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增加抵抗力、随意停药……为啥过敏老反复?三个真相
盲目增加抵抗力、随意停药、期待自愈……
为啥过敏老反复?三个真相送给你
又到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大家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的同时,过敏体质的朋友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过敏征程——眼红眼痒、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憋气、皮肤瘙痒……甚至吃个水果、吃颗坚果就诱发了休克。
随着过敏的人群越来越多,网络上也逐渐出现了各类传言,那么到底这些传言是真是假呢?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专家就来说一说,关于过敏的三大谣言,记得千万别听信!
谣言一:过敏都是“免疫力差”的错!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系统和细胞免疫系统,能帮助我们识别并清除外来的入侵病原体、体内的癌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的正常细胞。
当维护机体平衡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就会引发相应的病症:
(1)如果识别、攻击“敌人”的能力低下,就会造成感染、肿瘤;
(2)如果将自己健康细胞错误识别成“敌人”进行攻击,就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3)如果将无害物质也过度识别为“敌人”加以进攻,就会造成过敏。
可见,面对外来入侵物,正常免疫系统只会对威胁到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病原体进行攻击、剿灭;如果免疫系统出现了“认知混乱”,甚至出现“认友为敌”,就开始过度攻击进入体内并不具备威胁的花粉、食物等,在这一过程中,身体会因“殃及池鱼”引发免疫炎症,也就引起了“过敏反应”。
所以说,过敏是源于免疫紊乱,并不等于“缺乏免疫力”,更不是“免疫力低下”,简单地提高免疫力不但有可能帮不上忙,还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过敏反应。
谣言二:过敏症状一旦缓解就可以停药!
过敏反应的发作取决于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是机体产生错误识别外界物质并加以攻击的免疫力,主要是免疫球蛋白E(IgE);外部因素是每到过敏季节,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可与正常人同存、却被过敏体质人群视为“敌人”的过敏原,例如花粉。
每年开春,过敏体质人群一旦吸入所过敏的花粉就会发病。整个过敏过程如果用多米诺骨牌来比喻,那么第一张牌就是内在基因,第二张牌就是触发过敏的生活方式,第三张牌就是IgE,第四张牌就是过敏季节的花粉……最后一张牌就是过敏引发的炎症,当最后一张牌倒下,病人就发病了。
不少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觉得过敏发作了需要用药,但症状缓解了、消失了就可以不用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用药虽然可以把最后一张牌按住不至于倒下,使症状缓解,但前面已倒下的牌不被扶起来理顺,也就是过敏体质不被改变、过敏季不结束,过敏症状在停药后就一定会复发。
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证实:帮助患者找到致病过敏原后,医生根据所监测的花粉播散时间段,指导患者提前两周开始规律使用抗过敏药物,其间根据花粉浓度灵活指导用药,并确认花粉播散结束两周后再停药,能帮助绝大部分患者顺利应对过敏季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临床常用的过敏药物包括拮抗过敏介质的药物,例如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此外,还有用来抑制过强免疫炎症的糖皮质激素。近年来,通过医药专家对药物的不懈改良,常用口服抗过敏药物、鼻喷或吸入局部糖皮质激素等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均可安全用于长期过敏管理。
谣言三:过敏性鼻炎随年龄增长会好转!
不少家长或病友不重视过敏性鼻炎,觉得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体质会变强,过敏性鼻炎也会不药而愈,甚至觉得是个小毛病,不值得重视。实际上这种想法部分是源于谣言一,部分是源于对过敏性鼻炎认知不足。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貌似是小问题,但却与其他过敏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重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过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状之首——鼻塞,会造成机体缺氧,危害孩子身体、智力发育,还会促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恶化机体心血管系统负荷,甚至危害生命。过敏性鼻炎多数会合并结膜炎,影响视力视物,还能合并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有30%—40%的患者会发展成可致死的哮喘。
过敏性鼻炎长时间的不正规治疗(尤其在青少年阶段),有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引发龅牙、“痴呆面容”等。可见过敏性鼻炎虽然初期可能表现是小病,但可以影响听力、视力,还能造成哮喘,影响面容。
消极等待过敏性鼻炎自愈是不可取的,大家应该辨清传言,加强科普知识学习,遵循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诊治方案,把“小毛病”“小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
文/关凯(北京协和医院)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东江“十大名菜”“十大厨神”“十大名店”揭晓
- 2022年以来我国有效抵御主要江河14次编号洪水
- 天津公安联合58所高校将建立“四级反诈工作站”
- 原来你是这样的“尔滨”
- 山东政企向“绿”发力 多举措实现节能降碳
- 2023年线上中华文化大乐园——亚洲园第一期圆满闭园
- 欧盟拟对进口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商务部回应
- 山东法院深化裁审衔接 提升劳动争议审判质效
- 日本“派阀政治”为何难以根除
- 韩国作家韩江获得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
- 韩英签署《唐宁街协议》 双边关系提升为全球战略伙伴关系
- 新疆巴音郭楞州尉犁县发生3.6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美甲灯真的“温和无害”?
- 汇集50余个优秀非遗项目 第九届北京非遗大观园7日开幕
- 超强台风“杜苏芮”来袭 厦门五通客运码头封港
- 西藏定日震区及周边地区未来三天以晴天为主 有大风天气
- 春运进出北京人流总量预计达1.16亿人次
- 端午假期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预计发送旅客65万人次
- “奔甬而来金融有约” 第二届宁波金融业招才引智推进会即将开幕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生效实施并发布对中国钢铝制品加征关税的最终产品清单答记者问
- 热门推荐
-
- 有聊丨曹曦文:演技难有绝对标准,尽力打动观众就足够
- 报告:消费者对2023年演出体验综合满意度高 三大问题待解
- 2024北京国际美食荟·簋街不夜节启幕 激发餐饮消费活力
- 种植牙集采后,为何“多拔多种”成了行业公开的秘密?
- 美国国内毒品问题现状
- 巴西男子持斧袭击幼儿园致四死五伤
- 美国南加州野火迅速蔓延 逾3.6万栋建筑受火灾威胁
- 上海市将发行240.197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
-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周年:国宝罕见同台“讲述”千年文都故事
- 俄专家谈APEC:中国为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贡献关键力量
- 积石山县红十字会:目前急需保暖物资、创伤药和抗生素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中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超1亿千瓦
- 内地与香港签署《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协议二》
- 云南各级工会今年送温暖惠及逾61万名职工
- (乡村行·看振兴)福州千年古村遇上“积分制” 生态宜居引客来
- (经济观察)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如何梯度助力科创发展?
- 内蒙古喀喇沁旗:以绿为底,林下生金
- 单霁翔:海上丝绸之路太多的故事应该讲好
- 心理专家教你如何高情商地聊天
- 英国新任国防大臣:将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军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