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熬夜,补觉或锻炼都补不回来
□浩源
正值暑假,又逢连续高温天气,可能有不少人都正躲在空调房里,在电脑前不分昼夜地工作或游戏。
然而最近又有一起猝死事件令人痛心不已——一位22岁的女孩因连续熬夜加班,在凌晨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劳工组织已公布了一组最新评估数据显示,长时间工作将增加疾病风险。这组数据被归纳为“首个全球范围内的过劳分析报告”,称每周工作55个小时以上的人,患中风风险会增加35%,死于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会上升17%。
其实,不管是工作还是娱乐,如果持续不让身体得到休息,都一样会增加疾病风险,因此熬夜也成为一项高风险的活动。
睡眠过少可能带来持久的大脑损伤
有研究表明,经常熬夜会导致我们免疫力下降、脸色暗淡,视力下降、肠胃功能紊乱、健忘失眠等熬夜综合征,威胁我们的身心健康。一项针对过去20年里人体和动物进行睡眠活动的研究结果还显示,睡眠过少很可能带来持久的大脑损伤,会增加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称,我们的大脑有两个关键区域,一个区域称为蓝斑,负责管理清醒和警觉;一个区域是海马区,它在记忆形成和学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每天少睡两个小时,这两个区域都会受到显著影响。他们在观察了连续几天睡眠不足的小鼠后发现,持续的睡眠不足可以导致小鼠大脑的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死亡,同时会导致前额叶皮层的炎症发生,蓝斑和海马区的tau蛋白和淀粉样蛋白水平增加,而这些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神经科学家Fabian Fernandez博士说:“当你醒的时间过长,身体系统会超负荷运转。如果你要求大脑细胞每天多工作30%的时间,很多细胞就会死亡。”
研究还发现,持续性的睡眠不足尤其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Sigrid C. Veasey博士说:“缺觉达到什么程度会导致大脑损伤?综合以往所有发表的研究结果来看,为期一周的慢性睡眠缺失,就会对大脑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虽然目前实验多是在小鼠和其它动物身上进行,但它们所表现出的症状,也极可能在人类身上出现。
熬夜后补觉有用吗?
我们通常会认为,那些熬夜带来的身体伤害,可以靠好好睡上几天就能补救回来。
在以往的某些实验中可以看到,在睡眠不足的大鼠和人类的大脑中,经常会观察到腺苷水平升高。而这种升高在补觉之后就会迅速恢复正常。腺苷可能是短期睡眠不足导致困倦和认知能力下降的原因,但它的水平在长期睡眠不足的动物中并没有显著升高。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却发现,睡眠不足会导致蓝斑和海马区的活性氧水平增加,这些活性分子如果不加处理,就会损伤神经元,增加氧化应激,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而神经细胞死亡带来的损伤单靠补觉并不能完全恢复。其中一项研究曾提供了一个惊人的数字:在年轻小鼠的实验中发现,为期12周的睡眠不足造成了持续的蓝斑和海马区神经细胞数目的下降,即便这些动物在随后一年时间里睡眠保持正常,它们这两个区域的神经元数目也没有恢复。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慢性睡眠不足带来的伤害可能是永久的。虽然主观的困倦和情绪变化在补觉之后会恢复正常,但是用客观检测衡量的警觉和认知表现方面,仍出现了持久的下降。补觉,可能无法完全恢复长期睡眠不足造成的伤害。
锻炼并不能抵消熬夜的伤害
在另一个案例中,我们还看到,连续熬夜加班后的年轻人,虽然也补了会儿觉,却在健身房里猝死。这或许也在提醒我们,希望通过运动来消除加班或者熬夜带来的身心疲劳,也一样要做到“劳逸结合”。如果不小心步入误区,锻炼也一样会带来健康问题。
