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3人群未接种疫苗 专家研判走出新冠疫情关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截至4月20日,全球约有6%的人口确诊新冠。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多国疫情的持续反复,如何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并最终战胜疫情成为国际关切。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多位参会嘉宾指出,科学抗疫始终是抗疫的核心内容,提高本国疫苗接种率、缩小全球免疫鸿沟始终是将疫情危险降到最低的重中之重。
全球三分之一人群没有接种疫苗
不同国家间免疫鸿沟的存在,是全球疫情防控的短板,为病毒变异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根据国际药品制造商和协会联合会(IFPMA)的数据,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已经生产了超过130亿剂疫苗,其中110亿剂已经被注射。另据英国研究公司Airfinity最新研报,由于全球疫苗生产供过于求,预计今年COVID-19疫苗的全球销售将从808亿美元下调至641亿。
但超预期达成的疫苗生产目标,并没有彻底改变疫苗分配不公的现状。
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在论坛上提供了一组数据,当前,全球范围内仍有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接种第一针新冠疫苗,而这些群体中,包含了世界上20%的最脆弱群体。
以非洲为例,有84%的非洲人口没有接受任何新冠疫苗的注射,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的人口也仅占5%左右。
“在非洲,还是有很多人在犹豫,这需要政府不断推进国家疫苗接种计划,告诉公民疫苗的接种必要性和重要性。”埃及卫生部长公共卫生助理穆罕默德·哈萨尼在论坛上表示。
除了这一主观因素外,穆罕默德·哈萨尼还指出,本区域内,疫苗生产的自给能力不足、疫苗采购的资金短期和医疗设备的不完善,也为当地疫情防控带来阻碍。
“我们希望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当地新冠医药产品的供应链稳定和医疗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穆罕默德·哈萨尼呼吁。
穆罕默德·哈萨尼称,作为第一批接受中国国药集团和科兴集团疫苗的国家之一,埃及通过两年的努力,实现本国疫苗接种率超过70%;与此同时,与中国的疫苗生产合作,也让埃及成为非洲第一个能够提供疫苗生产的国家。目前,埃及所生产的疫苗不仅能够满足自给,还可以支援他国,例如埃及向巴基斯坦提供了50万剂次疫苗的支持。
深圳康泰生物总裁苗向在论坛上进一步表示,从疫苗产能储备的角度来说,要在短期内生产出来大批量疫苗,并注射到脆弱人群和欠发达国家的人群中,仍存在瓶颈,需要全球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规划。
“我们期待在全球层面建成一个疫苗研发和生产协调机制,以促进疫苗的全球分配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苗向称。
为让疫苗触达全球更多低收入地区,国际组织和区域合作组织肩负着重要责任。
作为WHO的合作组织机构代表,2019冠状病毒病疫苗交付伙伴关系事务全球首席协调员泰德·柴班在论坛上表示,在不同地区、不同政治体系、不同医疗体系的国家间,新冠疫苗的交付需要国际组织去协调,以提高疫苗调度的效率。
另一方面,泰德·柴班称,低收入国家往往没有足够资金去支持疫苗分销网络,这一短板问题,也需要国际组织去统筹和协助。
“让人欣喜的是,在多方有效推动下,目前,全球疫苗接种率不到10%的国家已从1月的34个减少到现在的19个。” 泰德·柴班透露。
接种加强针可以夯实免疫屏障
随着全球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病毒变异仍在持续,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已不足以筑牢免疫屏障,而接种加强针,成为现阶段在全球范围内,有效减少新冠重症和死亡率最有效、最可行的途径之一。
“通过两年多实践,我们看到,接种加强针也许是现阶段最好的一个免疫程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在论坛上称。
根据郑忠伟介绍,在疫情爆发之初,世界卫生组织对于疫苗研发寄予的希望是尽可能快得完成研发过程并扩大其普及率。故此,根据这一目标,免疫程序越简单越好,能打一针就一针,能打两针就两针。但随着疫情演变,两年多的实践已证明,两针不足以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接种第三针势在必行。
以香港为例,郑忠伟举例称,香港地区主要使用疫苗两种,一种灭活疫苗,一种mRNA疫苗,二者在各年龄段人群忠使用人数差不多,当这两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的人,接种第三针后,疫苗对重症保护效果迅速达到98%。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论坛上进一步强调了加强针对于保护老年人群和免疫缺陷群体的重要性。
张文宏称,减少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等脆弱人群的病死率,是全球最终能够摆脱疫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此,需要加强对这部分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尤其是加强针的接种。
那么,对于免疫系统脆弱,且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群而言,接种新冠疫苗是否存在风险?
