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冬小麦+复播玉米周年产量实现新突破
中新网乌鲁木齐11月18日电 (林国强)日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组,对在第一师阿拉尔市二团新井子镇创建的麦后复播玉米百亩示范田进行实收测产,复播玉米平均亩产达到1027.58公斤,算上第一茬冬小麦821公斤产量,周年亩产达1848.58公斤,实现新突破。
测产专家组成员、石河子大学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潘振远说,当前新疆兵团正紧紧围绕“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把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有机融合,进一步提升土地产出能力,探索出更多“一年两熟”“一年两茬”等适宜种植模式,有力推动粮食产能提升。
“没想到在6月收完冬小麦后,直接复播种植玉米,到了年底还能获得这么高的产量。”二团新井子镇三连职工张培福说,从播种、管理到最后收获,全程都有农技人员现场进行指导。
据悉,第一师阿拉尔市与新疆农垦科学院联合建立了冬小麦“矮密早”+复播作物高产示范基地,集成优选品种、北斗导航、矮化密植、精准化控、麦后免耕、农机农艺配套、干播湿出、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技术,破解了麦后复播作物积温有限、免耕机械不配套、低损收获机械缺乏等多个农业技术难题。
“从麦后复播玉米实收测产结果来看,(新疆)兵团冬小麦‘矮密早’+复播玉米高产种植模式逐步成熟,已具备大面积推广条件。”新疆兵团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胡建国说。(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浙江义乌海铁发出首条船公司目的港航线全程提单专列
- 海南省气象台发布高温蓝色预警
- RCEP全面生效一周年 海南企业享政策红利
- PFOS淘汰记:红火蚁也玩“狡兔三窟”?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铁力!
- 从“公主”到“战士”,辽芭首席主演:芭蕾语汇讲述中国故事
- 关联企业混同用工,工人受伤离职该谁担责?
- 兴农密码!“科技小院”助力非洲农业现代化
- 2024年上海计划新增120座城乡公园 30座城市公园将24小时开放
- 第23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奖项揭晓 15位国内外摄影师获优秀作品奖
- 宁夏移民村里,有个农民合唱团
- 山西金融“贷”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 南非:三大国有企业过去五年因腐败等问题损失数十亿兰特
- 北京23日迎寒潮天气 最高气温预计降至3℃左右
- 在校门口买到藏刀的笔?
- 韩最大在野党党首第四次到案受讯,这次是因为……
- 专家:建政北魏统一草原和农耕 拓跋鲜卑为中华民族补充新鲜血液
- AI画出了中国风的硕果累累
- “双节”叠加亚运迎客流高峰 从警20载铁警驻小站护平安
- 猪价走低腊味提前飘香 成都“香肠一条街”揽客花样齐出
- 热门推荐
-
- 2022(阳城)·首届山西森林旅游节开幕
- 中新健康丨河北为全省孕妇免费提供耳聋基因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97%
- 文物艺术品修复师 妙手匠心“复活”名作
- “OutSad Feast 悲伤之外—盛宴” ——Leon Wang艺术展再续新篇
- 美俄勒冈州一轿车撞上货运列车 3人死亡,1人被直升机送医
- 北部湾航空南宁至曼谷国际航线复航
- 浙江发布寒潮警报 杭州将迎史上最晚入冬
- 2100余人次支援西藏21所中小学校
- 警方通报“女子高铁座位被占,换回后遭殴打”:双方均已就医
- 北邮通报学生联名举报导师事件:取消郑某导师资格
- (国际观察)石破茂当选自民党新总裁,日本政局将走向何方?
- 第八届中加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揭幕
- 未来10天西北华北降雨量显著偏多 四川盆地江南北部高温持续
- 上海飞往呼和浩特航班在飞行过程中遭遇颠簸 国航致歉
- 美国1月成屋销售量再下降 已连续12个月下滑
- 纪念邓铁涛国医大师诞辰108周年活动在穗举行
- 40余名驻华使节、国际商协会代表等走进北京“两区”
- 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电机组球阀铸钢件在川交付
- 2023年度平安北京建设发展得分“优秀”
-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取消未来五年竞选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