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大爷骨骼精奇 每天在公园练劈叉和爬行
九旬“潮翁”每天公园练劈叉和爬行
会玩微信、微博分享锻炼经验
李培良
在越秀公园,很多人都认识90岁的老大爷李培良。他骨骼精奇,如此高龄竟还能做180度的劈叉,每天一到公园内,他先用四肢着地开始练习半小时自创的“龟蛇爬行”,接着便进行拉筋。李培良说,如今虽然身体健康,但他在1995年曾身患重病,连床都下不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爬行练习,李培良的病情竟渐渐好转了。
之后,李培良又开始练习劈叉和拉筋。直到去年,李培良终于找到了窍门,横180度劈叉和竖180度劈叉都可以轻松做成。如今,他还通过微博和微信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健身心得。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陈忧子
九旬老翁李培良是个活脱脱的“潮人”。他不但爱玩微信,还开微博和博客。他的微博名叫“龟蛇爬长命不老健康”,有1000多粉丝,每天都要发两三条微博和粉丝沟通感情,回复记者的微信速度很快,普通话很标准,这形象简直无法与一个耄耋老人挂上钩。
因长跑过度险些瘫痪
1947年,17岁的李培良从老家台山来到广州,从此长居越秀山脚,常年与山为伴,让他一直都很热爱锻炼。对于年轻时的事,李培良已经记不太清楚,“我就记得广州解放前一天,海珠桥轰隆一声被炸塌了,我当时害怕得很,躲在屋里不敢出门。”
广州很快迎来解放,1957年,广交会就在李培良的家附近召开。但从小好动的李培良却对盛会不感冒,一门心思锻炼身体。他一直在天秤厂工作,尽管搬过几次家,但几乎每次都住在越秀山附近。年轻时,他对长跑和骑单车这种长距离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加入了广州的火炬长跑队,“这个长跑队是当时一个姓李的老师组织的,当年很多参加长跑的广州人都知道,名气很响。”李培良说,他在1986年参加了一个疯狂的长跑之旅,“我们火炬长跑队一共8名队员用了50天的时间,从北京跑到了广州,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跑,从白天跑到天黑,每天跑的距离都超过了一个马拉松。我当时56岁,是8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
1990年,60岁的李培良又开始了更疯狂的尝试,那一年他骑单车从广州到北京,再从北京骑了回来,来回将近5000公里。但如此大运动量的锻炼却对李培良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到了1995年,我的身体彻底垮了。因为常年长距离的锻炼透支了我的身体,两个膝盖都积水发炎,脚静脉曲张、心脏早搏、更加严重的是脊柱和颈椎因为长时间跑步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我一度下不了地,只能躺在床上。”李培良告诉记者。
学习婴儿爬行
但天生好动的李培良却无法接受余生只能躺着的命运。身体稍微好转,他就开始了自己的特殊锻炼,“我不能走,就先练着爬,我在床上学着婴儿爬行的姿势让自己动起来。爬了一段时间,感觉腿脚都有劲了,便开始下床,来到越秀山爬。”
李培良对记者说,因为脊柱和颈椎都有伤,他自创了一套爬行方法,称之为“龟蛇爬行”。他特意在记者面前展示了他的爬行动作,口中还念叨“腰和脖子要放松不能用力,慢慢地抬右手往前一步,之后再抬左手,慢慢往前一步”。这番动作确实非常像乌龟在陆地上往后翻脚掌从而前进的样子。
李培良告诉记者,他的脊椎做过手术,至今还打着6根钢钉、箍着3个钢圈,跑步和其他的健身方式都不能适用于他的锻炼了,因此他特意采用爬行来锻炼,经过锻炼之后,他感觉体能和心肺功能都有很好的提升,而腰椎、颈椎的患处也有了很好的放松。
从青蛙动作找到劈叉灵感
李培良玩劈叉还是最近五六年的事情。他告诉记者,一开始他一直找不到劈叉的窍门,但如今,他却能轻松完成180度劈叉。在记者面前,他还能把脚抬得老高,直接让脚背贴到自己的脸上还面带微笑。李培良说,他一开始练劈叉也很痛苦,但渐渐地他就找到了窍门。这还是他观察青蛙的动作后找到的灵感。
只见李培良四肢趴在地上,做出武侠小说中“蛤蟆功”的动作,之后缓缓将腿伸直,又坐起身来,“你看,你看,这180度的劈叉就完成了”。
因为常年在越秀山锻炼,李培良大爷吸引粉丝无数,其中最铁的粉丝是他的妻子,每天她都会学着李大爷做“龟蛇爬行”,用来强身健体。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纪念台湾已故戏剧家李国修 《莎姆雷特》经典版将上演
- “欢乐春节”连续第18年在芬兰举行
- 寻找地铁里卖书的“翻译家”
- (改革进行时)从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看金融双向开放
- 回家,在戏楼中开个乡村咖啡店
- 晋北古长城脚下“冷资源”撬动“热经济”
- 太原海关重拳打击涉烟违法犯罪 2023年查获邮递渠道进境烟丝100余公斤
- 美媒:美政界充斥自私利己心态 任由脆弱群体遭受枪暴与疫情威胁
- 首艘国产大邮轮今日交付 你离大邮轮只差一张船票
- 金融监管总局:推动建立健全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
- 公积金“亮码可办”减少不必要的个人证明
- “为爱筑桥”公益行动启动:预计惠及少年儿童超3万人
- 沙特宣布将自愿减产石油措施再延长 国际油价应声上涨
-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全球旅游业正在回暖
- 兴凯湖进入明水捕捞期 渔民第一网“开湖鱼”出水
- “AI厨师”掌勺饭店 推动中国餐饮行业变化发展
- 跨年晚会主打“真”,多位艺人仍被质疑假唱
- 黄河宁夏段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 “我是建设者,也是艺术家”
- 新疆戈壁滩上的养老“双赢”之道
- 热门推荐
-
- 小学生烟卡交易大行其道 让烟盒不再漂亮或能破局
- 山东多地兴起“人才夜市” “逛街”择业“鲜味”十足
- 时尚濮院·音乐周末解锁古镇新玩法 打造文旅体验新风尚
- 全国专家学者南京“把脉”土壤污染防治
- “过桥米线之乡”云南蒙自首次实现过桥米线出口
- 中资银行全球影响力持续上升
- 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 龙头企业公布业绩
- 陈佩斯携新作话剧《驚夢》来厦 父子同台连演两晚
- 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湖南江西广西等地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
- 感受酒中中式浪漫 任鲁豫、马凡舒携手探索“和美文化”
- 青年舞者胡沈员:敦煌归来,有“人间烟火”
- 中资企业五人制足球联赛在雅加达开幕
- 大公国际总裁:评级已成大国博弈工具,中国评级机构须直面挑战
- 台风“桃芝”缓慢移动 广东海面风力较大
- 5月中国CPI同比涨幅回升至0.2%
- 文明的坐标丨豫园灯会“点亮”巴黎
- 评论:疏解与提升同步推进 推动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
- 黑龙江:“惊蛰首日”有点冷 最高温不超1℃
- (乡村行·看振兴)“菜篮子”成致富“钱袋子” 山西新绛果蔬抢“鲜”上市
- 多国文化相互“种草” 中外友人长春品茗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