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有故事丨法国人潘伯良:在中国遇见更广阔的风景 向世界分享户外运动的乐趣
法国人潘伯良因为喜爱中国汉字来到中国留学,对户外运动的热爱让他在中国云南定居了下来。潘伯良日前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拥有壮丽的景色和自然风光,非常适合户外运动,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这里旅游,了解真实的中国。
潘伯良:我挺喜欢户外的,后来有机会来到云南,对我来说能够结合工作和业余的生活很重要,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带孩子出去看看蓝天是非常重要的。在云南,交通、交流各方面都很方便,有山、有好的空气,有很多户外资源,我可以去攀岩、露营、徒步,所以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合。
潘伯良现在在云南一家生产和销售紫胶的生物科技公司担任总经理,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群,从偏远山区的生产者到天南海北的大客户,这种多元化的场景让他很喜欢现在从事的工作。
潘伯良:可以接触的人和地方的范围特别广,比如去见原材料的供应商,我就会去一些小县城,甚至会去一些山上,看农民怎么种、怎么做,会去很偏远的地方。我去见客户,会去大城市,比如伦敦、纽约、芝加哥。对我来说,我在哪出差见(什么样的)人,都觉得很幸福,有机会去见这么多样化的人群。
云南对喜爱户外运动的潘伯良来说,探索起来其乐无穷,他把云南称为“户外的天堂”。
潘伯良:我很喜欢去一些几乎没人去过的,或者只有一些本地人才知道的地方探路,发现一些新的走法,有时候是登雪山,有时候走一些穿越的路线或者就是去探索,之后会画地图,写一些攻略,纯属爱好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确实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云南对我来说,不管是人文的多元化、地形的多样化、气候的多样化,都是一个户外的天堂。
潘伯良希望,能把欧洲成熟的户外经验介绍到中国,于是他和两个朋友去年在法国成立了一家户外运动公司,专门做定制化户外体验活动。
潘伯良:我们是想把欧洲一些户外的精神介绍给更多的中国朋友,比如救援方面,在欧洲出个问题都有直升机什么的,或者一些保险,或者成熟的线路有一些标志,不管是自己走还是跟着向导,能做的项目特别多,也比较规范。在中国能做的项目也很多。
潘伯良说,户外公司成立后,他希望把中国游客带到欧洲深度体验本地文化,把舒适的旅游观光和富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结合在一起。同时,他希望能把欧洲游客介绍到中国体验户外活动。
潘伯良:从今年年底开始到明年,我们会接一些欧洲过来的团,以户外为主,(会去)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主要是这四个地区。因为有很多非常好的资源,在中国户外会更加有这种探险的感受,会有更广阔的风景、更高的山。两个(地方)户外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体验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很愿意跟欧洲人分享。
潘伯良说,中国现在对很多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有更多的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这是加强中外交流的好机会,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真实的中国。
潘伯良:很多国家(的游客)可以免签来中国,我觉得是很好的政策,能够有更多的文化传播,让更多人喜欢中国文化,来这里体验,看看跟自己想的是不一样的,确实是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是很好的事情。
潘伯良喜欢研究中国历史,喜欢喝云南的普洱茶,对中医也很认可。他认为,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的红酒文化有相似之处,而且咖啡和茶也不矛盾。
潘伯良:我觉得中国有很多值得在国外做更多推广的东西。茶跟我们法国的红酒很像,各个地方生产的不一样,工艺不一样,成品不一样,很多专家都能够通过喝这个判断来源,跟欧洲尤其是法国和意大利的葡萄酒文化非常相似。我很喜欢做法中两国之间的文化桥梁、宣传大使,不管是在中国介绍法国的好东西,还是在法国推广中国的好东西,都是我很喜欢做的事情。
潘伯良表示,他热爱中国,对中国有很深的感情,在法国时也常常会想念在中国的美好时光。
潘伯良:我(在中国)待的时间超过十年,肯定是有感情的。我在法国以前待了三年时间,其实最想念的是和很多中国朋友在一个圆桌周围吃着中国菜的氛围,闻到这个味道,我就会想起在中国快乐的日子。现在我已经在这里,所以很开心。中国人的热情和中国人的欢迎是让我最感动的。
潘伯良表示,未来还想继续留在云南,为促进法国和中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潘伯良:云南结合了很多中国的好东西,也结合了我在欧洲很喜欢的一些东西,所以接下来几年还是想继续留在这里,帮助云南发展紫胶产业,带动云南的经济,然后也想继续做一些户外的事情,带更多中国人到国外,带更多外国人来中国,相互理解,让更多的中国人喜欢上法国的文化,也带更多的法国人了解和喜欢中国的文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孙伶俐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潘晓英
相关推荐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管虎:香港的新生代演员很努力
- 大型融媒音乐史诗剧《范蠡》观感 —— 一位2500年前中国智者的家国情怀
- 山西晋中向“新”求“质”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格库铁路扩能改造青海段站改工程开建
- 天热贪凉易染风寒 医生支招应对“秋老虎”
- 台商广西二次创业 转换“赛道”重燃希望
- 韩国,正被推向危险边缘
- 山西黎城百万旱鸭养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 于小冬画展长沙开幕 带大众领略绘画技艺
- 中国种子(南繁硅谷)大会评出“好吃”玉米、辣椒、番茄、南瓜
- 天津警方通报“女生拒绝司机绕路在高速被赶下车”
- 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提醒在泰中国公民警惕“虚拟绑架”
- 陕西勉县“小木耳”做出大文章:产业帮扶铺就乡村致富路
- 铁矿石价格异动 中国三部门加强期现货联动监管
- 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制度层面将科创金融与“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放在同等位置上
- 上海科创金融联盟成立 为科创企业提供“接力式”金融服务
- 俄总理:扩大非原料非能源产品外贸 推动发展高效经济
- 不要印澳了?日媒炒“加拿大想与美日韩建新版四边机制”,日本还……
- 《时间的答卷》第二季定档 聚焦榜样人物追梦故事
- 《天才基本法》平行时空的人生选择题
- 热门推荐
-
- 长江宜昌段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修复
- 网络中国节·端午丨当端午邂逅非遗 在花样碰撞中领略端午深厚文化内涵
- 构筑“强磁场”引得“凤凰来” 一个山区县的突围破局
- 郑大华:“大一统”何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
- “四好农村路”,铺就发展快车道
- 浙江龙泉乡贤“加温”民宿旅游 冬日高山呈现“热火朝天”
- 广东茂名市“出逃”鳄鱼已捕获62条 继续扩大搜查范围
- 中国第19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将于珠海启幕
- 海派艺术家俞晓夫长沙举办个展 300余件佳作回顾艺术生涯
- “2023年东京中华文化大乐园” 顺利结营
- 香港最大海岸公园成立 加强保育中华白海豚
- 互联网大厂掀反腐风暴,这些行为涉贪腐!
- 莲香楼商标之争或导致其广东老字号资格也亮红灯?
- 京东阿里新调整后大战“618”,双双押宝“百亿补贴”?
- 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 贵州赴江苏推介文旅 邀长三角游客“避暑游”
- 全国铁路4月10日实行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
- 专访作词人尹约:创作似沉香,先受伤才能凝香
- 从德国到中国 为工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合作”智慧
- 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