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作品与年轻人“双向奔赴”
3月26日,演员姚晨(左一)和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在表演《偶戏情牵》。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3月24日至26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在福州举办。为期三天的时间里,“文艺之光铸青春之魂——电视精品创作论坛”、电视艺术家高校面对面、大学生原创作品展映、“启航”大学生创作扶持等系列活动相继举办。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表示:“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在中国大学生电视节这个舞台上放飞艺术梦想、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美誉度不断提高、为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现实主义作品给予青年人前进力量
小人物的真情实感反映了大时代的社会变迁,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片单中,一批主流电视剧、纪录片、综艺节目、公益广告、动画片作品受到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这些作品陪伴他们走过求学路上的每一天,给予青年人前进的动力与力量。
电视剧《大考》用温暖现实主义的笔触描摹了一场艰难的高考,一场所有人的“大考”让青年学子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温情;《超越》中传递的体育精神让年轻观众为之动容;《县委大院》中基层干部群像,呈现了老百姓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幸福到万家》见证了我国乡村振兴和乡村法治建设新风貌的诞生。
《幸福到万家》播出期间,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研究生王泳建在追剧的同时还不忘给同学安利这部作品。他说:“《幸福到万家》折射出了乡村振兴政策所带来的新变化,年轻人也正成为农村法治建设和乡风建设的新兴推动力。”这些影视作品以温暖现实主义的底色给予了青年人拼搏奋进的力量,以青春之态告诉青年人“奋斗者”是新时代最美的风景。
在观影中与理想相遇
在此次中国大学生电视节上,电视精品创作论坛以“主题发言、圆桌论坛”的形式与现场大学生展开思想碰撞与创作交流,为年轻的创作者提供创新的思路和理念。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陈宏在致辞中表示,“精品创作需要创作者具备影视高素养:应多借鉴影视精品,守正创新、博采众长。大学生朋友们应当把大学生电视节每一届所选评出来的反映时代风貌、彰显家国情怀、观照人文情感的优秀影视精品看完,在海量的观影过程充分汲取创作养分。精品创作需要辛勤耕耘,要把精品创作修炼成日常,修炼成一种生活方式。”
《特战荣耀》《警察荣誉》等一批反映当代英雄群像的电视剧出现在了“大学生赏析推荐作品”名单上,年轻观众对这类主旋律作品很“上头”。热血的英雄群像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正向价值的引领作用,也让他们在这类影视作品中与理想相遇,和未来对话。
不少大学生观众都纷纷感叹,主流影视作品越来越好看了,其叙事不再单一寡淡,而是饱满多元。当下,主旋律创作正在不断地拓宽叙事的边界,不断地创新故事的表达方式。
在此次大学生电视节上,在年轻观众与主创之间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感知主旋律与年轻观众“双向奔赴”的路径越来越清晰。《山河锦绣》制片人杜伟介绍,“主旋律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年轻观众的认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要塑造丰满立体的典型人物,拉近与年轻人的心理距离;其次细节要足够真实,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最后叙事角度要聚焦到平凡人的不平凡事中来”。
电视节为青年群体搭起成才舞台
“大学生欣赏、大学生创作、大学生参与”是中国大学生电视节的一贯特色。3月25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启航”大学生创作扶持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举办。在众多精品文艺创作者的引领与感召下,怀揣梦想的青年学子借助这一广阔的舞台展示着各自新颖别致的提案作品。
据悉,本届大学生电视节共收到全国上百所高校大学生报送的近2000部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新颖,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对时代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洋溢着青年的创新活力。其中,《云端行者》《纳西吾木》等39部大学生原创影像作品,《冬奥有我,奋进青春》《坚守初心 坚定信仰 永远在路上的乌兰牧骑》等10部大学生主题演讲作品被评为最佳作品。部分作品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期间,通过展映与大学生朋友见面。
“我们选取素材时,聚焦到了《觉醒年代》中的陈延年和陈乔年,还有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句战斗口号的陈祥榕烈士,他们的青春点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把握住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青春之名奋进》主题演讲作品的作者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陈斐、林雅森,她们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历程。
活动期间,“启航”大学生创作扶持作品在福建师范大学进行了提案路演,从所征集的100余部作品中评选出的《草莓海》《传道授业》《万仕大吉》等5部作品的创作团队,在现场与专家评审、大学生观众进行了沟通交流。《草莓海》编剧江承超在采访中表示,“我想把当代青年的真实故事和精神风貌传递到观众面前,他们正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
大学生电视节是电视人的节日,更是大学生的文化盛宴。在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李怡霖看来,“大学生电视节与青年之间是一个‘双向奔赴’的平台,我们在这里欣赏到了众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电视艺术精品佳作,大学生也通过大视节向社会展示自己创作的影像作品,用镜头展现校园生活、展示多彩社会”。
(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陈秋芩)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读懂中国经济的实力活力潜力
- 拜登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总部揭晓 是在……
- 特朗普:泽连斯基是“政治家中最伟大的推销员”
- 国际游客“赶早”,中国冰雪经济升温
- 川藏联网工程运行满10年 累计输送电量约87亿千瓦时
- 上班穿丑衣服的年轻人,真的啥也不在乎吗?
- 广东自贸试验区八年建设成效显著
- 90余件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在长沙展出
- 浙江宁波天一阁对话匈牙利罗兰大学图书馆
- 美国佛州一处住宅起火致4人死亡 一男子被控谋杀
- 浙江庆元拓展“乡贤+慈善” “村村慈善”引领新风尚
- 新漫评:美国霸权“黑手”祸乱世界
- 欧盟向缅甸和孟加拉国提供逾4300万欧元人道主义援助
- 遭美英袭击后,胡塞武装称将继续打击与以色列关联船只
- 外媒:普京与金正恩在俄东方航天发射场会面
- 1月份中国PPI环比同比降幅均收窄
- 上海构建应急心理救助和危机干预网络 为超大城市穿上“心理防护服”
- 以色列国防军:消灭哈马斯精锐部队“努赫巴”成员
- 伊朗德黑兰军事基地遭以色列袭击 防空系统启动拦截
- 集结古典天团 钢琴家郎朗2023国际巡演启航
- 热门推荐
-
- 黔浙贛三省共推“阳明三万里”文旅产业 合作倡议签约仪式在贵阳举行
- 中建电力举行员工集体婚礼庆祝成立十周年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7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同比降0.08个百分点
- 看好吉林文旅市场发展潜力 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 首届“百千万音乐人”选拔活动收官 23年启程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 外媒:哈马斯多哈五人委员会将暂时承担领导职责
- 中国多措并举提振轻工产品消费
- “康养国家队”加码大湾区品质养老
- 拜登称“不为美通胀负责”,因此前“已经存在”,美媒:弥天大谎!
- 全国首张线上非学科类培训办学许可证近日颁发
- 今年春运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将达90亿人次
- 这些年 我们可能误解了算法与“信息茧房”的关系
- 青春化探索为戏曲传承提供新思路
- 前三季度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5000亿元 同比增逾7%
- 榕台青年基层交流活动在福州启动
- 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暂停播出
- 医保码普及4年,解决了哪些问题?
- 苏州确认南宋平江官窑所在地
- 山西新绛鼓乐“鼓”出民间精气神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调整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