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族维生素、驱蚊手环 这些驱蚊方式蚊子并不“买账”
B族维生素、驱蚊手环……这些驱蚊方式蚊子们并不“买账”
本报记者 刘 垠
7月12日入伏,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日子来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蚊子也越来越多。对于不少人来说,伏天难熬的不只是高温,还有防不胜防的蚊子叮咬。
于是每到这个时节,坊间就开始流传五花八门的驱蚊方法:吃B族维生素、戴驱蚊手环、用超声波驱蚊器和紫外线灯……
那么,这些方法的驱蚊效果如何?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驱蚊既管用又安全?就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涂抹、服用B族维生素对防蚊无效
近些年,B族维生素能驱蚊的偏方在网上广为传播。有人说,维生素B1和清水按照比例配出的水可有效驱蚊;还有人说,游玩前几天服用复合维生素B片,能避免蚊虫叮咬……
“服用、涂抹B族维生素能防蚊,已被很多实验证明无效。无论喷维生素B1的水溶液,还是直接吃维生素B1,都没有驱蚊效果。”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赵彤言说。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曾明确指出,目前,尚无充分数据表明口服维生素B1进行驱蚊的做法是有效的。
人们相信维生素B1能驱蚊,是因为维生素B1闻起来有微弱的臭味,尝起来是苦的。“这只是人们朴素的想法,就连洋葱发出的那样刺激性的气味,也丝毫不能吓退蚊子。”赵彤言表示。
驱蚊手环药效挥发快噱头大于实用
既然蚊子对B族维生素无感,那么目前热销的驱蚊手环效果怎样呢?
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驱蚊手环里放有一些驱蚊药,这和人们给衣服上喷花露水的驱蚊效果类似,但驱蚊药挥发较快,可以说噱头大于实用。
“前几年,曾有电视台记者来我们实验室求证驱蚊手环的功效,结果发现佩戴市场销售的驱蚊手环后,将手伸进约有500只蚊子的笼子中,依然被咬的满手是包。”赵彤言表示,驱蚊手环中放置的植物源的驱蚊药有一定驱蚊效果,但手环不能提供全身防护,也不如局部驱蚊剂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开展了对纯植物蚊虫趋避剂产品的比较试验,涉及50种国产和部分进口驱蚊贴、驱蚊手环、驱蚊扣等标称纯植物的蚊虫趋避剂产品。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所有50种样品的驱蚊效果都很差。样品实际使用效果与其产品宣传不符,涉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超声波驱蚊器只能驱赶一类蚊子
近年,超声波驱蚊器渐渐流行开来,除此之外,人们还乐于在手机或电脑上安装各种打开后可发出驱蚊超声波的防蚊软件和APP。这些“高科技”产品宣称可以驱蚊于无形中,这样省心又高效的神器真的存在吗?
“超声波驱蚊的原理主要是模拟雄蚊的声音来驱走吸血的雌蚊。由于雌蚊在交配过一次以后就不愿意再交配,因此当它感受到雄蚊翅膀振动的超声波后就会逃之夭夭。”赵力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声波驱蚊的原理确实靠谱,但现有的驱蚊器只能模仿某一类特定蚊子的翅膀振动频率,不可能发出不同频率的声波来驱赶不同种类的蚊子。
赵力进一步解释说,家里通常会飞进来不同种类的蚊子,而只播放一种频率,必然不能驱赶所有的蚊子,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利用超声波驱蚊收效甚微。
国内外许多科学家都曾做过相应实验,评价各种频率的超声波驱蚊器对于蚊子的驱逐效果,结果表明,无论在野外还是实验室条件下,都没有一种超声波驱蚊产品能有效阻止蚊虫对人类的叮咬。
紫外线灭蚊灯并不能高效灭蚊
很多人都见过紫外线灭蚊灯,它使用的是UV光谱里的长波紫外线,即UV-A,其波长范围为:315—400纳米,日光中也含有大量的UV-A。大多数昆虫的视网膜对这个范围波长的紫外线非常敏感,于是人们就利用这个原理诱导蚊虫,再加上高压电将其消灭。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紫外线灭蚊灯并不能高效灭蚊,其杀死的虫子中只有极少数是蚊子,这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不吸血的雄蚊。
