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将至 专家支招防范皮肤科“一号疾病”
中新网南宁7月6日电(记者 张广权)“以特应性皮炎为代表的2型炎症过敏性疾病近年呈高发趋势,尤其在广西地区,发病率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夏季更易加重患者的皮损和瘙痒症状。”世界过敏性疾病日前夕,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林有坤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近年来,过敏成为新世纪的流行病,随着环境变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敏性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已把过敏性疾病列为21世纪需要重点研究和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
特应性皮炎具有慢性、易复发的特点,2型炎症作为核心的发病机制,会诱使疾病向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发展,因此长期有效控制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应性皮炎是全年龄段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是皮肤科的“一号疾病”。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以反复发作的剧烈瘙痒和全身皮肤干燥为主要临床表现,完整地睡个好觉成为大多数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奢望,严重困扰患者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特应性皮炎在非致命性皮肤疾病中疾病负担位列第一。
林有坤称,儿童期特应性皮炎的患病率高于成人和青少年,在世界范围内,15%-30%的儿童受到特应性皮炎的影响,且中重度患者比例约40%,85%-90%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在出现症状或发病时的年龄小于5岁。林有坤主任分享了一个真实病例:“有位患儿家长,因为孩子得了特应性皮炎,脸上常有皮损和红疹,就引来邻居的疑问,担心孩子患有传染病。从此以后,这位家长常常早出晚归,避免和邻居见面打招呼。疾病不仅仅影响着孩子,也影响着家长的心理健康。”
林有坤表示,特应性皮炎也是“皮肤-消化道-呼吸道”这个过敏进程的首发疾病和起点,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引发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等其他过敏性的共病。及早干预并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不仅让皮炎消退、瘙痒缓解,还可以降低其他2型炎症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需要精准靶向针对2型炎症反应中的关键致病因子。林有坤主任强调,新型治疗方式如靶向生物制剂给了医生和患者很大的信心,能精准阻断患者的2型炎症和致病过程,从根源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皮损和瘙痒,助力患者实现长期诊疗目标。
目前,多种新型治疗方式如靶向生物制剂等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对于提高患者的用药可及性,减轻经济负担,推动长期规范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今年5月,广西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部分特殊医保药品单列门诊统筹支付的通知》,明确自6月1日起,对33种特殊医保药品实行单列门诊统筹支付,靶向生物制剂也名列其中。
林有坤表示,治疗特应性皮炎,患者需建立与疾病的长期作战意识,长期管理长期治疗,不能想着“一劳永逸”。
“特应性皮炎患者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之外,日常生活中合理的生活指导和自我健康管理也很重要,通过医疗机构检测、坚持记生活日记查找可能的致敏原并尽量避免。”林有坤主任提醒,冬季干燥容易破坏皮肤屏障;夏季来临,出汗多也可导致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加重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到专业医院咨询就诊,尽早接受科学诊断和治疗,以免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此外,患者也应注重自我放松,减轻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完)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对话剧版《三大队》创作团队:拍出“案”中的暗与光
- 关乎你的钱袋子!临近春节,这些事没做的抓紧
- 以四时展“四美” 华茅“将美进行到底”
- 俄罗斯奥伦堡州发生洪水4400余人被疏散 普京指示
- 昆明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投用
- AI眼中的中国|天地绽奇景,嬉雪看吉林
- 湖北:汉江兴隆水利枢纽数字孪生助力春灌
-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湖南:以税护绿 新能源产业“追风逐电”
- 新华时评:美国制度设计的初始逻辑背离民主真谛——揭穿美式民主真相之一
- 广东省第一地区人民检察院多措并举办理涉铁公益诉讼
- (乡村行·看振兴) 山西:化肥直配到果园 省时省力助农民增收
- “青龙春禧”传承津沽文化 天津百年百家春联书法大展引关注
- 新一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工作部署实施
- 专家说,这样玩电游并非总会损害视力
- 世界慢阻肺日丨慢阻肺 您了解多少
- 哈萨克斯坦2023年1月经济增速为5.6%
- 今年上半年出行“热”、出游“暖” 流动的中国活力满满
- 国家电影局:2023端午档票房9.09亿元 影史第二
-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大黄山”品牌列车冠名首发
- 两岸师生在台北乐享音乐与体育
- 热门推荐
-
- 河南洛阳赴大湾区探新多元消费场景 16个新文旅项目签约
- 投洽会观察:投资中国魅力不减 跨国企业向“新”而行
- 西江梧州段水位退至警戒线以下 桂江和西江全线复航
- 中新网评东航机闹事件:不能让无辜者承担闹剧后果
- 浙江:除杭州市区外全面取消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限制政策
- 那个“丢失”在2024年的年轻人
- 2024年5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情况
- 药物种类繁多,如何对症下药? 这项服务了解一下
- 吉林前十月网络零售额迅增 新电商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 九元航空夏季新航线启航 助力缤纷国内游
- 农村“手机争夺战”不只是教育问题
- 辽宁居民健康指标位全国前列 预期寿命达到78.88岁
- 强降雨再袭海南 多市县停课
- 多国政要就土耳其强震表示慰问 泽连斯基和普京同时发声
- 475个村农作物旱情严重 湖南祁阳打“组合拳”抗旱保收
- 下雪天故宫“平替”!
- 第七届中国·清丰绿色家居博览会在河南清丰举行
- 山东开启乡村治理“新模式” “花式”服务为民纾困
- “澜湄蓉欧快线”班列首发
- 2013年以来浙江金华共为661位逝者实施海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