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这为新一年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回望2023年,一个个向上的数字呈现出民生向好的基本面貌。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9%,投在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基本民生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增长5.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7个百分点,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4.8%、8.5%,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助于更好提升生活品质。
但也要看到,我国低收入群体规模依然较大,加快走向“橄榄型”社会,需要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也迫切需要建设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民生保障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增进民生福祉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小步快走,把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避免盲目“泛福利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在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补齐民生保障领域短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应把目标任务聚焦到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上,政策措施成熟一项出台一项,确保各项利民措施有序推进,在保障范围能宽尽宽的基础上强化精准扩面,在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在改进各项公共服务新模式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高效贴心的服务,从而确保各项福利待遇按时足额送达,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明年的民生保障与改善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才能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经济日报 金观平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美国俄勒冈州发生一起交通事故 致七人死亡
- “二次元”成城市新热潮 成都动漫产业乘风破浪
- “五彩神箭之乡”青海尖扎:传统锅庄舞展现藏文化魅力
- 巴西总统宣布11月将正式成立全球反饥饿与贫困联盟
- 浙江义乌如何双向发力“买全球卖全球”
- 厦门开展“情暖旅途”志愿服务 保障厦金“小三通”旅客出行
- 浙江“冬晒经济”升温 “土特产”产销两旺
- 中新健康丨广州医疗团队为难治性高血压提供新方案 近五成患者术后12周达到减药标准
- 北京:明起8天时不时有雷雨 最高温将回落
- 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
- 国家医保局:河北、西藏、安徽、河南已全域开通医保钱包
- 布林肯回应哈马斯领导人遇袭身亡:美国没有参与其中
- 广州至汕尾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旅客赶尝“头啖汤”
- 第18届中美电影节和中美电视节在洛杉矶开幕
- 深化友好交流 “成都·爱尔兰周”在蓉启幕
- AI大模型集中亮相全球数字经济大会 “安全”备受关注
- 上海绒绣:特色艺术矫治帮助服刑人员磨炼心性
- 黑龙江:11项专项救助惠及低收入人口
- 地中海俱乐部中国CEO:中国旅游业进入常态化增长
- 保障孩子运动时间 定期开展近视筛查
- 热门推荐
-
- “春节前一直加班赶出口” :小家电厂商与关税竞速的腾挪法
- 旅游城市的防疫考:旅客安置、有序撤离,几大难题怎么解
- 北京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反向输水启动 增加水资源战略储备
- 前十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同比增10.6%
- 中老铁路增开旅客列车 保障泼水节旅客出行需求
- 中央气象台发布强对流天气预警
- 中新健康丨正面交锋!司美格鲁肽的竞争对手来了
-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春节旅客吞吐量逾50万人次
- 封控的焦虑中 守护好“心理绿码”
- 湖北咸宁:8000余亩水稻开镰庆丰收
- 这对旅马大熊猫喜迎18岁生日 当地民众:“无法被取代”
- 支持民生工程建设 2007年至今安徽已累计投入1.2万亿元
- 发展乡村游,如何因地制宜
- 去哪儿完成数据出境申报 标志旅游场景数据出境获批
- 92岁老人守护烈士墓超40年:愿烈士永远有人牵挂
- 重庆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
- 冷空气本周袭粤 全省多地迎雨水与降温
- 上海统一战线新年音乐会上演:2024团结再出发
- “中柬同框”图片巡展在柬埔寨金边举办
- 大规模枪支暴力已成美国流行病 校园枪案尤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