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耽误了多少人看病
■卫永旭 杨文磊
民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科学么?偶尔眼皮跳很常见,但常年累月的眼皮跳,甚至扩展到口角的抽搐是怎么回事?这会慢慢自愈么?来看笔者近期遇到的三个病例。
小李,25岁,金融行业从业者,经常加班、应酬,由于工作强度高、作息不规律,一年前,她开始左侧眼皮偶尔出现跳动,她对此没有在意,自以为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不过,后来财没来,眼睑抽搐愈加频繁,情绪紧张、睡眠不好、久盯电脑屏幕后,情况均会加重,一月前她的面颊也开始不自主抽动、嘴角歪斜。这令她每天变得很焦虑,已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第二名患者陈师傅,50岁,黑龙江人,既往有左侧眼球白内障史,右侧眼睑、面颊、口唇周围不自主阵发性抽搐8年,近半年症状加重,表现为持续性右侧面部阵发性痉挛,几近眼瞎,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当地县医院尝试过中药针灸等治疗,均无效果,多方求医后被告知这是“不治之症”。
第三名患者是心胸外科的董医生,49岁,右侧面部及颈部肌肉抽搐近15年,因害怕小概率手术风险,选择保守治疗,在此期间注射肉毒素超过30次,每次注射后短则3个月、长则6个月就很快复发,近两年效果越来越差,且开始出现明显的面瘫症状,右侧额纹消失、闭眼无力、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吃饭时嘴角漏食漏水,张嘴说话时面瘫尤为明显,已影响正常工作。
这些情况,其实都与面肌抽搐有关。
面肌抽搐起病隐匿,常与眼皮跳混淆
面神经,是大脑十二对颅神经的第七对,左右各一,顾名思义主要支配控制面部表情肌包括: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颊肌及颈阔肌的运动。
面肌抽搐,主要由于面神经受到血管或肿瘤压迫,引起的一侧面部肌肉不自主、阵发性的抽搐为特点,早期症状隐匿,主要为眼睑跳动,后期可逐渐累及面颊、嘴角以及颈部肌肉抽搐。这虽不致命,但会影响患者的心理,诸如烦躁、焦虑、社恐,甚至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面神经为什么会被血管压迫呢?主要是年龄增大脑组织开始萎缩,伴随血管的移位,从而产生接触压迫。年轻患者可能与颅内无菌性炎症相关,炎症黏连使蛛网膜将血管束缚在面神经根部。
民间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的说法,从医学角度看,这跟“财”或者“灾”都没有任何关系,最常见的原因是过度用眼,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熬夜、睡眠不足都可以造成眼部肌肉疲劳,而眼部肌肉结构纤细,容易导致挛缩。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减少用眼强度、注意休息、毛巾热敷,多数患者大概在1-2周内可以缓解。
那么,眼皮子跳与面肌抽搐,有没有办法区别分辨出来呢?
通常来说,眼皮子跳主要是上眼皮,提上睑肌参与,由动眼神经支配控制,而面神经支配的眼轮匝肌主要位于下眼睑。通过改善睡眠、减少用眼、理疗等方法,超过两周仍存在下眼睑抽搐的,需要及早找专科医生进行鉴别。
此外,部分面瘫患者也可发生面肌抽搐后遗症,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因外伤或炎症损伤后神经瘢痕形成,导致神经异常放电,但这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时产生,而典型的面肌抽搐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且不受控制。
有没有办法治?肉毒素要不要打?
