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孩子居家上网课首日 几家淡定几家愁
文/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 图/学校提供
4月11日起,广州全市中小学阶段学校(有住宿条件和全封闭管理条件的高三除外)暂停线下教学,采取线上教学。记者了解到,“神兽”居家学习第一天,广州的中小学有序应对,且重视家校沟通,帮助家长缓解压力;有住宿、全封闭管理条件的高中学校则在落实防疫措施的同时,做好高三备考冲刺。
小学、初中
线上授课:
课程安排有序,直播答疑解惑
11日一大早,广州大学附属小学的老师们就在班级群里,指导家长和学生调试设备,发布各种学习资料。课程表将语文、数学、英语基本都安排在了上午,下午则是各种艺术和体育课程。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杨的妈妈表示,有了2020年上网课经验,加上孩子年龄也大了些,今年少了很多慌乱。她说:“孩子自己使用电脑上完网课,老师也早早将作业发布在QQ群,孩子下午4点就完成了所有课程和作业,之后运动1小时,晚饭后看书阅读,时间挺充裕。”
黄埔区怡园小学校长袁超介绍,为帮助学生居家自主学习,学校开展基于电视课堂、精选资源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制定了《学生居家学习指引》。班主任们根据课表安排,协调了各学科课程,编排了学生居家学习的作息和课程表。课程涵盖所有学科,同时突出了体育锻炼、课外阅读和家务劳动。星期一上午还组织学生线上参加升旗仪式。
其他中小学同样有序开展网课教学。华师附中实验小学各学科老师自己准备网课内容,直播为学生授课答疑;西关培正小学在网课课堂之外,通过QQ群、微信群等方式,解答学生、家长提出的问题,最大限度保证授课质量;广雅中学初一年级,通过云端会议软件,把本周线上课都安排在同一个会议号码上课,操作便捷,作业、电子课本、微课、复习资料等均可同步查看……
家校沟通:
辅导家长应对,关注亲子关系
家长们要上班工作、操持家务,还要看管“神兽”居家学习,一些家长感觉“压力山大”。对此,不少学校贴心地安排了家校沟通活动,辅导家长们应对学生居家学习模式、缓解焦虑,以及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11日晚,华师附中实验小学邀请家长们参加线上讲座,聆听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讲解:孩子居家学习期间,如何做更有利于亲子关系和孩子学习、身体健康。
高新区第一小学当晚则进行了作业点评和反馈,让学生和家长同步了解当天学习掌握情况、及时更正错误。云英实验学校学科教师按年级进行在线辅导,以网络平台直播形式集中为学生及家长在线答疑。
农林下路小学建议家长们,在网课课余时间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例如种植植物、学习书画、练习厨艺、饲养萌宠等。
不少学校还给学生布置劳动作业,要求孩子帮爸爸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在父母做饭时学厨等,既减轻家长的负担、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也使亲子关系更融洽。
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校长吴朝晖介绍,该校后续将建立家长工作坊,对有需要的家长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给予建议。“线上教学,可能有些孩子的自觉性比较弱,也不愿意听家长的。”他说,老师会通过班群及时和家长沟通,同时面向学生开展线上班会课、级会课、校会课等,希望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良性机制。
居家锻炼:
云上大课间,客厅当操场
各中小学都很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安排孩子在网课间隙做运动。孩子们纷纷把客厅当操场,做广播体操、居家锻炼。
广州市五中的同学们共同开启“云上大课间”,在同一首音乐下,全校师生共同做广播体操。直播画面中,同学们一起“云运动”的场面十分壮观。
为指导学生及家长居家健身,宝玉直实验小学的8名体育老师还创编了8套室内操,拍成视频。内容包括热身活动、锻炼上下肢、提高腰腹核心力量及柔韧平衡能力等。
不少学校布置了体育家庭作业。如,广大附小体育老师要求家长们下载某跳绳APP,每天给学生布置体育作业,学生可在APP上完成,也可拍照片、视频上传班级QQ群。
高中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防疫政策规定,有住宿条件和全封闭管理条件的高三年级可开展线下教学。对此,广州各高中学校都采取了积极措施。
执信高三师生搬入新校区封闭教学
11日一早,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年级全体师生带着行李坐上大巴,从执信路老校区搬入天河新校区。
校长何勇介绍,10日晚间,该校高三年级召开了线上家长会进行说明:目前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正是复习的关键时期,此前学校已有预案,如果广州突发疫情,高三全体师生就转移到天河校区进行全封闭教学,直到疫情得到控制。
据了解,执信天河校区于去年启用,目前只有初一年级(已停课居家上网课)。天河校区占地约325亩,高标准建设,按计划也是未来执信高中教育的主要阵地。
高三年级700余人,此前走读生和住宿生约各占一半。同学们“拎包入住”新校区后都很高兴,感叹新校区条件真好:所有设备都是新的,一个宿舍住6名学生、有2个洗手间、享“热水自由”,宿舍楼还有电梯。
除了校级领导和高三年级的60多名老师全部陪同学生封闭之外,还有3名心理老师及数十名饭堂、清洁、保安人员也全部封闭住校,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及各方面生活所需。
家长陈女士表示,对孩子在新校区封闭学习很放心,“之前为了孩子备考,计划在老校区附近租房,现在不用租了。孩子安全,学习环境又好,也不用花房租钱了”。
