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浴员“入编”新工种,从业者期待更多就业扶持
助浴员“入编”新工种,从业者期待更多就业扶持
专家建议,可探索将老年助浴与长护险护理工作进行融合,降低家庭消费,提高市场意愿
阅读提示
为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洗浴难题,老年助浴员应运而生。根据人社部7月31日公布的新职业信息,老年助浴员被增设为养老护理员职业下的新工种。对此,从业者也期待得到更多就业扶持,让行业得到更加规范化的发展。
7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向社会正式发布19个新职业和28个新工种信息,其中,老年助浴员为增设在养老护理员职业下的新工种,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为满足居家养老的多元需求,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难、洗澡难的问题,老年助浴员应运而生。《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数年的发展,老年助浴员的从业规模不断扩大,且具有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和技能要求。
专业服务解决老人洗浴难
“好久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真是新鲜!”8月19日,家住北京市丰台区金润家园小区的徐奶奶,对前段时间首次体验助浴服务给出这样的评价。近两个月来,由于摔伤后行动不便,年过八旬的徐奶奶久卧在床,更是没有洗过一次舒服的澡。徐奶奶的儿子已经60岁,体力有限,更担心自己洗得不周到,琢磨着找专业人员上门帮忙。
7月31日,来自北京顺科金润家政公司的助浴员纪宝玉和于贵江,搬着助浴缸和担架来到徐奶奶家。二人进门后立即套上鞋套并给自己消毒,分工明确地进行前期准备:纪宝玉拿出血压计、指夹式血氧仪、温度计等设备测量老人体征数据,于贵江则在一旁详细记录,随后将结果拿给家属签字。
通过熟练的配合,二人迅速将助浴缸接通浴室热水器和下水口,套上一次性塑料膜,调试好水温,在升降支架的辅助下将老人缓慢抬入缸内。纪宝玉解释道:“水尽量不要没过老人的胸部,以免出现胸闷的情况,老年人对水温的要求较高,夏天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冬季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缓慢入水可以让他们逐渐适应水温。”
由于第一次被陌生人帮着洗澡,徐奶奶有些害羞又感到新奇。两位助浴员一个负责洗头、一个负责搓澡,让她体验非常舒适。“助浴一般是2至3人上门服务,其中必须包含一名男同志。”纪宝玉说,女性顾客的主洗是女助浴员,男性顾客则安排男助浴员主洗,“主洗要洗得更仔细,脚踝、趾缝、私密部位等都要洗得干干净净,副洗负责在一旁协助。”
凭借专业的服务,助浴员解决了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难题,身为独生子女的杨女士对此也深有体会。去年夏天,杨女士的爸爸做完手术出院后一直卧床疗养,“天气热,老人不舍得开空调,又没办法每天洗澡,每次进家门都闻到一股味儿!”后来,她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上门助浴服务,每次花费400元。“一个人帮爸爸洗澡手忙脚乱的,上门助浴虽然不便宜,但能让老人家舒服,也值了。”杨女士说道。
老年助浴服务日渐规范化
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苏熠慧表示,行业的发展往往与劳动分工的细化相伴而生,新工种的出现反映了照护市场越来越细分的趋势。“月嫂负责照顾产妇和新生儿,育儿嫂负责照顾0~6岁的儿童,养老护理员负责照顾老人,还有日常保洁、开荒保洁和家电清洗等各类保洁……这些都是由不同的从业者来完成的。”苏熠慧表示,人们对卫生和老年健康的重视,加之市场的细分、照料需求的精细化,使得老年助浴员新工种应运而生,受到追捧。
“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化的过程。”北京顺科金润家政公司负责人郁女士坦言,创办初期,公司并未将助浴设为一项独立的业务,在后来的护理、保洁等业务开展过程中,她发现老年人及其子女对助浴的需求越来越多。于是,公司特意购入了专业的助浴设备,还让助浴员进行了操作培训。
从内蒙古来到北京务工的纪宝玉有着多年的养老护理经验,4年前接触到助浴服务,3年前还专门前往天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技能学习。“培训的内容可太多了!如何为老人翻身,如何准确地测量血压、血糖、体温等都要掌握清楚。”纪宝玉说。
“出勤两三次后,就逐渐掌握了消毒、安装助浴缸、连接水管、调节支架等一系列专业操作。”从事助浴服务一年的周阿姨是纪宝玉的同事,她记得第一次帮老人洗澡时有些紧张,看到老员工与老人们交谈自如,便下定决心要更加外向,做好这项工作。她说:“这些技能上手容易,但保持热情和耐心却很难。”
