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这一口鲜,比去年早一个月
忙归忙,勿忘“六月黄”。天热起来了,杭州逐渐有了一点夏天的感觉,也让不少资深食客开始惦记起了西湖“六月黄”。
“六月黄”又称童子蟹,其实就是小湖蟹。湖蟹一生中会有十多次蜕壳,“六月黄”是进入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按理,湖蟹是秋风起时的尤物,但对于真正的老饕来说,这个时候尝鲜才最有味道。
昨天,有杭州读者给钱报·小时新闻记者报料,东山农贸市场的西湖“六月黄”终于上市了,“看着有五六斤,卖100元到130元一斤,去晚了可就没了。”
刚上市,每斤价格在100元到130元
果不其然,昨天上午10点,当记者赶到东山农贸市场的时候,就只剩一点点了。
“我们是杭州唯一卖正宗西湖‘六月黄’的摊位。”农贸市场28号“西湖鱼”摊位,记者看到仅剩的一点点西湖“六月黄”,个头不大,还吐着沫。摊主沈大姐时不时把“六月黄”放到水里浸一浸,防止脱水。
“昨天刚上市的,价格在100元到130元一斤,看个头大小,个头越大的越贵。”沈大姐说,公螃蟹大一些,有一两八左右,母的只有一两左右。
每天晚上10点到次日凌晨3点,是西湖“六月黄”的捕捞时间。
“昨天捞了5斤多,今天只有不到4斤,因为刚上市,知道的人还不多,来买的也不多。”沈大姐说,现在来买的基本都是熟客,心急,有的提前半个月就来问,有的还留下电话号码,“说一上市就让我们通知他。”
前天就有一位60多岁的老客,接到电话后赶忙跑来,买走了近2斤:“个头一般,我给他100元一斤,总共是190多元。”
捕捞队6个人,两天才捞了5斤
为什么老杭州更偏爱西湖“六月黄”?沈大姐说,西湖“六月黄”是纯野生,比养殖的更鲜美,肉也更紧实一些。
记者采访的半个小时里,不少老客在微信上问沈大姐能不能帮忙留一点,沈大姐只能回答,“数量有限,先来先得。”
“到7月份,量就会多一些,不过价格一般来说降得不多。”沈大姐说,去年最低的价格也要80元一斤,“想吃就吃,等到8月份蟹就开始老了。”
东山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沈光达告诉记者,受西湖水位的影响,每年西湖“六月黄”的上市时间都不太一样,“如果雨季来的早,西湖水位高,‘六月黄’就不好抓,上市就迟。”
沈光达说,西湖“六月黄”的正常上市时间是六月下旬到七月初,“这么说起来,去年是有点迟,今年和去年比起来早个把月,整体看来是刚刚好的。”
西湖养护捕捞队队长李宁告诉记者,这两天西湖“六月黄”的产量不大,每天也就2斤多。
“昨天的5斤,我们捞了两天。”李队长说,捕捞队一般上晚上10点半左右去西湖出水口放地笼,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再去收,“捕捞队现在有6个人,3艘船,100多个地笼,工作量还是有的。”因为都是晚上作业,又是水上,捕捞队的成员都是50岁以下的青壮年,一大半是杭州人。
李队长表示,按照往年经验,西湖“六月黄”到7月底8月初量就大了,“那个时候一天能捞20多斤,不过一大半都被提前预定。这两天的‘六月黄’个头小,建议买回家就吃了,要不然到晚上可能就死了。”
江苏“六月黄”也有卖,量也很少
除了西湖“六月黄”,旁边摊位还有卖江苏“六月黄”的,“我们每天就进货十几只‘六月黄’,都是江苏来的。”水产摊主吴大姐告诉记者,现在的“六月黄”个头不大,一只基本只有二两左右,“没什么肉,就吃个鲜味,所以我们也不敢多进。”
但是,总有不少食客翘首以盼,每天6点开门,8点前基本就卖完了,“来迟了肯定是见不到的。”吴大姐说,现在的“六月黄”适合和腌肉一起煮着吃,“再配点小酒,鲜得很。”吴大姐家的江苏“六月黄”70多元一斤,“再过半个月,会再肥一些、大一些。”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以来吉林珲春口岸出入境人员突破60万人次
- 99对老夫妻携手走过50春秋
- (乡村行·看振兴)福建永定: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 (追着雪花看新疆)教育援疆送“源头活水”滋润学子
- “五一”趣村游 龙年在浙江龙游出“龙拳”
- 上海多方合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 中国银行马尼拉分行助力菲律宾绿色金融发展
- 泰国妹中国创业 开泰式餐馆火爆南宁
- 中国旅游研究院:今年中国国际旅游收入有望重攀千亿美元关口
- 中国驻柬埔寨使馆凭吊中国维和烈士
- 让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释放更多活力
- 202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 聚焦“未来增长的新前沿”
- 为聪明车建好智慧路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速落地
- 冷空气将席卷中东部 西南地区雨雪增多
- 安徽黄山:歙县滴水香茶旅文化节开幕
- 第四届中美农业圆桌论坛在济南举行
- “三十而立”的浙江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
- 影视业AI应用如何超乎想象?
- 江西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 去年新增学位27.4万个
- 通讯:中国北疆内蒙古“冰雪消费”渐升温
- 热门推荐
-
- 中国(赣州)第11届家博会开幕 12个项目签约138.5亿元
- 莫斯科国际电影周开幕
- 莫言:中国文学的世界读者会越来越多
- 中国首个“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在北京揭牌启用
- 新春旅游市场火热 文旅融合“点燃”消费新活力
- 2023中国(南宁)旗袍文化艺术盛典启幕 多派系旗袍集中亮相
- 10月进口额大增超七成,但国内葡萄酒消费仍在过冬
- 4月25日央行开展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清明节小长假长三角地区大客流“上线”
- 智能家居、5G技术怎样改变生活?
- 大风蓝色预警:西藏青海山东等地部分地区有7至8级阵风
- 兰洽会三十而立:风从丝路来,开放再出发
- 上任仅一周 韩国代总统被查!首尔爆发大规模示威
- 上海面向社区民众推进肝癌早期筛查 降低疾病负担
- 四方共建国际传播研究院在暨南大学揭牌
- 国家艺术基金专项培训复合型沉浸式文旅人才
- (国际观察)德国“交通灯”执政联盟破裂影响几何?
- 苏州大闸蟹停止养殖密度“狂飙” 专心打造好品牌
- 酒泉在“营商”中“赢商”
- 美国加州一老鼠获吉尼斯“最长寿老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