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时评】从中秋多样民俗中感受中华文化生机活力
又逢中秋佳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令。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如今已是日常生活中富含文化礼俗的重大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天象崇拜,古人以月之圆满征兆人之团圆,寄托思乡怀远之情的同时,也有祈盼丰收幸福之义。大约在唐代,中秋节就已经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文人雅士有赏月的喜好;到了市民经济发达的宋代,中秋节更是全民从早到晚参与的重要节假日,堪称最早的“夜经济”;明清两代,在对月抒怀的基础上又强化了团圆亲情之义,月饼瓜果等节令食品也在民间兴起。
梳理“中秋节”的发展历程,从中不难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崇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文脉传承。同时,我们更可以深切体会到,唯有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化传统才有发扬光大的强大群众基础。
譬如,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江浙一带观潮,江淮一带抡火把,南方地区燃灯、饮桂花酒,北京玩赏兔儿爷,苗族在中秋夜载歌载舞“跳月”,侗族青年男女参加“月也”芦笙表演和对歌比赛……中秋节不但是广大汉族同胞的重要节日,全国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也于八月十五庆中秋。
今年的中秋节,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比如北京多家市属公园举办汉服游园、妆造巡演、非遗展示等活动,钱塘江游船上可伴着现场音乐表演夜游赏月,京杭大运河上龙舟竞渡,重庆古镇准备了夜游集市,广州推出“绿色低碳节能”的灯会,还有多家航空公司热卖“赏月航班”……从这些形式新颖又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我们不光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也不难发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了更富内涵的文化意趣,也让“我们的节日”区别于普通假日,有了更丰厚的精神内核,从而真正生动鲜活起来。(央广网 央广网评论员 姜葳)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青海省光热项目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初显效果
- 2024年春运大幕开启 “流动的中国”彰显旺盛活力
- 蔡崇信将出任阿里董事会主席
- 鄱阳湖水位较常年明显偏低 低水态势料将持续
- “北京文化书系”等京味图书亮相2023上海书展
- 美味吉菜助力吉林冰雪产业发展“热气腾腾”
- 联想拯救者四款AI PC新品齐发 首发价7299元起
- 国家发改委:国债项目已转入组织实施阶段 将做好三方面工作
- 纷纷上调!事关中国
- 半年减重40斤,为何反得脂肪肝?
- 吴婷谈新书《战法》:创新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忘记创新
-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前雇员:美政府已成移民儿童贩卖“中间商”
- 中国能源转型变革的成果主要有哪些?国家能源局从五个方面总结
- 哈萨克斯坦总理:确保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发挥效能
- 天府评论:耕好“无形良田”让希望的田野更加充满希望
- 安徽舒城县政府大院“随便进”引热议
- 四川阿坝州举行投资推介会 16个签约项目协议引资额305亿元
- 台风“杜苏芮”外围影响显现 上海晴、雨、阴“随机切换”
- 江南及华南部分地区有较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
- 3000余人现场施工10小时 山东日照站最大规模改造顺利完成
- 热门推荐
-
- “儿童青少年眼保健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厦门启动 维护儿童青少年眼健康
- 伪满皇宫博物院与沈阳故宫博物院将在多领域长期合作
- 国庆假期广州将举办41场超千人的大型活动
- 400余名美国师生沉浸式体验“锦绣江苏”
- 《故乡的泥土》总编剧田运章:生活是创作之源
- 山西大同获授“中国黄花之都”称号
-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非洲霍乱病例数急剧上升
- 辽宁锦州:激活数字技术 提供更接地气的政务服务
- 10分钟被“好友”骗走430万元!如何警惕AI“深度造假”?
- 友谊始于聆听 中美歌剧牵手唱音乐会厦门举办
- 筑牢数字经济的通信“底座”
- 加强急救能力建设 北京等地启动建设社会4分钟急救响应系统
- 大连海鲜预制菜“鲜”飘海外
- 【透视】涉枪伤亡人数快速增长,美国卫生局局长宣布枪支暴力成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 吉林公益团队助1400余名烈士“魂归故里”
- 灵渠风光:沟通长江珠江 兼有水运灌溉
- 集结中外导演 12部原创动画短片呈演国漫新姿
- 沪滇携手 让优质教育资源在西南民族地区寻甸生根
- 殷墟外围地区首次发现大型中字形墓葬
- 外籍教授萨万:来中国,因为我要跟未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