对此,郑忠伟回应称,一方面,从中国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整体安全性,即不良反应时间发生率,比过往常态化使用的疫苗还要略低一些;另一方面,正因为由于老年人群常伴有基础性疾病,如果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一旦发生感染,风险会更高。
根据美国CBC统计数据,相对于18到29岁的人群,65到74岁的人群在确诊新冠后住院风险会提高5倍,死亡风险会提高65倍;75到84岁人群住院风险会提高8倍,死亡风险会提高140倍;85岁以上人群住院风险提高10倍,死亡风险提高340倍。
“在国外,使用中国疫苗的接种者年龄最高已经超过106岁,在国内,中国新冠疫苗的接种者年龄最高已经达到111岁,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患有基础性疾病。根据上述数据,我们相信,只要不是在基础疾病的急性发作期,老年人群都是可以接种疫苗的。”郑忠伟称。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川渝两省市地方专业森林扑火队伍首次同台竞技
- 冬季电动汽车最好“随用随充”
- 马来西亚去年电子支付交易突破百亿笔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最新发声:中国经济运行积极因素在积累
- 台风“格美”穿闽入赣 福建终止应急响应
- 输入疾病信息即可找到靶点AI生成蛋白质平台来了
- 法国巴黎一火车站发生袭击事件 造成多人受伤
- 第二十届文博会:“新三样”成文化出海生力军
- “大漆的故事”讲座为悉尼艺术爱好者带来艺术新体验
- 新闻1+1丨生育支持,政策还要如何发力?
- 专访“昆曲王子”张军:“挥别”张若虚 回到“传奇”开始之地
- 新疆南部外贸发展见闻:新能源汽车出口迎高峰
- 北京交警:明日周末尾号不限行 城市路网压力较大
-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答记者问
- 证监会:加大对首恶和关键少数惩戒力度
- 北京地铁标志系统,要上新啦!
- 舞蹈剧场《如见》演出
- 尺素金声丨“一季报”踏春而来,关键之年中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 洗衣液去污哪家强?中消协测评结果告诉你
- 吉萨莎玛纯净女声吟唱“云南”:天地人的永恒恋歌
- 热门推荐
-
- “希望搭上中欧班列的‘顺风车’”
- “鼻内口罩”有望加固抵御病毒防线
- 浙闽多地抱团迈出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新步伐
- 中国船舶大连造船签署6艘超大型原油船建造合同 总价超57亿元
- 长江汉口站水位超警戒 武汉提升防汛应急响应
- 新漫评:“自由”美利坚,监听每一天
- 两部门联合发布红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重庆可办理离境退税商店增至74家
- 伊朗宣布将举行防空演习
- 中国与新加坡、泰国相继免签 “云顶梦号”邮轮游客大增
- 纪念程砚秋120周年诞辰 程派新秀翟谦个人专场在京连演两场
- (新春走基层)不停产不停工 福建蕉城跑出新春“加速度”
-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 首批13家中国儿童青少年戏剧艺术普及推广中心启动 助力基层戏剧美育
- 带你了解比亚迪“看不见”的安全技术
- 白金汉宫披露英王加冕礼马车细节:系澳大利亚造 门把手镶嵌154颗宝石
- 别熬夜,补觉或锻炼都补不回来
- 电影《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将于7月23日全国公映
- 聚焦“四新”产业 重庆丰都打造“以产兴城”新典范
- 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2024冬季)在京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