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人均美女帅哥,拍摄软件真的很“拼”
随着各类直播、短视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我们仿佛生在一个“人均美女帅哥”的社会,事实真是如此吗?
拜各类技术和软件的发展所赐,当我们出现在镜头面前时,计算机算法就已经自动将采集到的人像进行了美颜处理。因此,镜头里的人总是那么“不真实”。
那么,这些软件背后需要用到什么程序算法?计算机是如何识别人的面部和身体,并对这些部位进行美化的呢?
其实,美颜和绘画有很多相似性,绘画首先是画线稿,确定人体基础结构,然后在线稿之上进行上色,逐步丰富细节,最后完成一幅作品。
我们拍摄的原始人体图像也是“画线稿”,手机收集原始数据,将图像上传到后台进行定位和识别。这一步的目的是确定人体的特征位置。
接下来开始“上色”,用算法和技术对五官或身体部位进行分析、处理、美化,最后得到美颜后的图像。
只不过完成一幅绘画作品需要较长的时间,而美颜却是瞬时的、即刻的,这背后需要有强大的计算机技术作为支撑。
人脸关键点定位技术识别五官
如今的美颜相机,已经可以给眼睛画眼影、给嘴唇涂口红。那么,这些功能是怎么精准识别图像中人脸的特定部位的呢?
这其中利用的是人脸关键点检测技术,即通过寻找脸部特征点来确定五官的精准位置。一般来说,定位的关键点数量越多,最终的美颜效果越好。
目前主流的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有两种: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和基于图像的人脸检测。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基于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
原始人脸数据被上传至后台后,人脸检测技术会对原始的图像帧进行识别。眼睛、眉毛、T型区(即眼睛+鼻子构成的区域)、嘴、下巴会被依次识别,识别的数据被放入人脸信息结构体中,之后再被应用到具体的美颜算法中,对特定部位进行美化。
图像平滑技术帮你磨皮
女生在化妆时会先涂一层粉底液,主要作用是美白和减少皮肤瑕疵。这其实就相当于美颜功能中的美白和磨皮。
好的磨皮效果应该是怎样的?首先最重要的是让皮肤变光滑,同时还要尽量保留更多细节(如皮肤肌理),让五官轮廓清晰可见,这样的图片看起来更真实、更有质感。
磨皮利用的是图像平滑技术,因为在拍摄图像时会受到噪声干扰,使图像质量降低,因此要对噪声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图像将变得平滑,多余无用的信息会被剔除掉。
过滤图像噪声的工具是滤波器,一般常用的滤波器有中值滤波、边缘保持滤波、双边滤波(又称高斯双边滤波)等。中值滤波和边缘保持滤波的缺点是不能很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缘信息;而双边滤波可以保留大量人脸细节且确保边界处不会被模糊掉,因此其应用最为普遍。
色彩模式切换美白皮肤
我们人眼的“像素”很高,能看见世界的色彩斑斓,那没有“眼睛”的计算机怎么识别颜色呢?
图像中的色彩一般用RGB模式表示,R、G、B分别代表红、绿、蓝,具体数值从0—255变化。R、G、B的数值越趋于0,图像越黑;相反,越接近255就越白。此外,还有HSV模式(H、S、V分别代表色彩、饱和度、明度),这两种色彩模式可以通过算法实现转换。
很多美白技术会将RGB模式转化为HSV模式后再进行调整:先用算法对皮肤像素的颜色数据进行大量统计,得到肤色像素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调节像素的各项数值大小,让图像中的皮肤变白、变亮。
模板与原图合成“定制”妆容
美颜相机里还能“定制”妆容,包括口红、腮红、眼妆等。这是因为相机软件里植入了预先设计的、不同风格的妆容模板,当人脸出现后,首先会基于人脸关键点检测技术,识别出特定部位,然后妆容模板会投射到人脸特定区域,最后妆容和原始图像进行高效合成,给图像里的人“化妆”。
以画眉为例,许多软件都提供了多套眉毛的图片模板,先检测出原始图像眉毛的关键点位置,眉毛的第一个关键点会作为贴合的起始位置;算法还会对眉毛模板的大小和范围作出调整,使模板和人的原始眉毛能更好地贴合;最后在原图上进行融合,得到自然、逼真的画眉效果。
这样一看,美颜果然是个“技术活”。
(据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公众号)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广东发布劳动仲裁新规
- 韩国最大在野党党首:“尹锡悦不再是韩国总统了”
- 文明之美看东方|“长江呼叫黄河” 来良渚看四千年前的文明交融
- 加强“碳”领域合作 蒙鄂共绘绿色边疆
- 广西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 金融推动养老服务优化供给
- 和评理|禁向中国出售战略石油储备?美国故技重施的“政治作秀”
- 她们靠什么打破职业生涯的“天花板”?
- 蒂娜·桑德伯格:我相信中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神州写真)绍兴黄酒逐浪“新国潮”
- “历史的风景:张振江绘画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
- 山西发现明代晋端王夫妇墓为研究晋藩王史提供新资料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二季度及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 秋冬季,女生手脚凉怎么保暖?
- 上海七浦路市场“倒闭”真相调查
- 寒潮降温影响进入尾声 浙江未来一周仍持续湿冷
- 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京津冀+雄安”跑出政务服务加速度
- 纪录电影《家园梦想》展映 “小人物”展现大梦想
- 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 热门推荐
-
- 前三季度运输量306.6亿吨 我国公路货运有哪些新特点?
- 美媒:美国无法阻挡中国崛起 “应该停止尝试” | 世界观
- 成都航空口岸“双节”假期8.9万余人次出入境
- 人工智能催生数字安全新需求
- 北美票房:《死侍与金刚狼》全球票房突破十亿美元
- 法润彩云南 | 腾冲:“火塘会”点亮乡村法治之光
- 马来西亚青少年访赣:览城市风光 品赣鄱文化
- 瑞士社会学家:中国发展给欧洲带来的是机遇而非威胁
- 报告:2023年我国家庭人均旅游花费较2020年增加1189元
- (新春走基层)“上分!”甘肃“乡村rap”
- 浙江宁波发现陈王遗址 出土遗存年代从史前延续至唐宋
- 中国婴幼儿“口粮”新规:禁含“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等模糊信息
- 2030年正畸人数或达千万 矫正牙齿前要了解这些事
- 中国8月份民航旅客运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 提升旅游者文明意识, 文旅部发布旅游景区文明引导工作指南
-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 中国质量协会:空调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创历史新高
- 中国剧出海收视飘红 “Hi+”上线助阵影视拉美版图
- 总台专访丨沙特人士高度评价中国发展和双边合作
- 高校、医院等领域专家学者厦门探讨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