省实高三沿用去年全封闭管理模式
其他学校方面,记者了解到,去年广东实验中学就经历了疫情下的高三封闭,今年可谓是轻车熟路。10日晚,大部分高三师生回到学校。900多名高三学生,以及包括校领导在内的老师80人左右,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校长全汉炎表示,经过去年的全封闭管理,学校已经很有经验,基本上会按照去年的模式进行。学校还将部分功能场室改成睡室,以安置厨工、保安等后勤人员。
南武中学高三年级师生同样在校实施全封闭管理,统一上课,统一住宿,统一就餐。副校长袁慧明介绍,高一高二的学生们,在家也将按时上课,所有学科都按照课表安排了课程,选修课暂停,改为自习与家庭劳动时间;同学们在家里也要参与晚修,时间是19时至22时,归纳总结一天的学习内容并完成当天作业,保持与在校时一致的作息时间。
链接
“广州共享课堂”课程 12小时点击量近1500万次
点击峰值超过2020年疫情下广州电视课堂
羊城晚报讯 为保障中小学线上教学,广州市教育局推出“广州共享课堂”作为托底资源(相关报道见本报4月11日A1版报道)。数据显示,11日,停课不停学首日,“广州共享课堂”的点击量最高峰值达每五分钟430万次,超过了2020年疫情下学生使用广州电视课堂的点击峰值。
广州市电化教育馆后台数据显示,当日,截至中午12时,“广州共享课堂”在互联网端的浏览量超过3561万人次,首页各年级点击量共302万人次,课程点击总量高达1478万次。
在“广州共享课堂”课程录制的其中一个演播室,记者看到,针对“牛顿第一定律”,物理老师张老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而后进行讲解。为保证课程内容充实,“广州共享课堂”的录制时长有量化,如小学每堂课的录制时长通常是23分钟以上,而中学要求28分钟以上,习题原则上不少于5题。为兼顾制作质量和效率,每位老师完成课程录制后,都配剪辑师全程跟进,实行“现录现剪现审”,尽可能在1小时内完成。
由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承办的“广州共享课堂”,自2021年9月起上线,课程覆盖普通中小学全学段全学科(一年级到高三),汇集全市超过五千名名师打造,4K高清视频高品质出品。2022年,“广州共享课堂”被列为十件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数据统计,本轮疫情发生后,“广州共享课堂”的浏览量是疫情前的5倍多。截至4月11日,该平台已上线课程6898节,本学期第1-9周课程全部完成录制,能保证下周(第9周)在线学习与线下课程同步。目前还有948节未上线,均为第10-20周的课程。 (蒋隽 谭盛婷)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垃圾分类进入智能时代:“扫码”扔垃圾 “绿色账户”积分
- 凝聚“中国智慧” 见证“中国速度” 深中通道助力世界级湾区崛起
- 202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助力汽车业高质量发展
- 成都老茶馆:保存城市微观历史 包罗社会众生百态
- “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 沈阳故宫举办公共示范和观摩体验活动
- 上半年浙江组织8000多家企业出境拓市场
- 推荐算法是数智时代知识传播的新引擎
- 文脉华章|DNA动了!传统文化出圈引领新国潮
- 广西“三月三” 春天的青年社交盛会
- 75%老年人有慢性病!专家:警惕慢性病和感染性疾病叠加风险
- 美国生牛奶样本中发现禽流感病毒 当局向消费者发出警告
- 云南威信一煤矿发生事故 已致3人遇难3人失联
- 工地班长与大学生“身份互换”啥感觉
- 靠着这项技术,他们帮11名失踪儿童找到了家!
- 从《珠江人家》看电视剧如何彰显地域文化
- 2024太阳雨空气能热泵珠峰战略发布仪式举行
- 深夜自动驾驶公交车开始在韩国首尔运营
- 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 甘肃“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项目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
- 热门推荐
-
- 多国人士期待中国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
- 河北首个!以岭药业连翘种植基地通过GAP延伸检查
- 广州海关集中销毁82万件侵犯知识产权商品
- 已累计发售5768万张 铁路节前春运车票进入发售最高峰
- 菲律宾1月通胀率放缓至2.8%
- 郑栅洁: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能赢得未来
- 中拉技术合作发展交流会广东东莞开幕
- 直击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戏曲影像化方兴未艾
- 朝鲜外务相抵达莫斯科 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谈
- 榫卯中见东方智慧,60余件非遗家具亮相恭王府
- “听劝式旅游”风靡“五一” 年轻人热衷互助社交
- 桂湘黔三地联建共筑同心梦 合奏乡村振兴曲
- 商务部回应美国以涉芬太尼为由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坚决反对
- 海南推广12项“综合查一次”通用场景 涉及商务、消防等领域
- 广西加快推进收购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
- 齐白石真迹亮相广州 吸引羊城民众感受齐派艺术
- 达警戒水位33米 洞庭湖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
- 超声AI助力产前诊断 广州团队聚焦出生缺陷筛查痛点
- 新疆塔城如何讲好“手风琴之城”城市故事?
- 一条大运河 接续起两岸手艺人传承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