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跨省游遇冷,“家门口”旅游热度飙升
原标题:接待93人,收入6千多元,这个世界遗产清明节冷清;后疫情时代,跨省游遇冷,“家门口”旅游热度飙升
作者: 康殷
疫情冲击下,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的安徽黟县,清明三天假期各景区接待不到千人。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同比下降逾98%。
全国旅游市场同样不佳。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实现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
受消息刺激,4月6日Wind餐饮旅游指数开盘下探,截至午间收盘下跌3.1%,板块内,君亭酒店、中国中免下跌超5%,曲江文旅跌超4%。今年以来,餐饮旅游指数已累计下跌近15%。
清明长假客流减少
受本轮疫情影响,安徽黄山市黟县清明小长假旅游市场清淡。
黟县境内完整保存1590幢明清古建筑,拥有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6个全国历史文化名村、44个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88处,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历来是黄山旅游的核心之一。
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布信息称,2022“清明小长假”三天,黟县全县景区实际共接待游客988人,同比下降98.17%;门票收入5.1599万元,同比下降98.48%。
其中:世界遗产地西递古村落接待游客93人,同比下降99.13%,门票收入0.6162万元,同比下降99.16%;世界遗产地宏村接待游客人439人,同比下降98.69%,门票收入3.1206万元,同比下降98.71%。接待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双双下滑超98%。
黟县旅游市场不是个例,全国旅游市场同样不佳。
北京方面,清明三天假期,北京市重点监测的185家旅游景区(地区)累计接待游客554.6万人次,同比有所减少,但比2020年增长3.6倍,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九成。累计营业总收入28365.3万元,同比小幅下降,但比2020年和2019年有所增长。
全国方面,4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清明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2年清明节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7541.9万人次,同比减少26.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8.0%;实现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减少30.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39.2%。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疫情防控成主基调
疫情防控成为清明小长假旅游的主基调。
黟县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清明前后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节前开展文旅市场专项大检查;组织召开全县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培训会;严格落实信息报告制度,要求对外来游客进行筛查,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和主管单位报告。加强景区巡查制度,景区及设施每日按照要求进行消毒。各大景区从门票预约、实施监测、双码核验。
部分省市更因为疫情直接关闭景区暂停接待游客。4月3日海南发布就透露,截至目前,海南省已关闭景区57家。海南省旅行社组织的团队游也锐减。4月2日在岛团队数仅72个,共2089人。
4月4日,河南安阳市发布,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减少人员聚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即日起全市景区、公共文化体育场馆、文化娱乐场所暂停开放,具体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目前已披露2021年报的多家旅游上市公司业绩均较为惨淡。事实上,新冠疫情的对抗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受疫情影响,今年的春季旅游市场暂未全面进入旺季。国内部分旅游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旅游企业在经营和发展中确实遇到了困难。
乡村旅游订单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疫情下跨省长线游不佳,但本地休闲和近程度成游为清明节假期“主基调”。
位置大数据监测显示,各地接待游客中省内游客占比94.9%,创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新高。
携程发布《2022清明小长假出游洞察》:受本轮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省内短途游和市内近郊游热度高涨。
从携程景区门票预订数据来看,周边、本地门票订单占比达88%,近九成逛景区的游客选择在家门口旅游。
携程数据显示,今年清明乡村旅游订单占比较疫情前提升20%;2022年以来乡村旅游较2019年同期已恢复92%,是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旅游品类之一。今年清明,城市本地居民预约乡村酒店民宿的比例达60%、同比增长35%。
另外,线上旅游产品供给水平进一步提升,各地运用“旅游+科技”推出的线上旅游产品。以黟县为例,今年清明长假,黟县在线上开启2022年“嘿多好哇”短视频大赛,在抖音、微博、公众号等多家平台开启话题并发布预告,截至目前话题热度已达443万。直播中国慢镜头直播聚焦宏村月沼,新华网安徽开启“皖美春光-塔川寻梦”图文云直播,观看量达到50余万人。
中航证券指出,短期来看,跨省出行受疫情影响严重,短途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旺盛。中长期看,疫情的扰动有望推动线下消费行业的加速出清和经营业态的转型升级,看好细分行业龙头的抗风险能力和自身逆境成长能力。目前这波多地散发的疫情防控措施精准迅速,在即将到来的五一、暑期旅游旺季,疫情可控的前提之下,餐饮、旅游、免税等线下消费需求有望集中快速释放。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切勿迷信海外“网红神药” 注意海淘药品安全风险
- 叙利亚地震后,美拒绝解除对叙制裁,称要与“当地伙伴”合作救援
- 台湾非遗传承人林俊亿:民族服饰可“潮”得让年轻人更喜欢
- 古特雷斯高度赞赏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 北京市地震局:北京地区近期未出现明显地震短临异常
- “美丽中国·七彩云南”摄影视频展上线 向世界展示云南魅力
- 谨防以“为父母好”为名侵犯老人合法权益
- Keep 2023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同比增10%,奖牌驱动线上业务大爆发
- 全景展示古希腊历史 270件(套)希腊藏品在北京展出
- “关爱藏娃”:山西晋城医院为脊柱侧弯患儿实施矫形手术
- 安徽颍上青年走进新疆表演国家级非遗花鼓灯
- 云南西双版纳:保育澜湄流域珍稀土著鱼类
- 资讯有故事丨“中国专家的到来,让我们过上了想要的生活”
- 新疆喀什市万亩海水稻开始播种育秧
- 科学艺术展《星河角落:步天歌》带观众赴一场宇宙的终极浪漫
- 广东多地遇强对流天气 近期强降雨频繁
- 三亚机场今年暑期旅客吞吐量创暑运单月历史新高
- 粤持续强降雨致部分列车晚点 广州启动应急响应
- 重庆江北发现一条清代官道
- 日本能登半岛暴雨已致9人死亡
- 热门推荐
-
- “零关税待遇”彰显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和音)
- 日本首相石破茂与特朗普通话
- 浙江高校团队创新炭基沼肥 用“中药良方”改良酸化土壤
- 两部门:支持贵州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 国家发改委:加快雄安新区重点领域对外开放
- 清明祭扫兴起“数字风” 专家业者吁注意法律边界
- 聚焦COP28落实行动与绿色实践 能链做交通能源碳中和的“行动派”
- 2024年中国(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举行
- 中国科大少年班学院楼命名为“周光召楼”
- 《皮囊》畅销400万册后 蔡崇达首部长篇小说出版
- 辽宁葫芦岛强降雨已造成10人遇难 1人因公牺牲 14人失联
- 美联邦最高法院废除撞火枪托禁令
- 饮料企业需拓宽产品应用场景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靓淮河”点亮“明珠”:这里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海关截获德州芭切叶蚁1.3万余只
- 火灾后居民楼道里仍杂物堆积 专家:多措并举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识
- 源自香港,“健康快车”让22万余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 四川绵阳“打拐英雄”胡祥雨:让爱更好回家
- 俄方:库尔斯克州进入联邦级紧急状态 乌军损失945人
- 西北首套全流程智能自适应放疗系统在青海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