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增加抵抗力、随意停药……为啥过敏老反复?三个真相
盲目增加抵抗力、随意停药、期待自愈……
为啥过敏老反复?三个真相送给你
又到了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时节,大家走出家门、亲近自然的同时,过敏体质的朋友也开始了新一年的过敏征程——眼红眼痒、打喷嚏、流鼻涕、咳嗽憋气、皮肤瘙痒……甚至吃个水果、吃颗坚果就诱发了休克。
随着过敏的人群越来越多,网络上也逐渐出现了各类传言,那么到底这些传言是真是假呢?今天,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专家就来说一说,关于过敏的三大谣言,记得千万别听信!
谣言一:过敏都是“免疫力差”的错!
人体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系统和细胞免疫系统,能帮助我们识别并清除外来的入侵病原体、体内的癌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的正常细胞。
当维护机体平衡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就会引发相应的病症:
(1)如果识别、攻击“敌人”的能力低下,就会造成感染、肿瘤;
(2)如果将自己健康细胞错误识别成“敌人”进行攻击,就会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
(3)如果将无害物质也过度识别为“敌人”加以进攻,就会造成过敏。
可见,面对外来入侵物,正常免疫系统只会对威胁到人体健康的微生物、病原体进行攻击、剿灭;如果免疫系统出现了“认知混乱”,甚至出现“认友为敌”,就开始过度攻击进入体内并不具备威胁的花粉、食物等,在这一过程中,身体会因“殃及池鱼”引发免疫炎症,也就引起了“过敏反应”。
所以说,过敏是源于免疫紊乱,并不等于“缺乏免疫力”,更不是“免疫力低下”,简单地提高免疫力不但有可能帮不上忙,还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过敏反应。
谣言二:过敏症状一旦缓解就可以停药!
过敏反应的发作取决于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是机体产生错误识别外界物质并加以攻击的免疫力,主要是免疫球蛋白E(IgE);外部因素是每到过敏季节,生活环境中存在大量可与正常人同存、却被过敏体质人群视为“敌人”的过敏原,例如花粉。
每年开春,过敏体质人群一旦吸入所过敏的花粉就会发病。整个过敏过程如果用多米诺骨牌来比喻,那么第一张牌就是内在基因,第二张牌就是触发过敏的生活方式,第三张牌就是IgE,第四张牌就是过敏季节的花粉……最后一张牌就是过敏引发的炎症,当最后一张牌倒下,病人就发病了。
不少人认为“是药三分毒”,觉得过敏发作了需要用药,但症状缓解了、消失了就可以不用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用药虽然可以把最后一张牌按住不至于倒下,使症状缓解,但前面已倒下的牌不被扶起来理顺,也就是过敏体质不被改变、过敏季不结束,过敏症状在停药后就一定会复发。
北京协和医院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证实:帮助患者找到致病过敏原后,医生根据所监测的花粉播散时间段,指导患者提前两周开始规律使用抗过敏药物,其间根据花粉浓度灵活指导用药,并确认花粉播散结束两周后再停药,能帮助绝大部分患者顺利应对过敏季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临床常用的过敏药物包括拮抗过敏介质的药物,例如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此外,还有用来抑制过强免疫炎症的糖皮质激素。近年来,通过医药专家对药物的不懈改良,常用口服抗过敏药物、鼻喷或吸入局部糖皮质激素等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均可安全用于长期过敏管理。
谣言三:过敏性鼻炎随年龄增长会好转!
不少家长或病友不重视过敏性鼻炎,觉得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体质会变强,过敏性鼻炎也会不药而愈,甚至觉得是个小毛病,不值得重视。实际上这种想法部分是源于谣言一,部分是源于对过敏性鼻炎认知不足。
过敏性鼻炎是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病种之一,貌似是小问题,但却与其他过敏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重视也会产生严重后果。
过敏性鼻炎的四大症状之首——鼻塞,会造成机体缺氧,危害孩子身体、智力发育,还会促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恶化机体心血管系统负荷,甚至危害生命。过敏性鼻炎多数会合并结膜炎,影响视力视物,还能合并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甚至有30%—40%的患者会发展成可致死的哮喘。
过敏性鼻炎长时间的不正规治疗(尤其在青少年阶段),有可能影响颌面部发育,引发龅牙、“痴呆面容”等。可见过敏性鼻炎虽然初期可能表现是小病,但可以影响听力、视力,还能造成哮喘,影响面容。
消极等待过敏性鼻炎自愈是不可取的,大家应该辨清传言,加强科普知识学习,遵循正规医院专业医生的诊治方案,把“小毛病”“小问题”控制在萌芽阶段。
文/关凯(北京协和医院)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大风天气不断 乌鲁木齐全力保障供电可靠
- 22国代表齐聚成都 探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机遇
- 第九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成都开幕 11天24台演出轮番上演
- 中国贸促会:上半年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同比增长近50%
- 南非季度失业率今年首次下降 建筑业提振力度显著
- 这些声音正在打破欧洲对“北溪”爆料的异常沉默
- “卡努”即将登陆韩国 多地出现强风降雨
- 美国司法部正在搜查拜登位于特拉华州的住所
- 前4个月外汇市场累计成交80.29万亿元人民币
- 山西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公开征集问题线索
- 是否有发生大地震的可能?宁夏地震台台长:近期地震活动频次较高并非大地震的前兆
- 中信童书携《太空的一天》亮相天府书展,让孩子们读懂宇宙之谜
- 2022年以来内蒙古侦破侵权假冒刑事案件757起 案值超23亿
- 首届“豫见新疆”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会签约28.07亿元
- 农业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大会在深圳举行
- 周济院士:中国智能制造到2035年将实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
- 7月起北京300家药店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线上购药
- 北美票房:《神偷奶爸4》稳坐榜首
- “为推动全球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黑龙江: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名录发布
- 热门推荐
-
- 下单成年陪玩来的却是未成年人?记者调查陪玩行业乱象
- 今日陕西重庆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华北东北等地将有降雨过程
- 长沙搭建物流通道供需平台 签约23个项目合作规模达430亿元
- 筷子是何时起源的?
- (第七届进博会)展商称进博会为外资企业带来巨大品牌效应
- 北京优化支付服务 外籍游客支付更“丝滑”
- 陈茂波:香港会继续接触欧美等传统市场
- 中储粮人:“收满粮关仓门,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 冠脉支架集采接续采购今天进行,进展如何?一文解读
- 创新!苏剧改编电影,《国鼎魂》如何赢得观众的心?
- 三亚CBD文物艺术中心揭牌 百余件中意绘画作品亮相
- 科幻创作路在何方?专家称应坚持文学性
- 43.5万人次!创国铁太原局成立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 【C财经】外企持续增资加码 “投资中国”仍是大势所趋
- 四川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 7.2万余人提前避险转移
- 王毅谈当前南海地区局势
- (乡村行·看振兴)甜瓜飘香 山西方山特色产业趟出致富路
- 探访合肥首个新能源充电综合体 日均可满足千辆汽车充电
- 印尼塞梅鲁火山喷发 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
- RCEP框架下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研讨会在雅加达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