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如何健康控盐?
“低钠盐”和“无碘盐”怎么选?
患高血压不敢吃盐 太婆晕倒后呼吸衰竭
医生:低盐饮食不是无盐饮食,适量和平衡才健康
武汉晚报讯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要少吃盐,然而过度减盐也是非常危险的,最近就有一位老人因减盐过度差点危及生命。
汉口84岁的刘太婆有慢阻肺病史,一年前查出高血压后,就不敢吃盐,从越吃越少,到最后竟完全不吃盐了。一周前,已经4天没吃一点盐的刘太婆在家中出现低钠虚脱,最后昏倒在地,出现呼吸衰竭。随后,家人赶紧叫救护车将她送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救治。
经检查,刘太婆并没有严重的外伤和骨折,大脑也没有问题,但却出现呼吸衰竭,甚至一度出现急性冠脉综合征、凝血功能异常、下肢静脉血栓、心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好在经对症治疗,终于转危为安。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于碧磬主任介绍,老人本身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慢阻肺,呼吸功能减退,常常出现精神差,食欲不振等,本身易合并电解质紊乱,而该患者因高血压过度限盐,甚至无盐饮食,这会进一步加重低钠。严重的低钠血症会造成患者昏迷和惊厥,甚至危及生命。
现在不少老年人由于害怕“三高”而不吃盐、戒肉和油,这样因噎废食不可取。该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许淑芳提醒,有心脑血管问题的朋友会被医生要求“低盐低脂饮食”,但这不能被极端地理解为“无盐无脂饮食”。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摄入和代谢相互平衡才是健康之选。
链接
“低钠盐”和“无碘盐”怎么选?
许淑芳表示,最好遵医嘱进行判断。“无碘盐”为不含有碘化物的盐,有甲亢等疾病的患者应吃 “无碘盐”,或在有医嘱需要控制碘摄入量情况下选择“无碘盐”,市民切不可自行判断自己要吃“无碘盐”,一旦碘摄取量不足会引发碘缺乏病。常用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低钠盐”中用“钾”代替“钠”的成分。“低钠盐”适合高血压患者,但长期过量食用“低钠盐”会引发高钾血症,特别是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加重高钾血症,从而引起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让心脏骤停。
对于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中如何健康控盐,许淑芳给出以下建议:
1.少吃咸味的零食,例如话梅、五香瓜子等。
2.烹饪菜肴在起锅时撒盐,可以控制给盐量,也不影响口感。
3.吃面条、馄饨等食品时,食物本身含盐,可以不给盐或少给盐,面汤中含盐较高,少喝汤。
4.在就餐时,各种调料要另置一碟,不要直接加入菜中,根据口味酌情添加。
5.菜肴宜放凉到一定程度后再吃。因为当菜肴热的时候,盐味可被热的刺激所掩盖,所以,不知不觉盐分就摄入过多了。
6.家庭配备限盐勺,每日盐摄取量控制在6克或5克以内,这里所说的盐,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在内的所有钠盐,要注意隐形的盐。
祁燕 马遥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俄国防部:阿塞拜疆和纳卡地区代表达成停火协议
- 外媒:伊朗直升机区域暂无人员生还迹象
- 马文会任云南大学校长
- “当代”俄罗斯油画展哈尔滨开展 百余幅作品尽展俄式风情
- 夜宵吃什么?京城夜宴年轻人“主嚼”
- 9价HPV疫苗接种乱象调查:社区一苗难求,线上“黄牛”加价横行
- (“一带一路”10周年)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建设者:“实现了建设家乡的愿望”
- “聊吆喝,话老字号” “京城叫卖大王”北京中轴线上再现经典
-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4.0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 “最北铁警”护航广西“小砂糖橘” 开启“找北”之旅
- 穿梭于墨迹与现代之间 《我是猫》艺术展北京白塔站启幕
- 通讯:能源大区内蒙古着力打破“挖煤、卖煤”瓶颈
- 人工智能催生数字安全新需求
- 这次,俄罗斯恶作剧博主又骗过了英国前外交大臣
- 广西茶叶“茗片”飘香西子湖畔 近百种名茶引客商追逐
- 文明的坐标丨“千年瓷都”景德镇
- 马鞍山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中塔柱首节钢塔顺利吊装
- 路畅货通、兴边富民 我国口岸经济“活力迸发”呈现新气象
- “山里DOU是好风光”乡村文旅长期扶持计划落地广西 多举措助力乡村文旅发展
- 今年以来安徽已赴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大黄山推介活动
- 热门推荐
-
- 如何发挥山区优势?浙江畲乡“好山好水”孕育康养产业
- 培育村游“花”业态 青海一山村变“网红”
- (第七届进博会)太古中国区主席:始终以长远视角看待中国市场
- “同心大讲堂”开讲 王坚分享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
- 张宇:去年对中国出口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今年料将减弱
- 沪港青年穿华服品宋雅 体验传统文化之美
- 重庆万州五桥河防洪减灾项目分洪隧洞贯通
- 民航局:尽快研究出台《运输机场空飘物防治指导意见》
- 山东重点项目年终刷新“进度条” 动能转换成势见效
- 台风“卡努”或于今夜来袭 辽宁启动防汛防台风四级应急响应
- (追着雪花看新疆)新疆“麦村”的小麦“漂流记”:从田间到餐桌
- 世纪华通谢斐:游戏人的基业长青源于自我革新
- 空客“大白鲸”首次抵深圳 多方保障顺畅通关
- 万玛才旦遗作《雪豹》获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 巴西8月1日起对价值50美元及以下进口商品征关税
- 2024中小学美育成果展演在沪杭举行 用艺术浸润青少年成长
- 什么是“双向比照认定”制度?这项制度有何作用?
- 江苏上半年消费投诉盘点:预付式消费“上热榜”
- 2023创交会开幕 参展数量创新高
- 光伏产业加足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