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与医疗深度融合
人民网北京4月6日电 (记者赵竹青)在对11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抽样调研,并对权威临床专家进行访谈后,拥有《柳叶刀》和《细胞》等顶级医学学术期刊的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近日发布《未来医生白皮书》,描绘了全球医疗发展的三大趋势:数字技术与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患者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多元化医疗场景对医护人员能力提出全新挑战。
调研结果表明,未来十年,数字技术将与医疗深度融合,数字医疗技术将为医护人员的诊疗决策提供重要支撑。在多种数字化技术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备受关注。全球80%的受访者医护人员认为,大数据将深度融入人口健康管理,科研数据、电子病例和医疗设备互联后采集信息的不断积累,将有助于医生制定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提高决策效率。全球56%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医生将更多使用由人工智能辅助的临床决策工具进行决策,实现更精准和科学的诊断和治疗。
全球66%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随着远程医疗设备的普及和个人医疗和记录的完善,患者将更主动地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理解并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并能够积极地配合医生并实现最理想的治疗结果。同时,患者健康素养的提升,也能够帮助医生和患者依据健康状况的变化,尽早采取干预措施,推动医疗健康产业逐步实现从“专注于疾病治疗”向“预防、治疗和康复并重”转型。
全球63%的受访医护人员认为,远程诊疗在未来将进一步占据主导地位。这意味着,伴随数字技术与医疗手段的深度融合以及患者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多元化的医疗和健康服务模式可以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利,提高诊疗效率。然而,医疗服务场景的变革也对医护人员技能提出全新挑战。51%的受访者认为远程医疗可能影响医生保持对患者人文关怀,未来医疗场景下医患沟通技能对于临床医护而言十分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调研显示,中国医护人员对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持更加开放和乐观的态度。他们在整合电子病历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临床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诊疗等诸多方面的认同程度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10%以上。此外,92%的受访中国临床医护人员认为,随着个性化治疗方案和大数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临床科研将更好地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同时,中国医护人员认为,为更好地适应未来多元化的医疗和健康服务模式,未来临床医生需具备的最重要的两项技能为数据分析能力(60%)和技术素养(48%),此外,临床知识(46%)、沟通技能(34%)等依然是未来医生的核心能力。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文化观察:中国儿童文学有何“新气象”?
- 非银行支付机构迎来重磅新规
- 追星本无对错 但畸形追星得治
- 日本一季度实际GDP环比下降0.5%
- 中国A股周一下跌 沪指失守2800点关口
- 从千年古镇到特色苗寨 “四好农村路”见证乡村华丽蝶变
- 心火、肝火、胃火……中医教你降五脏之火!
- (乡村行·看振兴)塞北小城山西朔州平鲁:“牛经济”助农“犇”向致富路
- 孤寡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不容易
- 湖南岳阳重点产业链抛出266个高薪优岗 最高年薪80万元
- 中外知名企业入川觅机遇 四川揽金超5260亿元
- 广州白云机场口岸2024年进出境人员约1570万人次
- 重庆医科大学试点运行高校内控数字化协同平台
-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庆生建议:建设华北区域天然气交易中心
- 普京:全球经济压力是西方经济政策所致 而非俄在乌军事行动引起
- 乌克兰危机两周年,专家:双方已适应战局,但都赢不了、退不得
- 吃火锅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 岳飞故里向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发布诵唱《满江红》视频征集令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有哪些新变化?专家解读来了→
- 中美商务部长会谈是否意味着经贸关系出现转机?商务部回应
- 热门推荐
-
- 韩国济州道知事:将大力吸引中国年轻游客来访
- 北京发生近10年同期最重沙尘过程
- (新春走基层)2024年中越跨境自驾游活动首发团在广西凭祥友谊关发车
- 送福百万家 上海玉佛禅寺启动迎春送福活动
- 洛阳警方:捏造散布女法官被害案相关信息,男子被行拘10日
-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柳林:黄河滩畔“薯”香浓 特色产业促振兴
- 华为助力乌干达建设首个5G数字水泥工厂
- 美共和党总统竞选人黑利赢得华盛顿特区党内初选
- 美国“泄密门”嫌疑人出庭 被控两项刑事罪名
- 超1.8万亿元税费红利,助力企业渡难关、增后劲——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
- 国内首条沙漠砂转化为光伏砂生产线启动试生产
- 携带两把刀进入北京环球度假区 一男子被通州警方行拘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宜黄:小石蛙大产业 乡贤带来“致富经”
-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 要求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
- 制止正在进行的家暴 法院认定属正当防卫(以案说法)
- “世界第一兔”亮相古动物馆
- 起诉张雪峰博主回应蹭热度 “初衷是反对行业歧视”
- 贵州陡箐村:农民画带动乡村发展
- 《上海新发现:海派城市考古》:一本上海的CityWalk之书
- “冰与火的回响”音乐会在京上演 北京国际友好城市交响乐团联盟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