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洗筷子,细菌“越洗越多”!小心中招
中国人的一日三餐基本都离不了筷子。很多人都觉得:家里的筷子天天洗,能脏到哪儿去?然而事实上,就是这常用、常洗的筷子,却可能成为疾病传染的源头之一,如果用不对,会带来不少健康隐患!
警惕病从“筷”入
根据辽宁省人民医院微生物室的一项调查:家庭使用2年的木质筷子含菌落数为每平方厘米16.3个,超过了临床规定的用品表面细菌群落数合格值。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幽门螺杆菌、沙门氏菌等,都可借由筷子进行传播。人体摄入这些致病菌后,容易引发呕吐、腹泻、腹痛等急性肠胃反应,甚至还会增加缺铁性贫血、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那要如何防止病从“筷”入,避免致病菌通过筷子进入体内呢?
筷子的日常清洗、消毒
你真的做对了吗?
筷子的清洗、消毒方法会直接影响它的卫生状况。有时候筷子虽然一天洗了好几次,但因为方法不正确,所以并达不到理想的清洁效果。
那么,洗筷子、消毒筷子,怎么做才算对呢?
洗筷子,别犯这三个错1别在水里泡太久
有多少人习惯吃完饭后先把碗筷放水池子,加入水、洗洁精泡上一会儿,等等再洗的?
这个做法看似更利于去除油污,能将碗筷清洗得更干净。但实际上,餐具中残留的丰富油脂反而会给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充足的营养及良好的环境,加速它们的生长。
而且,如果你家筷子是竹木材质的,那长期浸泡在水中还容易发霉,更要小心。
2别一大把一起搓
把筷子攒成一把一起搓洗,这种常见做法其实也是错误的。
首先,一把把地搓洗筷子,会加快筷子表面的磨损速度,食物残渣也就更容易残留在筷子的划痕、缝隙中,更易于致病菌滋生;其次,整把筷子一起搓,清洁效果也不如一根根洗。
3别湿哒哒地堆一起
在潮湿、未完全干透的情况下,筷子中更易繁殖细菌、霉菌。所以,如果把刚洗好、还湿着的筷子直接堆在一起,那很可能“功亏一篑”,白费了洗筷子时的努力。
筷子的正确清洗方式
①筷子整体先用流水冲洗一遍;
②将洗洁精倒入水中化开,用柔软干净、不会褪色的洗碗布蘸取适量,一根根地搓洗筷子;
③再次用流水将筷子冲洗干净,然后取另一块干燥、干净的洗碗布,擦干筷子表面的水;
④将筷子的筷尖朝上、竖立放入镂空、干燥的筷笼中,置于通风环境保存。
消毒筷子,这样做更有效
不少人认为消毒餐具其实很方便,用开水烫一下就行了。但其实,高温消毒要想真正达到效果,需要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温度和时间。一般情况下,100℃沸水,持续5分钟以上,才可以杀死或灭活一部分细菌和病毒。
所以,正确的消毒方法应该是:将筷子放入100℃的沸水中,煮5分钟以上,且最好每周做一次。
有条件的朋友,也可以利用洗碗机、消毒柜等机器帮助消毒。
筷子也有“保质期”
变成这样记得换
通常来讲,筷子使用的时间越长,上面就越容易出现划痕、凹槽,藏匿的细菌数也就越多。
所以,筷子一定要定期更换,每3~6个月最好就换一次。
另外,筷子若是出现以下情况,那即使没到定期更换的时间,也建议立刻换掉:
1变色、长斑
如果筷子的颜色与购买时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仔细刷洗后依旧如此,那就要尽快换掉,因为这通常是细菌长期堆积所致。
特别是当筷子表面出现斑点时更要小心,很可能滋生了霉菌,甚至可能有黄曲霉素,若继续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另外,发现筷子掉漆、掉色也要及时更换,以免一些有害物质误入体内。
2磨损、变形
前面也说过,筷子表面有明显磨损、划痕时,更方便病菌藏匿、滋生,为健康着想,需要尽早换掉。
筷子在非外力作用下出现变形、弯曲等情况,很可能是受潮所致,也建议及时更换。
3出现异味
筷子闻上去有一股潮味或者酸味,同样是它受污染、变质的信号,说明不宜再继续使用。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军称未收到被扣押人员获释名单 将继续作战
- 中风治疗,快是关键!
- 全景化描绘智慧生活美好图景
- “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综合处理平台陆地建造在山东青岛提前完工
- 广州海事部门紧急救助突发中风船员
- 北京地坛庙会抢先看:故宫文创进场 羊肉串退出
- 最新研究预测:全球干旱区2100年陆地水储量或明显减少 干旱持续扩张
- 新疆企业一季度购买绿证46.57万张
- 王毅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年均停电时间不到一秒
- 中国首个区块链专用计算硬件开放架构BUDA“菩提”发布
- 日本中野市议长之子持刀枪杀人致4人死 已被抓获
- 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 曾侯乙墓珍贵文物现身
- 俄副外长:俄准备好进行“没有先决条件”的谈判
- 贵州将逐步健全“五级”联动零工服务工作体系
- 令人不安!美国毛伊岛大火幸存者面临挣扎生存的困境
- 中新健康 | 国家卫健委:请公众关注“健康体重” 降低重大慢病发病率
- 近五百位优秀民乐学子汇聚中国音乐展演书写传承与延续
- 明码标价发威 家电维修新规初显成效
- 海南核电基地1号机组开始第7次换料大修
- 热门推荐
-
- 聚焦多元化融合探索 《天降大任》研讨会举行
- 东西问·人物丨赵文瑄:演员贵在真挚,无问东西
- 塔里木油田今年生产绿电破1亿千瓦时
- 为什么就你湿气重?看完秒懂!
- 住建部:每个省份力争2022年内建成不少于40个“口袋公园”
- 在中国经济半年报里 看新动能拔节生长
- 韩政府:将对境内海水浴场进行紧急核辐射检测
- 广州边检总站5年查获非法出入境2000余人次
- 特培专家团赴青海服务 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
- 中新真探:近视的人也会得老花眼
- 杨靖宇后人重返东北抗联“起点”:在黑土地上继续奋斗
- 医学信息学地位日益突显 专家呼吁推动学科发展
- 美《通胀削减法案》持续影响韩汽车和电池产业
- 新疆兵团:冬小麦+复播玉米周年产量实现新突破
- “丝路海运”命名航线数量增至132条 发布多项成果
- 海外名校博士厦门行
- 随机开枪致4死,美国佐治亚州枪手遭警方围堵被击毙
- (两会声音)人大代表建议完善储能用固态电池国家标准
- 两部门: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
- 香港九龙乐善堂向四川南江县民康医院捐赠10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