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中新社天津11月17日电 题: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让“文字回家”,是对灵魂的慰藉
作者 王在御
“用中文写作会让我感到安心,因为那是家的感觉。”海外华文女作家曾晓文说道。
11月16日下午,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曾晓文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曾艳兵、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做客天津内山书店,开展一场名为“文字回家”的主题讨论会。
曾晓文通过分享旅居海外这些年文学寻踪的经历,与两位嘉宾探讨乔伊斯、卡夫卡等作家作品,借此抒发新移民作家对“文字回家”的期望。
郝岚表示,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当代文学作家面临“我是谁”的问题。例如曾晓文是加拿大作家、英文作家,但她同时也是“华语天津作家”。在全球化新移民的特殊处境下,一个具有多重身份的人,依靠文字来获得一种认同感,是非常重要的。
“卡夫卡就是这类典型作家。我们在提及卡夫卡时,往往不会强调其国籍,因为他将文学视作自己的生命,是他真正的家园和意识。”曾艳兵说。
在中国和北美生活的双重经验对曾晓文二十余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恰当地运用,以求达到平衡,即其隐含的价值观为中西文化所共同接受,是曾晓文所追求的境界。
“其实每一个在海外的华人都有中华文化的印记,当他们在居住国经历一些碰撞后,所寻求的是两个文化间的共同价值。这个主题几乎贯穿我所有的作品。”曾晓文说道。
谈及文学创作与家的关系,曾晓文说,“让文字回家,也是让灵魂回家。我的作品表现东西方共同的情感体验,例如文化归属感、爱与被爱、赢得平等和尊重等,以及使用双重视角进行创作,目的都是为了增进不同族裔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文学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无法被简化或归类,它实际上是在表达每个个体的丰富性,并包容了一切。郝岚表示,像曾晓文这一代新移民通过文字的方式,实现了在异国他乡中达到文化认同感和一种“回家”的感受,这是难能可贵的。
曾晓文说:“就好像乡愁是大多数旅居作家早期创作的主题,人类的共同价值就在于共享同一个精神家园,而文学就是所有人的家。在这里,我们可以让不同语言、文化的人们和谐相处。”
通过文字将人性共通的部分联结在一起,一个多族裔故事的发展从冲突、谅解再到和解,这不仅是中西文化的碰撞,也是多元文化交流、包容与融合的体现。“无论是读者还是作者本身,如果文字能带来家的感觉,那便是对灵魂最大的慰藉。”曾晓文说。(完)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日均交易增长超16倍 “债券通”交出6年运行成绩单
- TCL双系统平嵌冰箱T9 Pro发布,引领行业进入不串味真平嵌时代
- 38.71亿、46.7亿、104亿……数字背后尽显中秋假期消费活力
- 美国须停止损害国际气候合作的政治基础
- 高校人事调整密集,这些高校迎来院士校长
- 长三角铁路清明假期三天发送旅客逾1030万人次 同比增长69%
- 手机看多了,当心“干眼症”
- 读者走进“网红书院” “仰望”浩瀚星空
- 闽宁民间工艺美术交流展尽显“山海情”
- 【科普中国】疫情期间怎样买菜更安全?权威提示!
- 385公里!沪宁沿江高铁联调联试跑出最高试验时速
- 巴布亚新几内亚附近海域发生6.0级地震
- 净水计划公益项目:十余年间向乡村学校提供6000余台净水设备
- 商务部:2025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5700万吨
- 冰冻黄色预警:湖北安徽广西等7省区市部分地区有冻雨或冰粒
- LPR下调仍存空间,“着重提高报价质量”怎么做?
- 青海启动2024年线上消费专场活动
- 中国铁塔2023年上半年多赚近15% “两翼”业务发展增势强劲
- 电子贴片可监测深层血红蛋白 有助及时发现并干预危及生命的疾病
- 国家图书馆获捐92种171册法律类图书
- 热门推荐
-
- 2024年民营书业该怎么做?业者齐聚迎接机遇直面挑战
- 双汇获评福布斯“2024大消费年度价值企业” 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新疆昌吉州:“群众村晚”展现乡村新风貌
- (文化中国行)探访南孔文化发源地,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再续新活力?
- 深中通道通车24小时车流量达到12.5万车次
- 欧盟宣布向加沙地带提供1.2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绝代芳华·梅艳芳”展览在港开幕 展出70组梅艳芳相关展品
- 青藏高原首个百万千瓦气电支撑新能源项目并网
- 陪诊服务缘何悄然兴起(健康焦点)
- 加沙停火协议达成后,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仍在继续
- 手机地震预警、卫星电话有何用?使用务必要注意这些
- 与“10”俱进,共赴美好——农业银行手机银行10.0版开启数字金融新篇章
- 港人来沪实现扫码搭乘公共交通
- 中国国内涉海距离最长的城市燃气管线在山东青岛通气投用
- 深圳福田力争到2025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000亿元
- 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
- 3天破3亿元!这部电影看哭了很多观众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多地将有8-10级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
- 《斯拉法的下雪秀》鹭岛上演
- 电梯的数字“身份证”长啥样?包含哪些信息?一文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