“紫外线灭蚊灯确实能对蚊子有吸引作用,但前提是周围没有任何光线。然而我们生活的室内往往有其他光线干扰,这样蚊子就不容易被紫外线灭蚊灯诱导。”赵力提醒说,被紫外线灭蚊灯发出的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会对皮肤产生不良影响,导致皮肤粗糙、变黑,甚至还会造成伤害等。
蚊香、驱蚊剂是防蚊硬核措施
既然名目繁多的新型防蚊产品效果欠佳,那么还是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传统的蚊香、驱蚊剂,看看它们的防蚊效果怎样吧。
赵力说,对付神出鬼没的蚊子,真正有效的驱蚊方法,还是最传统的蚊香、驱蚊液,以及蚊帐、纱窗等物理方法。
在赵彤言看来,获得农业部批准文号的合格杀虫剂如蚊香或电热蚊香液是非常直接有效的,这些灭蚊产品中含有拟除虫菊酯,这是一类仿生合成的杀虫剂,当蚊香或电热蚊香液被加热,拟除虫菊酯就会挥发到空气中,蚊子接触后会死掉,但对人接触了不会造成伤害。
赵彤言说,天气炎热,穿长衣长裤进行物理防护不太现实,那么就可以双管齐下,用蚊香、杀虫剂等产品直接消灭蚊子,同时在皮肤或衣服表面涂抹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成分的花露水、驱蚊液等。
此外,最根本的防蚊,还要从我们居住的环境入手,及时清理下水道、雨水篦子、花盆底部和瓶瓶罐罐的积水,彻底清除蚊虫滋生地。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因天气原因 美军宣布暂停加沙地带临时码头建设
- 变竹为“宝” 创业青年带家乡竹子“出海”
- 35万件救灾物资已全部运抵西藏定日地震灾区
- 《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在京首发
- 上海青年创新创业研修营:创青春,更创未来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国绿色经济在江苏海岸线上“泵”发
- 湖北首份中国—塞尔维亚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签发
- 2023年上半年德国房屋建筑许可同比下降27.2%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五集历史文化纪录片《扎什伦布》即将播出
- 北京市属公园将推出80余项春节游园活动
- 陕西洛川:早熟苹果迎丰收 果农田间采摘忙
- 韩媒:韩美商定重启因韩戒严事态被推迟的外交活动
- 65万人疯抢1万名额,年轻人迷上500元夜校
- 上海: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多种形式带民众学会科学养生
- 房价持续下探,买房好时机到了吗?
- 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持续稳定恢复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加快成为现实
- 中新健康丨煤油罐车装食用油,吃了对身体伤害多大?
- 浙江去年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2万件
- 协同联动探索商户自治路径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警告:美以会受到严厉回应
- 热门推荐
-
- 沈阳市举办营养餐大赛 助老年人获得“舌尖上的幸福”
- 吉林部署“法律助老服务” 解老人“急难愁盼”问题
- 重庆市工艺美术及非遗展亮相100件匠心作品
- 中国专家获得中药抗肿瘤新成果:揭秘黄芩素治疗早期肺癌的关键靶点
- 上海张江初步形成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 发展势头强劲
- 补壹刀:我们发现大量疑点!这个账号,可能是美国“官媒”马甲
- 全球首部机构航空仲裁规则在沪诞生
- 国庆假期新疆旅游市场火热 游客解锁“新玩法”
- 四川这项创新改革获全国推广
- 中越边境云南红河:警方查获1447张疑似走私鳄鱼皮
- “明珠”行动上海启动合力呵护孩子健康 专家强调增加户外活动
- 九部门明确养老金融发展“规划图”——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 四川现有农民合作社10.8万个、家庭农场25万家
- 福马“小三通”上半年旅客量同比增长1.44倍
- 吸附甲醛后活性炭失效怎么办?可微波炉加热1分钟
- 报告: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
- 江西出台17条措施支持乡村振兴产业用地
- “中国旅游日”福建奏响文旅四季华章
- IMF驻华首席代表:中国经济更快增长与世界是共赢
- 国家统计局: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与上月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