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我国有效抵御主要江河14次编号洪水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核心在于应对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中国适应气候变化进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以来,我国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正在强化,尤其是区域和基层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报告》显示,我国自2022年以来,已经有效抵御了主要江河的14次编号洪水和76条河流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尤其是成功抗御了2022年珠江流域性较大洪水和北江1915年以来最大洪水,保障了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安全。此外,通过积极防御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确保了重要城市和大兴机场等重要设施的安全。
面对长江流域1961年有完整实测资料以来最严重的长时间干旱,我国实施了两轮“长江流域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累计为下游补水62亿立方米,保障了饮用水安全和1.8亿亩秋粮作物的灌溉用水需求。
此外,我国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在提升。以水资源为例,通过全面推进国家节水行动,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了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20年相比,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了7.6%和17.7%,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德国2月工业产出显著增长
- 山东政企协同联动 破解企业科技创新难题
- 黄晓军当选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
- 国家统计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是对外投资规模最大行业
- 湖北远安:“呜音” 传承冀再兴
- “五一”最热十大景区出炉!
- “山西造”电影《年年岁岁》平遥首映 虚实间完成“父子和解”
- 山西泽州公安捣毁一跨区域吸贩毒网络 涉案45人
- 危地马拉当选总统因国会争议推迟任职
- 朝中社: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
- 慈善组织7人遭袭身亡 以高官致歉:这是严重错误
- 济南举办第二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 提供职位超3万个
- 10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274元 下调54个基点
- 高铁助力 福建中秋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
- 外眼看三中全会|爱普生(中国)总裁: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经济发展贡献澎湃动力
- 工信部:拟新增“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不得设计、制造及使用车载形式”
- 前11月浙江水利投资超765亿元 创同期新高
- 斯洛伐克总理和乌克兰总统相约就天然气过境运输问题会谈
-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中国坚定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 闽台同胞同台演绎迎中秋:欢笑之余,温情满满
- 热门推荐
-
- 7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公布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
- 原创文化节目对文学经典的转译路径
- 官方通报“健美比赛选手丢鞋砸裁判”:已成立调查组
- 北京发布2023年行业工资指导线
- 辽宁省开展“春风行动”送岗促就业 近2000人进场求职
- 河南博物院首次开启夜间游馆
- 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 中国钢铁如何在低碳趋势中谋生?
- 特朗普“疑似刺杀未遂”事件嫌犯以企图刺杀罪名被起诉
- 普京谈俄乌局势:如果想谈判那就谈吧,但……
- 联合国机构称加沙地带社会秩序开始崩溃 以色列称哈马斯扣押人质数上升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专家学者齐聚“千年瓷都”景德镇 共谋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智慧之源——达·芬奇、拉斐尔、但丁与意大利制造”展在天津举行
- 关于美 “消费风向标”们有了新选择
- 手工吹制玻璃的匠心光影
- 安徽黟县:加速建设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 长三角数据专题合作组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沪召开
- 热门城市有房价近千元 经济型酒店不“经济”
- 展现“90后”追梦故事 《朝前》进入全版权深度开发
- 粤博入选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