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非遗乘势而上 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以崭新面貌洋溢生机与活力
央视网消息:清明假期,不管是在青山绿水间享受自然之美,还是在古迹博物馆感受人文之韵,不少人都会穿上中国传统服装拍照“打卡”,其中,马面裙可以说是最亮眼的一道风景线。有人因为颜值爱上它,有人因为喜爱去了解它,也有人把设计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和梦想。
从小众爱好 发展到大众审美
文化底蕴深厚,漂亮又时尚,马面裙已经逐渐从小众爱好,走进大众审美。这让很多马面裙的设计和生产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欣喜,浙江“00后”姑娘刘雯悦就是其中一位。
裙门形似古代城墙凸出部分 得名马面裙
生产车间里,正在进行的这道工序是完成马面裙的基本造型。
汉服设计师刘雯悦介绍,因为它前面那一块裙门,很像古代城墙凸出来的有块部分叫作马面,因此得名为马面裙。
安排完生产车间的工作,刘雯悦又做起了造型,准备为即将上新的马面裙拍摄视频。
坚守和突破中 把热爱变成事业
刘雯悦从小就喜欢服装设计,她自学绘画、研究汉服制式,大学期间开始走上设计之路。毕业后,刘雯悦回到农村,在老家房子的阁楼里搭起工作室设计汉服。为了离产业更近,她又把工作室换到了全国最大的提花面料生产基地——海宁许村镇。让她没想到的是,很快就迎来了马面裙走红的浪潮。
从国内到国外 实现文化传承
叶子是马来西亚华侨,这次趁着回浙江探亲,专门跑到刘雯悦的工作室,现场挑选马面裙。
除了融入花草、小鱼等日常元素,刘雯悦还加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元素。
一袭马面裙 千载中国美 迸发新活力
看书、上网、逛博物馆,刘雯悦通过各种方式汲取营养。在她眼里,马面裙像一本书,更像一幅画卷,传递着璀璨的中国文化。
刘雯悦设计的马面裙,每一条都编织着“中国创造马面裙”几个字。一袭马面裙,千载中国美,裙角飞扬间,中国的传统味道正以崭新的面貌,洋溢着生机和活力。
“簪花围”火出圈 多地游客冒雨打卡
清明期间,要赏花更要戴花,“簪花女”成为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线。蟳埔村位于福建省泉州湾晋江入海口,蟳埔女簪发戴花的古老民俗被称为“簪花围”。“簪花”火爆“出圈”,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而来体验。
簪花潮带火泉州,各地游客清明假期纷纷来泉州“打卡”,体验不一样的踏青旅行。
作为非遗泉州丰泽蟳埔女服饰代表性传承人,黄晨制作的“簪花围”头饰备受欢迎。每到节假日,来到他的店体验簪花围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这个清明假期,虽然下起了雨,但丝毫没影响游客体验簪花的热情。蟳埔村内,一些热门拍照点排满了打着各种伞拍照的游客。
为吸引更多游客,从2016年至今,在蟳埔村“簪花+服饰”的体验费用始终维持在40元不变。
由于蟳埔村的正常公交线路在晚上7时就停运,大量游客涌入后,回程交通不便。为此,蟳埔村还开通了夜游巴士,为游客提供免费接驳服务。
“新中式”服饰走俏 引领国潮新风尚
前几天,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上海时装周先后落幕。继马面裙走红后,“新中式”服饰在本季时装周日程中动态不断。
对“新中式”服装,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可以理解为“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服装”,共同特征包括将盘扣、立领、云肩、斜襟等元素设计在衣服上,采用宋锦、香云纱等服装面料纹样等。春日来临,各地服装市场“新中式”服饰持续流行。
缎子坎肩叠穿帽衫、宋锦外套搭配牛仔裤、刺绣衬衫配马面裙,“新中式”成为春夏服饰穿搭的流行密码。
春日出游,穿着“新中式”服饰拍照“打卡”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时尚。
“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元级别
融合中国传统元素,又以现代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新中式”潮流在大江南北方兴未艾。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3年,“新中式”服饰市场规模达10亿元级别。近三年来,相关产品商品交易总额增速超过100%。2024年1月以来,在互联网销售平台上“新中式”“宋锦”的搜索量环比分别增长近6倍和近20倍。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真探:喝水多多益善,尤其是夏天?
- 饮用水检出致病菌,如何喝得更放心?
- 胡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国实现后发优势的重大机遇
- 中国95名“马倌儿”接受培训 持证上岗成趋势
- 自然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5月1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 高价防晒服是智商税吗?专家:未必效果更好
- “电影的夏天”来了 一大批新片佳作亮相暑期档
- 中国石油大庆石化高标号油品调和获突破
- 数据显示美国超10%的县正在经历“长期贫困”
- 受大风影响 浙江舟山沿海71条水上客运航线停航
- 深空嘉年华科普活动将于9月27日开幕 航天员同款太空月饼将亮相
- 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中国克州-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州国际包车服务推出
-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有一片“蓝海”,点亮生态与经济
- “中国好医生”巴特尔:33年扎根草原的坚守与奉献
- 泰山脚下拉面馆里的剪纸艺人:一“剪”钟情传承剪纸文化
- 一线调研丨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辽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 芝麻“上新”、小麦“升级”……中原粮仓真的“中”!
-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
- 最新外贸成绩单发布,如何看待当前中国外贸形势?
- 2023世界闽南文化节开幕式在马尼拉举行
- 热门推荐
-
- 2023“多彩贵州”国际摄影展在柬埔寨巡展
- 学者用“地理模式”阐释中国传统文化 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 让千年故城遗址“活”起来
- (进博故事)从46%到71%,看见可持续未来
- “龙舟胜会”里的端午:人不齐就不算龙舟
- 央行1月22日开展1220亿元逆回购操作 期限为7天
- 德国7月进口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3.2% 创1987年以来最大跌幅
- 外媒热评神十九发射成功,中国将做太空实验引关注
- 广西成功预警7起地质灾害 13户64人及时撤离
- 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命题 媒政商学共谋高质量发展
- 保险行业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金融监管总局回应
- 《三体》高分,《流浪地球2》爆款,中国科幻进入“恒纪元”?
- 90岁老大爷骨骼精奇 每天在公园练劈叉和爬行
- 沈阳相声大会名家云集 刘兰芳、巩汉林等知名艺术家登台
- 癌症疫苗研究方兴未艾
- 500余只蜂虎鸟在海南澄迈花场湾筑巢安家
- 苏宁易购零售云Super店密集落地,促进国庆“家消费”升温
- “弦”上逐梦五十载:郑华延的“二胡人生”
- 解码福建高质量发展:向开放要动力
- 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服务消费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