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艺术指针”拨到“上海时间”
10月14日,上海的秋夜里,迷人的旋律如水,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喷水池广场流淌。著名指挥家克里斯托夫·艾森巴赫携手有“歌剧女神”之称的安吉拉·乔治乌、小提琴演奏家马克西姆·文格洛夫,以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为现场近3000位中外观众呈现了一场融合音乐与建筑之美的视听盛宴。这是拆除围墙的上海展览中心首次将户外喷水池广场作为演出空间对公众开放。
这个夜晚,音乐和灯光点亮了城市的夜空,拨动无数人的心弦。暌违三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由此宣告以崭新姿态回归——从10月15日至11月15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超过400场演展活动陆续上演,整座城市成为“没有围墙的剧院”,世界“艺术指针”被拨到了“上海时间”。
这是所有人的节日
“这是所有人的节日!”今年83岁高龄的艾森巴赫已是第5次来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今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精心策划了这台户外交响音乐会。音乐会上,不仅有耳熟能详的古典之声,还有全新成立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带来的全球首演。这支兼具国际视野与中国底蕴的新乐团集聚了多位中外名家,堪称中外艺术合作的新典范。
与艺术节开幕演出启幕同步,备受市民欢迎的“艺术天空”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也在上海16个区全面展开。主办方介绍,为助力打造社会大美育课堂,今年的“艺术天空”继续深化“一区一亮点,一区一特色”定位,细分和新增特色主题,全新推出“艺术闵行·上海西区”“海派今潮·艺术季”等特别活动。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近60个优秀文艺团体,将为市民带来超百场高品质演出,让更多人在家门口领略全球艺术的前沿风向、民族艺术的创新风韵,以及不断更新的城市艺术气象。
“当下人们的文旅消费呈现出新的价值取向,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优质供给扩大需求,以新型需求牵引供给,努力为每一个人发现城市、体验城市、分享城市提供最好的服务,努力在演出、展览、艺术教育等活动中延续城市文脉、丰厚城市底蕴,更好地彰显城市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说。
共筑文化艺术的丝路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本届艺术节紧紧围绕这一重要主题和时间节点,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国际传播叙事能力,集中推出一批高质量的演出展览活动。
10月19日,由上海交响乐团与上海博物馆联袂打造的交响诗篇《丝路颂》将奏响。这场艺术节开幕音乐会以朱践耳、赵麟、俞极三位作曲家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丝路主题作品为基础,将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一带一路”的历史文脉、全球视野和当代价值。
10月19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联盟论坛将举办,30多家演艺机构将齐聚探讨“一带一路”演艺行业的新思路、新变革、新合作。同时,本届艺术节还特设“丝路之光”系列展演,汇集了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20多部作品。
本届艺术节汇聚中外名家名团,将集中推出77台演出项目。作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演艺项目交易市场,本届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吸引力。
今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设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迎来10岁生日,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携手推出的“青年艺术创想周”也步入第十个年头。据主办方介绍,迄今为止已有来自不同领域的92位青年艺术家获得委约,创作了78部作品。记者了解到,“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今年首次面向全球青年艺术家进行作品招募,共收到来自国内21个省市及英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313个申报项目。
在守正创新中讲述中国故事
艺术节不仅是世界文明之花竞相绽放的舞台,也是集中展示中国优秀民族艺术创新成果的平台。10月15日晚,上海昆剧团几代人接续传承的全本55出《牡丹亭》最精华部分在上海文化广场亮相。这部中国戏曲史上的旷世巨作经过艺术家守正创新的不懈努力,以最接近汤显祖原著的方式,向中外观众展示了中华美学的独特精神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
艺术节是展示当代戏曲创作最新动态的一扇窗,更是连接传统文化与多样受众群体的一座桥。
本届艺术节期间,9台戏曲、曲艺佳作从300多台报名剧目中脱颖而出,将以多样题材、创新舞台、深度哲思等不同角度改变观众对传统戏曲的认知。
10月19日、20日,由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领衔主演的史诗越剧《苏秦》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
福建省厦门市南乐团大型南音剧目《文姬归汉》将于10月26日、27日在上海宛平剧院上演。在保留南音传统“四大件”乐器的基础上,剧中引入古琴、编钟、埙、鼓、云锣等中国古老乐器,和西洋弦乐等进行配器,丰富了全剧的音乐形象和表现力。
“地方戏曲剧种不仅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中的瑰宝,更是表现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级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荟萃世界艺术精品力作的同时,不断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李明说。
(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澳门青年“做客”浙江 南来北往情谊绵长
- AA制自助游遭遇意外,责任如何承担?法院这么判
- 上海医院、高校、企业携手打造儿童影像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 江淮江汉四川盆地有强降雨 华北黄淮等地将出现持续高温
- 黑龙江一新生儿被遗留医院门诊大厅?官方通报
- 台风“杜苏芮”已致菲律宾25人死亡 超239万人受灾
- 黑龙江尚志对旅游“团餐铁锅生锈”事件立案调查
- 无人机成功配送高考录取通知书
- “一口价”“超低价”,家电回收为何难以物有所值?
- 文化中国行:美国青少年组团研学,“小老外”变身“特种兵”
- 这三个时间段需要“主动”饮水
- 柬埔寨出台新政推动电动车产业发展
- 火了!他们把林芝非遗服饰穿到了香港和澳门……
- 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新规:不得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
- 山西对浑源县“7·12”道路交通事故查处挂牌督办
- 世界制造业大会累计促成合作签约项目3600余个
- 2024第八届老舍戏剧节启幕,三个月90场演出规模创历届之最
-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欢迎更多中国游客访柬
- 齐齐哈尔市:打造“四所一庭一中心”模式 延伸基层法治服务
- 濒危物种长鼻猴落户广州七年 家族不断壮大
- 热门推荐
-
- 优势互补 川渝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 东北三省一区携手举办书博会 邀读者共沐书香
- 伪满皇宫博物院智能方舱守护文物健康
- 北京东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中轴线上重点文物成流量新宠
- 江苏徐州:巨幅春联迎新年 “仪式感”里贺新春
- 山西传统村落庙会召唤青年季节性“回流”
- 注意了!这些宠物不能养
- 湖南平江洪灾三题
- 俄外交部称乌方袭击国际原子能机构车队
- 陕西高速开展除雪保通作业 已出动人员1203人次撒布固态融雪剂810吨
- 大型演出普及电子票 观众对纸质票何以热情不减
-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论坛开幕
- 多地晒元旦旅游成绩单:哈尔滨游客、收入达峰值
- 2018年至2022年福建省新收一审毒品犯罪案件9250件
- 吉林警方通报北山公园伤人案
- 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
- 首个中国家电品牌赞助商 海信成为皇马官方合作伙伴
- 台风蓝色预警发布:安徽、江苏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第79届联合国大会开幕 就任主席菲勒蒙阐述愿景
- 博物馆奏响中国古乐 智化寺上演“非遗音乐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