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维修行业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虚假报价、虚假维修、虚构故障,并收取高额费用
家电维修行业的这些“坑”你踩过吗?
阅读提示
夏季是各类制冷电器使用的高峰期,家电维修中的“李鬼”也蠢蠢欲动,导致消费者投诉量大大增加。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上海市消保委对居民信箱家电维修小广告和地图类APP上的家电维修商家进行了调查,发现家电维修市场虚假报价、虚假维修以及虚构故障等问题较为普遍。
“先检查再报价后维修,不修不收任何费用”“60岁以上老人或残疾人维修费5折”“严格按照物价局标准收费,拒绝乱收费”……近段时间,上海一些“黑维修”商家通过印制小广告并塞进居民信箱的方式进行宣传,导致不少市民受骗。
此外,当前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重要的消费入口,很多消费者会通过地图类APP查找预约维修服务等。一些不良商家也积极拓展“线上业务”,地图类APP成为“黑维修”乱象的集中地。
居民信箱里的小广告可信度低
“居民信箱里的小广告非常不靠谱,上面写没有上门费。我打电话约了一个师傅上门维修空调,说检查费30元,检查费和上门费有什么区别?小广告上面还写不修不要钱,最后没修但收了我60元高空费,上门费和高空费又如何解释呢?”上海市民陆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表示当时上门的工作人员不仅涉嫌乱收费,还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爬出窗外查看了空调外机。
陆先生的经历并非个案。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开展了对居民信箱家电维修小广告的暗访监督活动,发现这些信箱小广告的可信度低,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病大修、高额收费,而且出现问题后消费者往往找不到经营者。
为核实这些广告的真实性,工作人员依据广告上所标注的地址,安排了专人进行实地走访。在全市16个区的居民小区内,共收集了257张维修类信箱小广告,这些广告大多标注着“社区维修服务中心”或“街道社区维修服务中心”等字样,每张小广告上都列出了4~8个不同的地址。
经过实地走访1003个地址后,工作人员发现其中有988个地址是假的,占比高达98%。其中,714个地址的门牌号根本不存在,274个地址并非家电维修店铺。另外15个地址虽然是家电维修的店铺,但也只是普通的小店,并非广告中所宣传的“社区街道维修服务中心”。
据上海市消保委工作人员分析,这些“黑维修”通常通过印制小广告并塞进居民信箱的方式进行宣传,他们往往打着“某某区社区服务中心”或“某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名号。由于老年人对政府提供的社区服务有较高的信任度,因此很容易上当受骗。
“黑维修”涌入地图APP
8月14日至22日期间,上海市消保委以“空调维修”为关键词,在多款地图APP上搜索并选取平台认可或推荐的第三方家电维修商户进行测试。测试采用隐蔽拍摄和录音的方式,在租赁住宅中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维修人员的服务全过程。测试场景设置为空调遥控器故障。
暗访结果显示,通过某地图APP找到的3家维修商均存在虚假报价、虚假维修以及虚构故障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具体来说,第一家维修人员谎称主板损坏、缺少制冷剂,通过捣鼓内机、虚假加液的方式进行维修,收取了680元。然而,经专家事后鉴定,所谓的加液反而放掉了部分空调制冷剂。第二家维修人员同样谎称主板损坏,收费547元。第三家维修人员则谎称空调传感器损坏并更换了传感器,实际上是剪断了传感器连线并用包布重新包扎,收费400元。
通过另一款地图APP找到的两家维修商中,有一家也存在虚假报价、虚假维修以及虚构故障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该维修人员谎称空调缺液,随后在支开暗访人员后声称添加了氟利昂,收费600元。
除了虚假维修和高价收费外,上海市消保委还发现地图APP标注的家电维修商户地址存在大量不实情况。工作人员在两款地图APP上分别查阅核实了超150条家电维修信息,涉嫌虚假的信息占比均高达40%左右。
如何“避坑”假维修高收费?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市消保委表示,地图APP通过向消费者推荐不诚信商家和提供虚假家电维修信息获取收益,是极其错误的行为。
8月27日,上海市消保委对两家知名地图导航软件企业进行了约谈。约谈聚焦于这两家平台在家电维修信息和服务中存在的高价收费、虚假维修以及商户信息不实等问题。在约谈中,上海市消保委要求企业立即采取有效整改措施,一是对平台上的家电维修商户进行严格审核和清理,确保商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就其错误行为向消费者进行道歉并赔偿。
针对居民信箱“黑维修”小广告的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搜集了主要家电品牌的特约维修电话,制作了“消保委帮您忙——家电维修信息表”。消费者可以通过上海市消保委的官方微信号和官网进行查询。为了更广泛地提醒消费者注意这一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正在通过全市8000余个居委会消费维权联络点,将暗访短视频和“消保委帮您找——家电维修信息表”微信内容传播至十几万个业主群。
上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家电维修服务时,要谨慎选择维修商户,注意核实商户的资质和信誉情况,避免遭遇虚假维修和高价收费等陷阱。(工人日报 记者 裴龙翔)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遇见福建:连城“二十天川走古事闹春耕”激情登场
- 2024中国(同江)-白俄罗斯经贸合作对接会在同江举行
- 全球AI PC出货量快速增长 有望加速替代传统PC
- 现场指挥!北京通信业正全力开展房山、门头沟通信保障
- 专访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下半年中国经济“三件事”值得期待
- 横琴口岸正式恢复货物及运输车辆通关
- 汉江流域高香茶原产地交易市场开市
- 每天售出200万本!图书市场搭上抖音电商“快车”
- 文旅融合活力足 各地消费市场“热辣滚烫”
- 联合国粮农组织:2022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增至2.58亿
- 预定利率全面“降档” 三大类保险产品“接棒”
- 菲律宾榴莲将首次亮相东博会
- 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中心迎来拆解回收利用业务首架飞机
- 又一好莱坞明星命丧加州山火
- 西藏吉隆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完成传统边贸点勤务工作
- 浙江兰溪永昌李渔风情街“五一”上新 焕发古街活力
- (乡村行·看振兴)致富有“蜜”诀 江西广昌乡村振兴添“薯”光
- 中国出台国有公益性收藏单位进口藏品免税新规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谈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没有明显变化
- 长江“老领港”近40年手写引航日志:见证中国造船和海工产业崛起
- 热门推荐
-
- 世贸组织成员代表高度赞扬中国发展成就和改革举措
- 中成药国家集采来了 涉16种药品
- 以时间换空间,《中国乒乓》撤档撤得值
- 抓获62名犯罪嫌疑人 鄂尔多斯警方打掉一为境外提供洗钱帮助的犯罪团伙
- 云南省气象台连续发布雷电预警 提醒多地易发雷击灾害事故
- “魏碑泰斗”孙伯翔先生九十书画作品展在天津举行
- 罕见病患者不能“断粮” 报告:特医食品可及性面临挑战
- “传统桑”变“特色果” 浙江千年桑基鱼塘迎桑葚采摘
- 科技让博物馆有一颗现代的心
-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开馆
- 叙利亚北部暴力冲突升级,百余名作战人员丧生
- 袁娅维:祝大家与家人共度美好的中秋佳节
- 以军空袭黎巴嫩真主党多个军事目标
- 前两月多项经济指标保持向好态势
- 第八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安徽省选拔赛开赛
- 湖南成立马栏山全景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
- 湖北神农架:受助小猴跟随护林员巡山护林
- 上半年逾50国67万人次经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出入境
- 守护敦煌
- 13个省份公布前三季度成绩单 GDP平均增速达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