长期熬夜会让我们体内激素水平发生短暂的紊乱,不仅会导致某种刺激食欲的激素水平升高,让我们多吃东西,变得肥胖,还会让我们免疫力下降,无法抵抗外来病菌的入侵,更容易生病或者新陈代谢失调。熬夜人群还普遍长期存在紧张、焦虑情绪。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确是可以通过长期运动来控制体重、提高自身免疫力,但熬夜后的身体其实已出现上述种种问题,如果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只会给身体带来伤害。这是因为,首先,在高强度的运动的时候,肌肉会进行强力收缩,血液循环系统会高速运转,体表的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这会给我们本来就疲惫不堪的身体带来更加沉重的负担;其次,熬夜后,我们的心血管系统已经有些超负荷运转,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进一步刺激心跳加速和血压增加,很容易因心脏或血管超负荷运转而诱发各类心血管疾病,即便没有心脏病史或有隐性心脏病的人群,也会因为生理负担过重,增加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熬夜后我们的精神其实处于深度疲劳阶段,若再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很容易出现身体行为不协调导致的运动动作不规范,这又会增大各类运动损伤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你本身有规律锻炼的习惯,在一段时间不得不熬夜后,还是想坚持运动,又该怎么做呢?建议还是先好好睡一觉,消除身心的疲惫后,再恢复正常的锻炼。如果实在不想打乱自己坚持锻炼的习惯,也不妨作出相应调整,适当减小运动的强度和运动量。而且运动中,还应该时刻监控个人心率,要严格控制在“(220-年龄数)×60%”的心率以下,我们的心血管系统才会保持在相对安全的强度范围内。
总之,能不熬夜就别熬夜,实在不得不熬夜,也尽量不要长时间地持续这种状态。而且,熬夜后身体状态最好的恢复方式,仍然是睡眠,而不是锻炼。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上海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濒危象牙画轴
- 伟大转折的起点,“进入黎平就看到了黎明”
- 普京任命米舒斯京为俄罗斯新一届政府总理
- 致2人死亡 山西大同挂牌督办开发区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 国际最新天文研究:比邻星系M82一个磁星出现罕见巨耀发
- “0成本囤酒店”真的划算吗?兑换还顺利吗?
- 南方地区将出现大范围较强降水过程 华北黄淮等地有高温天气
- 以色列军方:袭击约75个黎巴嫩真主党目标
- 中俄界江黑龙江漠河段开江 比常年早6天
- 粤东海域渔船全部回港避风 滨海景区全部关闭
- 江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五年增长1.78倍 目前已达334万亩
- 亚洲首例异体喉-气管-甲状腺联合移植手术完成
- 湖南华容县团洲垸开始排涝工作 增援力量将于上午全部抵达
- 外媒:波兰一训练中心发生车辆碾压事故 致2名士兵死亡
- 港股牛市回归 恒生指数突破19000点
- 文旅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 巴以冲突超半年 冲突外溢影响扩大亟需止战
- 印度前总理辛格去世 终年92岁
- 家电维修行业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 揭晓!2024年中国经济媒体融合发展&社会责任典型案例正式公布
- 热门推荐
-
- 从“舶来品”成为“外贸货” 云南牛油果实现首次出口
- 3000元拿货卖20000元!起底假冒奢侈品产业链
- 以练为战筑防线 西藏阿里消防举行2024年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演练
- 美国加州山火已致至少2人死亡 超1000栋建筑被毁
- 网购半斤菊花,干燥剂占重一大半 记者调查网购商品缺斤少两问题
- 如何缓解“开学综合征”?专家来支招
- 上海:从“幼有所育”到“幼有善育” 为更多家庭提供优质托育服务
- 刘浩凌: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合作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 甘肃“花式”推销冬春游 敦煌等景区“惠”迎天下客
- “2025华川山鳟鱼庆典”在韩举行
- 科幻影视作品为何能由“幻”到“真”
- 气象部门:热带低压将加强为热带风暴并登陆海南岛
- 年内超800家公司实施分红,A股“过年红包”谁最慷慨?
- 核酸检测采样棉签是否含有荧光剂?国家卫健委回应
- “虎娃”在吉林黄泥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
- 泰国出口连续7个月同比增长
- 黄淮至江南地区将有较强降雨过程 北方地区气温多起伏
- 穿上商家寄的服装拍照就能挣钱?
- (新春走基层)探访盐城盐都台创园:乡村“花经济”玩出新“花”样
- 9月中国销售彩票同比增长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