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了解比亚迪“看不见”的安全技术
从汽车诞生起,安全便是汽车工业发展永恒不变的优先课题,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更迭,关于汽车安全的定义也始终处于不断丰富之中。
过去,大家衡量一台车安全性如何的时候,主要看的是车身刚性、碰撞吸能结构、刹车性能、安全气囊数量、主动安全系统可靠程度等几大指标。而今时今日,在智能网联化浪潮的赋能之下,整个行业对于汽车安全已然有了更多全新的思考,不仅包括此前多次上热搜的辅助驾驶安全,还有越来越引起重视的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
汽车数据安全事件频发,用户日益担忧
近年来,汽车数据安全事件频发,引起大众哗然,也让大众关注到车内隐私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另外,近两年来网络上还时不时传闻有车企的用户数据被黑客破解,甚至有的信息被明码标价销售,这难免让许多用户产生担忧。
尤其是车内摄像头让用户在心理上更加忧虑,由此可见,如何让用户在用车的时候更安心,是每家汽车正在面对的课题。新华社曾评论道:“车内安装摄像头或许客观上在保证驾驶人和车辆安全等方面可以带来不少便利,但无论是什么程度的便利,都绝不能以随意让渡个人隐私和信息为代价。”
车内摄像头是否能关闭?如何关闭?
随着车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车内摄像头在车企的应用率越来越高,或是车内相机拍照,或是用于DMS驾驶员监测辅助(Driving Monitor System),或是用于车内遗留物检测等功能。当车内隐私及信息安全引发广泛关注之后,摄像头或已成为车主一大隐私忧虑的来源。那么,车内摄像头是否能关闭?如何关闭?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通过对不同品牌车型的抽样调查得知,如今市面上有不同的车内摄像头关闭方式,说明在当下,行业内还尚未对此事达成一致共识。
这里注意到,比亚迪是目前极少数使用车内摄像头盖板的汽车企业,国内配置有车内摄像头的比亚迪车型均配有物理滑盖,以打消用户对隐私泄露的忧虑,软件+硬件双重防护,则将信息安全进一步提升,使得用户在车内安全感满满。
什么是可知/可感/可控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
比亚迪在车内摄像头隐私保护方面的方案成本不高,效果却是立竿见影,非常值得其他车企借鉴。同时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对比亚迪部分相关车型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这其实只是比亚迪所打造的纵深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当中的一小部分。
比亚迪这套信息安全防御体系包含了车端到云端的多个维度,可以全方面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及驾驶安全,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让用户对自己的数据做到可知、可感、可控。
首先,在产品设计和开发层面,比亚迪的手机APP和车机系统均向用户提供了隐私声明,以显著的方式告知用户个人数据的处理和权限访问举措,并且为用户提供个人信息权益查询的便捷渠道,使用户真正可知其享有的数据权益。
其次,通过一定的物理方式为用户提供明确可感知的隐私安全防护,例如上文提到的车内摄像头盖板便属于可感的范畴,用户可以凭此确保从根源上杜绝信息泄露。
最后,无论是手机APP还是车机系统,比亚迪均为用户提供了权限管理方案,用户可自主选择对应的权限管理策略,实现灵活的信息安全管理。同时,比亚迪开发的应用和系统,均采用安全策略防止自启动,为用户提供可自主控制的产品方案。
在产品攻防测试维度,比亚迪通过持续高强度安全攻防测试方式,提升自身能力及产品的安全防护,并且曾多次获得国家比赛奖项,如在第二届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挑战赛中比亚迪获得金奖。
另外,比亚迪表示愿意并且正在接受监管机构监督,也在积极主动开展各项数据安全与合规的认证工作。目前,比亚迪已获得R155(CSMS)、R156(SUMS)体系认证等安全认证,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
由此可见,不管在隐私政策还是在整车安全配置上,比亚迪都高度重视保护车主隐私,不断为信息安全防护墙添砖加瓦。可以说为了用户安心,从细节到整体,比亚迪都正在用行动将安全进行到底。
写在最后
汽车在人类现代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开始从单纯的交通工具逐渐演变向一种崭新的智能移动空间,意味着大家在车内能完成的事情将越来越多。但不容忽视的是,一样东西越是跟人类生活紧密相连,它的不安全所带来的伤害便越难以想象,比如隐私信息泄漏所造成的精神损失或者财产损失可大可小。因此,比亚迪对于信息安全系统保护的路线是有必要的,希望接下来比亚迪能够继续引领行业,打造出更高水准的信息安全防御体系。(中国网)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老边境磨憨公路口岸双节假期出入境人员同比增长394%
- 未来三天全国大部降水稀少气温偏高 新疆西藏局地大雪
- 28年如一日 秦岭深处宝成线上的坚守
- “神州北极”漠河提前15天开启8个月超长供热季
- 国铁集团:针对部分地区严重汛情果断采取主动避险措施
- 平安人寿赵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谨防各类金融诈骗
- “服务包”不断升级 跨境投资“税路”更通
- 陕西省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2024年加拿大国际车展启幕 新能源车渐成参展主力
- 破壳“生金” 吉林梨树绘就“禽经济”新图景
- 暑假未成年“防沉迷” 平台创新举措引关注
- 亚马逊:停止应用商店服务不会影响在中国业务运营
- 浙江县域观察:一个长粽撬动“共富链”
- 冬日“暖消费”快速升温 带动消费市场迸发蓬勃活力
- 郑云龙首次挑战喜剧角色 舞台剧《魔幻时刻》全国巡演将启
- 中俄最大界湖进入禁渔期 200余艘渔船全上岸
- 四川省广安市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 壮族“三月三”成全球派对 东盟国家非遗集中亮相
- 福建漳州发布防汛防台风紧急动员令
- 国内外专家齐聚汕头探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思路
- 热门推荐
-
- “服务包”不断升级 跨境投资“税路”更通
- 湖南祁阳加快农机以旧换新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 互联网巨头去年底以来市值反弹遇回落 大厂纷纷转型
- 宁夏隆德:高效节水灌溉助力冷凉蔬菜蓬勃发展
- 江西省对台交流基地在千年古刹宝峰寺揭牌
- “以文会友” 海外华裔青少年来渝开启“寻根之旅”
- 10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提升 21.1%
-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写入联大外空军控决议
- 北京今年首批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落网归案
- 报告显示2022年向欧盟国家申请庇护数量近100万份
- 2023北京中轴线国际艺术周开幕 力推中轴线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 以军空袭拉法致22人死亡 以总理称将加大对哈马斯施压
- (新春走基层)婺州窑传承人谈新年愿望:继续多带徒弟多“出海”
- 台风“摩羯”登陆菲律宾 已致至少11人死亡
- 北京高质量发展蓝皮书:京津冀区域协同取得重大进展
- 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决定召开八届十一中全会
- 天津编制“小洋楼”手绘地图 助游客感受历史建筑韵味
- 多款机器人在工博会同台“炫技” 国产机器人加速崛起
- 以军继续空袭加沙 联合国警告或致当地发展倒退数十年
- 数据机构:中小企业是AI应用生态繁荣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