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面对美食,人们为什么会“吃到撑”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为什么面对美食,很多人会“吃到撑”?德国研究人员日前发现,这不能怪他们太贪吃,而是跟大脑机制有关。享用美食过程中大脑会在食物入口和入胃时两次分泌多巴胺,这种机制可能增加对美食的渴望,并延迟大脑发出“吃饱”的信号。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传递兴奋和愉悦的信息,是大脑“奖赏效应”的关键组成部分。
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新陈代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不但发现了进食过程中两次多巴胺分泌高峰,还找到了大脑中与这两次多巴胺分泌相关的特定区域:第一次分泌发生在与奖赏和感觉感知相关的区域,食物进入消化道后的第二次分泌则发生在与更高级认知功能相关的区域。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细胞-代谢》杂志上。
研究中,12位健康志愿者分别食用了美味的奶昔或无味的溶液。研究人员扫描他们的脑电波发现,志愿者对奶昔的渴望程度与吃到奶昔时大脑特定区域第一次多巴胺分泌量成正比;并且志愿者对奶昔渴望程度越高,第二次多巴胺分泌就来得越晚。
“一方面,(第一次)多巴胺分泌能反映我们主观上对食物的渴望;另一方面,我们的渴望会压制肠胃诱导的(第二次)多巴胺分泌,”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马克斯·普朗克新陈代谢研究所的海科·巴克斯说。
研究人员认为,肠胃诱导的第二次多巴胺分泌会发出“吃饱”的信号,而延迟分泌则会使人们过量饮食,到第二次分泌发生时已经吃撑了。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非学科类教培市场火热 学龄前儿童如何高质量“入局”
- 广西打造消费品以旧换新消费盛“惠”
- 地方民营院团原创越剧大戏《君子成忠》亮相国家大剧院
- 长子在公邸内与亲属拍照引争议 日首相:已严重警告
- 兰州榆中构建粮油大循环经济 育良种擅用技提单产促丰收
- 新闻1+1丨抑郁症日趋“年轻化” 我们应该怎么做
- 2024新材料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 “流量价值”为辽宁经济发展插上“云翅膀”
- 俄罗斯谴责美国空袭伊叙境内目标
- 初春时节打好一日三餐保“胃”战
- 南航广州-兰州-敦煌等多条航线近期复航
- 乌克兰与欧盟委员会首次政府间磋商将于2月2日举行
- “早到一分钟,震区老百姓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 北京“双节”期间将推出126项博物馆展览活动
- 4人被困秦岭冰晶顶 官方通报:其中2人已遇难
- 广西崇左游客接待量及旅游收入双创历史同期新高
- 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 典雅与活力融合 旗袍文化艺术盛典之儿童旗袍秀在南宁举行
- 俄外交部:将对奥地利宣布驱逐四名俄外交官一事作出“适当回应”
- 2023年中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创新高
- 热门推荐
-
- 普京:俄罗斯可能恢复中短程导弹的生产和全球部署
- 外国游客三亚乐享中国长假:从跟团游逐渐转向自由行
- 晶体中霍普夫子的实验证据首现
- 今年春运广铁累计到发旅客近1.4亿人次 创历史新高
- 经济观察:深圳、北京“再出手” 中国楼市利好频传
- 广西崇左国际传播中心正式启动 将加强与东盟国家交流
- 突发!美国阿肯色州一武器工厂发生爆炸 至少2伤1失踪
- “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
- 沈铁:4月10日实行新的货物列车运行图
- 港澳台地区居民入黔旅游免门票至2024年底
- 蔬菜价格明显回落 多措并举拎稳“菜篮子”
- 沈阳市首个公园式结婚登记点揭牌
- 肌肉拉伤和韧带拉伤是一回事吗?
- 美式经济胁迫贻害全球
- 韩寒执导的这部电影,“笑点”有哪些升级?
- 乡村“织娘”筑梦沃野 晋南土布走出国门
- 中外学者:“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各国文化流动起来
- 创新信用卡消费新场景
- 广东以检验检测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 普京:莫斯科恐袭事件由伊斯兰激进分子实施 彻查背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