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10月14日,上海的秋夜里,迷人的旋律如水,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水池广场流淌。著名指挥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携手有“歌剧女神”之称的安吉拉·乔治乌、小提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以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为现场近3000位中外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音乐与建筑之美的视听盛宴。这是拆除围墙的上海展览中心首次将户外喷水池广场作为演出空间对公众开放。
这个夜晚,音乐和灯光点亮了城市的夜空,拨动无数人的心弦。暌违三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由此宣告以崭新姿态回归——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超过400场演展活动陆续上演,整座城市成为“没有围墙的剧院”,世界“艺术指针”被拨到了“上海时间”。
这是所有人的节日
“这是所有人的节日!”今年83岁高龄的艾森巴赫已是第5次来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心策划了这台户外交响音乐会。音乐会上,不仅有耳熟能详的古典之声,还有全新成立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带来的全球首演。这支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底蕴的新乐团集聚了多位中外名家,堪称中外艺术合作的新典范。
与艺术节开幕演出启幕同步,备受市民欢迎的“艺术天空”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也在上海16个区全面展开。主办方介绍,为助力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今年的“艺术天空”继续深化“一区一亮点,一区一特色”定位,细分和新增特色主题,全新推出“艺术闵行·上海西区”“海派今潮·艺术季”等特别活动。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近60个优秀文艺团体,将为市民带来超百场高品质演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领略全球艺术的前沿风向、民族艺术的创新风韵,以及不断更新的城市艺术气象。
“当下人们的文旅消费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优质供给扩大需求,以新型需求牵引供给,努力为每一个人发现城市、体验城市、分享城市提供最好的服务,努力在演出、展览、艺术教育等活动中延续城市文脉、丰厚城市底蕴,更好地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说。
共筑文化艺术的丝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本届艺术节紧紧围绕这一重要主题和时间节点,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传播叙事能力,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演出展览活动。
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交响诗篇《丝路颂》将奏响。这场艺术节开幕音乐会以朱践耳、赵麟、俞极三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为基础,将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一带一路”的历史文脉、全球视野和当代价值。
10月19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论坛将举办,30多家演艺机构将齐聚探讨“一带一路”演艺行业的新思路、新变革、新合作。同时,本届艺术节还特设“丝路之光”系列展演,汇集了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0多部作品。
本届艺术节汇聚中外名家名团,将集中推出77台演出项目。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演艺项目交易市场,本届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设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迎来10岁生日,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携手推出的“青年艺术创想周”也步入第十个年头。据主办方介绍,迄今为止已有来自不同领域的92位青年艺术家获得委约,创作了78部作品。记者了解到,“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今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作品招募,共收到来自国内21个省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13个申报项目。
在守正创新中讲述中国故事
艺术节不仅是世界文明之花竞相绽放的舞台,也是集中展示中国优秀民族艺术创新成果的平台。10月15日晚,上海昆剧团几代人接续传承的全本55出《牡丹亭》最精华部分在上海文化广场亮相。这部中国戏曲史上的旷世巨作经过艺术家守正创新的不懈努力,以最接近汤显祖原著的方式,向中外观众展示了中华美学的独特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艺术节是展示当代戏曲创作最新动态的一扇窗,更是连接传统文化与多样受众群体的一座桥。
本届艺术节期间,9台戏曲、曲艺佳作从300多台报名剧目中脱颖而出,将以多样题材、创新舞台、深度哲思等不同角度改变观众对传统戏曲的认知。
10月19日、20日,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衔主演的史诗越剧《苏秦》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福建省厦门市南乐团大型南音剧目《文姬归汉》将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宛平剧院上演。在保留南音传统“四大件”乐器的基础上,剧中引入古琴、编钟、埙、鼓、云锣等中国古老乐器,和西洋弦乐等进行配器,丰富了全剧的音乐形象和表现力。
“地方戏曲剧种不仅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更是表现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级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荟萃世界艺术精品力作的同时,不断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京公积金中心:京籍二孩以上家庭购房最高可贷到160万元
- “阳康”后勿剧烈运动,身体经历“大战”要休息
- 水利部:南水北调支撑北方地区超16万亿元GDP增长
- 让艺术走出美术馆 北戴河·不同艺术小镇7月开园
- “运载千秋——新时代大运河重要考古成果展”图片联展在皖开展
- “双城”签署备忘录 两岸小熊猫准备“相亲”
- 中泰签署航天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
- 推动微短剧行业高质发展 “首亮微光”扶持计划发布
- 斯皮尔伯格新片《造梦之家》获多伦多电影节“人民选择奖”
- 韩国调查机关已对尹锡悦等11名涉“紧急戒严”核心人员立案调查
- 2024年“茶和天下 共享非遗”主题活动在云南普洱启动
- “小木耳”长成“大产业” 山西中阳将办木耳文化节
- 西藏电网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5%
- 2024中国(徐州)彭祖伏羊节开幕
- “中国温泉之乡”广东龙门万人同泡“三伏浴”
- 宁淮城际铁路省界至六合双线特大桥建设取得新进展
- 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开门红” 吉林商务部门多举措促“长红”
- 我国高水平开放再加码 服务贸易跑出“加速度”
- 广西龙州县发现清代八角茴油蒸馏遗址
- 2024微博文化之夜再临郑州 多元多维赋能文旅发展
- 热门推荐
-
- “禾下梦”搬上舞台 新编粤剧《隆平稻香园》广州公演
- 韩媒:韩歌手朴宝蓝在朋友聚会中猝死 未发现轻生痕迹
- 交通运输部:10月14日-10月20日全国货运物流有序运行
- 暑期带娃出行如何远离意外伤害
- 菲仕兰员工志愿者在万宁开展“绿行净滩”环保行动
- 闽北发布高森林火险橙色预警
- 乐动敦煌:沉浸式文旅演艺体验让千年古乐重获新“声”
- 全球青年多维对话举办世界诗歌日特别活动
- 李国英率团出席2023年联合国水大会并作一般性辩论发言
- 树上结出“铁西瓜”
- 胡桃夹子百年珍藏展巡展杭州启动 展品近千件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哈电集团:精益求精铸重器 勇攀高峰攻难关
- 北京警方对六类出租房屋重点问题持续开展排查整治
- “公园20分钟效应”火爆盛夏 年轻人被大自然治愈
- “兰州牛肉拉面制作师”迎来就业创业新机遇
- “车企员工购买、宣传其他品牌汽车被辞退”,是否合法?
- 国产大轮爱达·魔都号将在山东青岛开启中国海岸巡游
- 西班牙极右翼政党因移民政策分歧威胁解散地方政府
-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多国官员聚焦海洋合作:危机面前没有人是孤岛
- 【统战地标·北京】你听说过台湾会馆吗?在北京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