面肌抽搐主要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并通过头颅核磁共振来查明其病因是继发性的(肿瘤压迫面神经),还是原发性的(面神经周围动脉、静脉血管压迫引起),针对不同病因给予不同治疗方案。
少部分患者如果发现肿瘤等因素,首先要考虑手术切除来缓解症状。对于血管压迫引起的原发性面肌抽搐,可选择注射肉毒素缓解症状或神经微血管减压这一微创手术来根治。
以董医生为例,肉毒素注射可在一定程度上治疗面肌抽搐。A型肉毒杆菌注射后可抑制神经末梢递质释放,产生肌肉松弛性麻痹,迅速缓解抽搐症状。不过,肉毒素注射后只能获得短期疗效,根据剂量不同,一般维持3个月到1年,需要反复注射。长期注射后会产生抗药性,效果逐渐减退,并可出现眼睑下垂、口角下垂等面瘫症状。所以,肉毒素注射适用于症状较轻或因年龄偏大、疾病等因素无法耐受全麻手术的患者。
通过磁共振检查,上文提到的三位患者都发现面神经被周围血管紧紧压迫产生明显压痕或移位,均被诊断为原发性面肌抽搐。他们最终都选择了微血管减压手术,即通过微创方法,将压迫于面神经上的血管垫开移位,达到缓解疼痛、又不损伤神经的目的。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唯一可以根治原发性面肌抽搐的方法。
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保驾护航下三人均获手术成功。写下三则病例希望告诉读者朋友,面肌抽搐是一种影响生活质量的神经性疾病,了解其科学治疗方案对患者及家人非常重要。
相关链接
面肌抽搐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一:迷信“左眼跳财、右眼跳灾”
上眼皮子跳,可能跟用眼过度、睡眠不足有关,改善睡眠,规律作息后1-2周大多缓解;长时间下眼皮子跳,且症状逐渐加重,需高度警惕面肌抽搐。
误区二:面肌抽搐是因为情绪问题引起的
虽然情绪因素如紧张、焦虑会影响抽搐的发作频率和程度,但它仅是导致面部抽搐的诱发因素,主要原因是面神经受血管或肿瘤压迫及其他因素,需要进行磁共振及电生理检查才能确定。
误区三:只有老年人才会患上面肌抽搐
尽管面肌抽搐在中老年人更为常见,但并非只有中老年人才会患上该病,年轻人也可以出现面肌抽搐,这可能与解剖异常、遗传、炎症等因素有关。
误区四:面肌抽搐可以自愈
尽管有极少数患者自诉可能在时间的推移下症状减轻或消失,但对于已经严重影响工作生活的,更应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误区五:面肌抽搐是不治之症
面肌抽搐患者磁共振检查发现血管或肿瘤压迫的,可选择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或肿瘤切除;针对轻症、高龄或无法耐受全身麻醉的,可选择肉毒素注射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外科医生)
(文汇报)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生态大省青海迎多国政党代表 讲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
- 突发!黎巴嫩真主党称向以色列边境发射“爆炸性无人机”
-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国庆假期日均出入境旅客将达到175万人次
- 海内外人士福建周宁共话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
- 向老人销售“神药”团伙落网
- 上海植物园自6月13日起临时闭园
- (第六届进博会)中国商务部部长:让更多外企“来了就是一家人”
- 红土地上振兴路:空心村“山居”经济蝶变记
- 90%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治愈
- 广西海警连查4起涉嫌走私案件 案值约600万元
- 政策宣讲入心 税费服务贴心(财经眼)
- 风雪中“一抹橙色”闪现 他们总是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
- 长三角产业联盟南上海中心“花落”奉贤 推动要素跨域流动
- 台州一民宅发生火灾 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汇编(2023年版)》
- 山西灵石:私挖乱采煤炭资源 10名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 吉祥航空开通上海至曼彻斯特直飞航线
- 校长做起了“饭搭子”?新学期多地开展食安工作
- 新疆文旅部门公布2023年“成绩单”和2024年“计划表”
- 2023中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大会在盐城举行 共绘行业发展新蓝图
- 热门推荐
-
- 考古专家:8000年前查海遗址分早中晚三期 体现聚落考古重要性
- 手机边充电边使用会爆炸吗?
- 西政校长勉励毕业生:知行合一致良知 德法兼修事上练
- “520”!内蒙古婚姻登记处为6364对情侣“加班”
- 两岸同胞相聚白酒特色小镇 以酒为媒共探产业发展
- 研发利用人工智能“超级显微镜” 科学家揭示全固态锂电池稳定性机制
- 国家药监局:柴黄口服液和阿胶胶囊由处方药转换为非处方药
- 中国嗓音医学方兴未艾 业界共谋技术创新与学术发展之道
- 同比增长超55%!竹笋成广东农民增收“致富菜”
- 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霏推新专辑 用音乐讲述一个小女孩成长之路
- 安徽芜湖神山音乐节暨首届全国大学生乐队大赛开幕
- 非遗馆里唱响原汁原味上党梆子
- 吃药到底该怎么喝水?很多人没做对!
- 缑旭飞:布达拉宫消防安全的“守夜人”
- 零食“高学历造假”? 消费者权益法:最低罚款1000元
- 影视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成渝影视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
- 人工智能最新研究:朝人类-AI互动开放式文化演变迈出第一步
- 专家学者江苏泰兴共话化工园区可持续发展
- 怎样改造老人的家才能适合老人家?专家:理解老人是关键
- 第十四届北京科学嘉年华即将开展 打造中轴线上的科普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