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 还在熬夜?4招教你调整生物钟
人民网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乔业琼)现在有很多年轻人习惯性熬夜,晚上睡得少,白天无精打采,虽然天天立flag要早睡,可是一到晚上躺在床上,还是忍不住刷手机。如何克服早睡难的问题?无锡市疾控中心推荐四种办法,帮你调整生物钟。
拒绝夜晚社交。不提倡吃夜宵、组饭局,晚饭也不要吃得过晚、过饱,容易影响睡眠质量。也不要太晚运动,不安全,也容易让人兴奋,最好的运动时间是白天,建议晨跑社交、喝早茶或晨读。
改掉拖延习惯。很多熬夜的人都是因为白天的工作没有做完,必须晚上加班加点完成,或者因为白天没什么成绩、没有时间玩,晚上不安心、舍不得睡。因此改掉熬夜习惯,必须学习时间管理,养成列计划、总结反思、有序生活的习惯,坚持不懈地按照计划清单去做,慢慢改掉拖延的习惯。
放下电子产品。晚上可以看看书,但不要刷手机,因为一旦开启就很难停下来,不要挑战自己的意志力。到一定的时间睡觉,只要一碰手机就很难早睡了,建议到时间就把所有的电子设备,手机、电脑、iPad等等都搬到离床较远的区域,有条件的话最好是放在卫生间,设上闹铃,第二天醒来,要关闹铃也就起来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提前十分钟,到了晚上就要不断地提醒自己,早点睡觉,想一下熬夜的危害,警醒自己,并且循序渐进地做起。每天提前十分钟,早上坚持早起,刻意练习,调整生物钟,坚持下来就会改掉熬夜的习惯了。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以兼职为饵 “培训贷”为何盯上大学生
- 广东南三岛大桥主线路面完工 粤西海岛将增新高速
- 秋收进度超七成!“科技感”为丰产增收按下加速键
- 烦躁、抑郁、失眠……更年期怎么熬
- 人民财评:破难题强弱项提品质,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 男子带娃漂流遭扔鹅卵石 官方通报:涉事人员被行拘
- 骨折复位机器人 精度可达毫米级
- 5月份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同比小幅增长
- 聚焦“新时代中国故事”:首届“新时代·新影像”中外联合创作计划在北京展映
- 北美票房:《功夫熊猫4》首映夺魁 《热辣滚烫》冲入十强
- 特朗普请求纽约州检方撤回针对他的财务欺诈案
- “丝路风华”青少年国际文化艺术节在雁栖湖举办
- 前公司使用肖像却不支付报酬 网红主播的脸谁做主?
- 26个国家和地区客商赴吉林拓展商业圈
- 贵州“村超”“村BA”流量变现 “五一”假期持续火爆
- 邮储银行联合推出国内首支共同分类目录主题绿债基金
- 中国工信部启动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
- 赴一场“美丽中国”的人文之旅
- 又一名女性候选人确定!墨西哥或将迎来首位女总统?
- 民宿成中国东北小城青年创业热门选择
- 热门推荐
-
- 为了人均美女帅哥,拍摄软件真的很“拼”
- 文明的坐标丨木拱廊桥“越千年”
- 赶大集 备年货……“烟火气”升腾 各地年味儿渐浓
- 山西忻州: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长城文化展示
- 北京演出市场复苏,国家大剧院新年音乐会将启
- “无人机违规进入揭阳潮汕机场禁飞区”涉事人员已被刑拘
- 中新网评:以激扬青春做时代弄潮儿
- “最美职校生”:从农村来 回农村去
- 横琴融合发展活力足
- 出口“新三样”彰显中国制造新优势
- 著名诗人作家齐聚武汉 共话诗歌发展趋势
- 多部门发文促进汽车与电子产品消费
- 教育部: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
- 清明假期首日浙江水上发客19万人次
- 建设银行参展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携手各方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 青海3名摄影师荣获中国自然摄影界“奥斯卡”大奖
- 医药零售业进入大转型关键期 行业数字化成“风向标”
- 中国最大“采冰节”启幕
- 三燕文物走进美国 展现1600余年前古代辽宁文化
- “飞禽四两” 营养一定高过“走兽半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