在从业过程中,许多老年助浴员也逐渐感受到,这是一项“沟通与技能同样重要”的职业。2021年底,孔丹丹在山东烟台创办家禾嘉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专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助浴服务。“越是失能老人,越是容易因为身体暴露感到害羞。”孔丹丹说,助浴从业者要有技能,更要有服务意识,留意老人的情绪和需求,能帮着做的都尽量帮。
从业者期待更多就业扶持
“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继续细化养老补贴,比如发放单独的助浴补贴金,或者与养老服务单位合作,提供助浴服务次数。”得知助浴员“入编”的消息后,纪宝玉向记者表示,非常开心看到自己的职业得到认可,也期待有关部门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推动行业继续朝着规范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据孔丹丹介绍,近年来,助浴业务的市场行情越来越走俏。“2022年,一个月就10个订单,2023年的月订单就上涨到30至50单,到今年已经突破100单。每到春节就是高峰期。”孔丹丹表示,虽然订单多了,每单298元至358元的定价没有变过。
“尽管收费没有多少变化,部分家庭和老人也不太舍得花400元洗一次澡。”郁女士也表示,398元的助浴费较3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助浴员的工资上涨了1000元,只能依靠增加单量来提高收入。
苏熠慧认为,助浴员“入编”新工种,为家政服务行业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就业可能,但能否吸引更多人分流到这个工种,还需要看行业的发展潜力。她建议,市场可以探索将老年助浴与长期护理险养老护理工作进行融合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家庭的花费,也能够保证养老护理员的收入。同时,老年助浴员应以新工种“入编”为机遇,提升多元化的护理技能,为自身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本报记者 刘小燕 本报实习生 戴越
《工人日报》(2024年08月23日 07版)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世界说】外媒:受多重因素打击 “美元霸权”或失去根本依托
- 西安交大毕业典礼 外籍教授陕西话发言氛围感“拉满”
- 阿富汗地震灾区遭遇沙尘天气 灾民生活雪上加霜
- 海内外餐饮界精英聚世界美食之都扬州 共推海外中餐繁荣发展
- “中企为我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 向拜登施压?采购美战机受阻 土耳其考虑购买欧洲战机
- 遗传疾病诊断速度大幅提升
- 藏族导演万玛才旦遗作《雪豹》获亚洲电影大奖
- 中国商飞首批2架ARJ21客改货飞机交付 即将投入航空货运
- 【央广时评·乌镇“网事”】智能向善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 澳大利亚寒冷天气持续 多州发布恶劣天气警告
- 吉林大安治“碱”有方 七年新增耕地超十万亩
- “剩菜盲盒”被疯抢?避免食品浪费需要开更多“脑洞”
- 意大利国家众议院前议长:中欧绿色合作应跳出复杂政治语境
- 联合国难民署驻华代表处在北京举办艺术活动
- 瑞金医院感染科专家:新冠治愈者不具传染性
- 年夜饭套餐不能换?属变相“最低消费”
- 美商务部将调查“关键行业采购中国传统芯片”情况 中方回应
- 新疆哈密“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送电端开启架线施工
- (乡村行·看振兴)陕西神木创新尝试村企结对 千亩智慧农田打造新产业
- 热门推荐
-
- 左江水位暴涨 广西崇左武警官兵救助受困民众40多人
- 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回升
- 美国大规模枪击案致7死,含3名9岁学生,枪手身份曝光
- 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召开 探索创新模式消除肝炎危害
-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大量武器流入乌克兰 外溢影响和扩散风险与日俱增
- 专精特新看中国|重庆江津:税惠红利助力“小巨人”企业“加码”研发创新
- “电子亲人”悄然流行,这些年轻人在看什么
- 主要商业银行批量集中调整存量房贷利率 有人每月节省利息三千多
- 湖南推动水果促农稳定增收 水果第一产业产值约304亿元
- 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和冰冻双预警
- 前4个月中国对阿盟进出口总值创历史同期新高
- 土航获颁吉尼斯世界纪录 其航班飞往国家与地区数量创世界之最
- 首航两月 福州至大阪全货机航线出口货值破千万元
- 徐克版《射雕》公布选角 金庸作品影视化改编再引关注
- 台湾“美食匠人”邱益万:一厨一味暖人间
- 浙江四年多办理司法鉴定案件84万余件
- 好戏连台不散场 中国戏曲文化周将举办约400场活动
- 夏日高温催热宠物版“清凉经济”
- 广清城际铁路流溪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 澳门高龄心脏病患者在广州接受二次换瓣手术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