专门来此打卡。博物馆工作人员萨普洛表示,通过使用这项技术,公众可以享受到互动式的视听演示,不仅有趣,而且更容易理解。
印尼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印尼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印尼接待国际游客达1168万人次,同比增长98.3%,旅游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超过4%。2019年,印尼政府提出“精彩印尼4.0数字旅游”计划,通过增加对旅游业数字化的投入,以吸引更多游客,提升印尼旅游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10月,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推出虚拟世界平台“印尼奇妙宇宙”。游客登录网站后,在虚拟导游的带领下,可以体验印尼传统游戏、观看虚拟表演、游览热门景点等,并可通过相关链接购买机票、纪念品等。
印尼还积极加强旅游目的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与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合作开发的网络基础设施,首先在5个优先发展景区和部分旅游村进行试点,未来将进一步覆盖至包括偏远地区在内的所有地区。一些热门景点根据各自景观特点,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珍稀动物等,采用不同技术手段,提供各具特色的虚拟游览项目,并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直播,吸引更多年轻人前往。
印尼旅游和创意经济部部长桑迪亚加·乌诺表示,发展智慧旅游和数字基础设施至关重要,有利于提升印尼旅游业的全球竞争力,增强旅游业吸引力,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本报里约热内卢、罗马、雅加达4月24日电)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广昌:乡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 黑龙江境内三大江河干流已开江
- 11月18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下降0.57个点
- 中国最大咸水湖正式进入冻结期
- 巴以临时停火协议生效 联合国加大对加沙地带人道救援
- 中国特医食品批准注册提速
- 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科研成果《巡天遥看一千河》惊艳亮相
- 新闻观察丨美国两党将债务问题用作“政治算计”
- 屋檐上的文脉|尊尊悬塑满堂彩,精雕细琢文脉长
- 200万元文旅消费券开抢
- 拦腰“挖断”古长城,也挖开了文物保护缺口
- “丝路明珠——杜伊斯堡上海电影周”在德国开幕
- 宁夏固原:“花儿”唱响六盘山
- 江西强对流天气为何如此频繁?还要持续多久?
- 国家税务总局:前5个月挽回税款损失651亿元
- 引领行业智能化潮流 类脑技术为电力发展注入新动能
- 让乡村人才留得下能创业(一线行走)
- (中国新貌)十组关键数字见证中国经济75年
- 商务部 海关总署 国家药监局关于恢复中药天花粉及制剂出口的通知
- 山东大学启动“中华典籍外译工程”
- 热门推荐
-
- 江西南昌:特色产业“套种” 铺就富民增收路
- 杭州西湖景区将实施分时段交通管理
- 中欧班列(西安)提档升级跑出“加速度”
- 中国“双节”长假“Z世代”反向旅游 小众目的地成首选
- 广东英德红茶综合年产值将达75亿元 谋划布局进军国际市场
- 印度一军事基地发生枪击事件致4人死亡
- 山东大学校长勉励2024届毕业生:心有大我 敢为人先
- 浙江挖掘能源大数据价值 助企年减排超14万吨标准煤
- 泰国警方:尽最大努力确保中国游客安全
- 事关你的钱包!增值税法2026年起施行 这些利好因素赶快掌握
- 屋檐上的文脉|穿越千年,平遥古城“正青春”
- 湖南新化木雕“守”艺人“雕”出残疾人新生活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浙江多举措打通科创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 5月起,登革热将进入流行季,请注意防范丨科普时间
- 43国外籍人士“龙腾海河”过端午
- 现实题材创作深化 网络文学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
- 钻进火车底的“听诊专家”:“对症开方”精准护航暑运
- 加拿大一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附近新发现17个疑似无标记墓地
- 卫星图像显示六成加沙农田因以军袭击遭破坏或被摧毁
- 诠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关键词”——外媒点赞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