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先天性耳聋儿童基因治疗见成效
本报讯 (记者 唐闻佳)先天性耳聋患儿有望通过前沿的基因治疗,重回“有声世界”。昨天,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上海市五官科医院)披露全球首例先天性耳聋儿童基因治疗效果最新进展:目前,该病例已随访观察近10个月,患儿听力得到明确改善,已经可以进行日常对话。
2022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聋基因治疗团队对一名患儿进行了全球首例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药物注射。该项基因治疗药物技术,开辟了先天性耳聋治疗的新方向。包括该患儿在内,该院进行的全球首批多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已被欧洲基因和细胞治疗学会年会(简称ESGCT年会)正式接收为大会报告,并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第30届ESGCT大会上向全球同行分享。
全球先天性耳聋患者高达2600万,我国每年新生约3万聋儿,其中60%与遗传因素相关,严重损害儿童听觉、言语以及智力发育,但临床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
耳畸蛋白缺陷(OTOF耳聋基因突变)是导致听神经病最常见的遗传原因,常引起儿童重度、极重度或完全听力损失和言语障碍。负责攻克该疾病的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副院长、遗传性耳聋诊治中心主任舒易来及耳聋基因治疗团队,在该医院耳鼻喉科研究院院长、耳鼻喉科主任李华伟教授带领下,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听觉医学专家陈正一教授等,历经多年努力,成功研发出我国首款治疗耳畸蛋白缺陷所致耳聋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并在全球率先启动临床试验。
随着生物医药技术革新发展,基因治疗被认为是根治遗传性耳聋最有潜力和最理想的策略之一。该方法通过将正常的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基因导入靶细胞内,补偿或纠正缺陷基因,以实现从根本上改善听力的目标,其恢复的听力更接近自然声音的状态。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聋基因治疗团队采用基因补偿的方式,将基因治疗药物通过微创局部注射到患儿内耳,弥补缺陷的耳畸蛋白,从而恢复或改善OTOF突变耳聋患儿的听觉和言语功能。目前,该团队已纳入多例患儿,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内耳基因治疗策略在耳聋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该研究为OTOF基因突变致聋患者提供了特异性的基因治疗候选药物,是遗传性耳聋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与此同时,在术前评估、给药方式、术中监控、术后护理等方面,该团队建立了成熟的临床治疗方案,为后续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近期发布的《上海市促进基因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要进一步增强上海基因治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能力,进一步完善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生态,使上海成为基因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聋基因治疗团队长期聚焦耳聋基因治疗研发与临床转化。本次基因治疗取得的重大临床突破,也是一次院企合作、利用互补优势高效推进产学研转化的尝试。
“我们借力公司在药物开发上的经验,打通了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产业化设计、工艺生产、安全评估等通路,建立了产学研发展新模式,开启了耳聋基因治疗新时代。”舒易来介绍,该院还将持续推进多种耳聋治疗药物的开发和临床转化,力求使更多耳聋患者重返有声世界。(文汇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武汉天河机场暑运迎送旅客逾606万人次创新高
- 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山东烟台启幕
- 重庆前三季度超278亿元税惠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
- 看,科技绘就好“丰”景——我国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 湖南五年来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81.7亿元
- 这些“老年病”为什么盯上年轻人?
- 专家学者聚焦绿色低碳开发 助推渤海湾能源超级盆地建设
- 专家提示警惕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风险
- 湖北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建设中医药强省
- “0成本囤酒店”真的划算吗?兑换还顺利吗?
- 俄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
- 创历史新高 2023年内蒙古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965.3亿元
- 天津港(乌鲁木齐)内陆箱管中心揭牌
- 迪拜旅游局:中国游客访问量飞速增长
- 齐向东:数据安全出现了三大难题 “易攻难守”常态化
- 指挥大师祖宾·梅塔:我在这里指挥过最棒的《阿依达》
- 扩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 托起幸福“夕阳红” 浙江金华探索社区助餐长效运营新模式
- 新疆吐峪沟:“千年古村”何以在厚重历史中焕发新生机?
- 美国铁路工人清理“毒列车”现场后生病 工会担忧长期健康风险
- 热门推荐
-
- 江苏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 跳桥救人的外卖小哥彭清林:活在当下,想太多容易飘
- 美防长访菲,再增设4个军事基地?专家:可能导致亚太出现分裂对抗
- 武汉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部分轮渡暂时停航
-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1·24火灾事故举行新闻发布会 现场为遇难人员默哀
- 宋韵杭式生活节开幕:汇集10余场名家讲座 沉浸式感受宋韵
- 你电子囤物吗?调查显示八成受访者有数字囤积的习惯
- “兴安岭上兴安盟”2022兴安文化节开幕
- 5座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气储罐落户粤港澳大湾区
- 议员吃回扣问题仍在发酵 日本岸田内阁支持率再创新低
- 天津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国庆假期客流量同比增8.3%
- 契税新政实施10日 重庆累计减免近1.9亿元
- 梅龙高铁开通在即 两座新建站房精彩亮相
- 马东铁项目《2023年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发布
- 浙江横店回应“竖店热”:将设立基金支持微短剧产业
- 韩国诞生首例自然受孕五胞胎
- 南货航新开深圳-安克雷奇-芝加哥货运航线
- 港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专家指A股复市带动港股向好
- 安徽多地遇暴雨 85个站降水量超过100毫米
- 内蒙古: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 | 各地教育成就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