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疗法:“吓一吓”更健康?
恐惧疗法:“吓一吓”更健康?
一直以来,惊悚的场景或电影都带给我们毛骨悚然的感觉,然而最近却有研究表示,强烈恐惧的情绪可以让大脑活动水平下降,从而让我们感觉更快乐、更少焦虑,还能缓解疲惫和压力。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科技头条
喜欢被“吓破胆”
这是什么心理
恐惧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但现实生活当中 ,还有很多人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置于惊吓之中,比如,喜欢在深夜看恐怖片、喜欢逛主题公园里的“恐怖屋”,越“恐怖”排队的人越多。而充满冒险精神极限运动更是许多人的最爱,就算是尖叫着也要挑战自我去完成。
恐惧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心理?
为了弄清楚“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被吓”,任职于匹兹堡大学的恐惧社会学家玛姬·克尔做了不少研究。这些年来,她不断造访世界各地的骇人景点,希望能够通过那些令情绪和心灵震撼的经历,去探索——恐惧如何触发我们的生理机制,又如何触动我们的心理感知。
玛姬·克尔和她的研究团队在恐怖屋的地下室设立临时实验室,让购买门票的人参与实验。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超过250人在进入恐怖屋之前和之后填写了情绪问卷,通过脑电图对大脑活动的测试结果,研究者们发现,对于那些感到无聊或疲惫的人以及那些经历过非常恐怖和惊险刺激的人来说,恐惧的情绪会让他们的大脑活跃程度降低。换句话说,恐惧造成的刺激,能够为我们带来不可思议的愉悦——甚至比跑五公里更令人放松。
有意思的是,研究还发现,当我们与其他人一起“被吓”时,这种“放松”效果会翻倍。或许,这就是人们为什么爱看恐怖片、玩云霄飞车、去恐怖屋探险……偏要让自己吓破胆的最大原因。
专家解惑
居安思危,人类更易深陷恐惧
在这个世界上,你最害怕的是什么?老鼠还是蜘蛛,被人欺骗还是被人抛弃?虽说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知道“害怕”的感觉,但从对恐惧的反应角度看,人和动物存在本质区别。
“动物的恐惧与理性思考无关,常产生于此时此地它能看到的事物。比如说,老鼠从不会担心食物有毒与否,只担心近在眼前的猫;兔子不会担心食物中有农药残留,也不会对千里之外的老虎感到恐惧。”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心理学博士李雅方告诉记者,人类既是“理性的动物”,也是“拥有语言的生命”,我们拥有认知、语言和抽象思维能力,而其他动物却没有。因此相对于动物的恐惧而言,人类内心的恐惧显然要复杂得多。
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欧内斯特·贝克尔所说——人类天性忧伤,从呱呱坠地起,死亡的阴影便如影随形。于是他们变得过于敏感,害怕一切潜在的伤害和威胁。即使一切歌舞升平,他们也会居安思危。
“恐惧”对人类而言,属于“非单一性”的心理机制,既像被触碰到触角时畏缩的蜗牛那样简单,也相当复杂。国梅奥医学中心研究显示,在电梯、公交车、购物中心等地方很容易令人产生恐惧,因为密闭的狭小空间容易激发焦虑情绪,让人对环境产生极度不安全感,失重状态也容易让人极端恐惧。除此之外,蜘蛛恐惧症、深海恐惧症、密集恐惧症、广场恐惧症……李雅方表示,只要我们将刺激事件或行为认作即将发起攻击或存在威胁,恐惧情绪就会油然而生。
或许你也发现了,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千奇百怪的“恐惧症”不断浮出水面。究竟哪些因子左右了我们的恐惧?恐惧又如何反映出我们不为人知的自己?
“恐惧体验”是体验危险情境的最安全方式
看着牙医钻别人牙齿时,自己也会感觉到锥心之痛;与他人一起乘坐云霄飞车、观看恐怖电影时,更会被其他人的嘶吼、尖叫与泪水,推上恐怖的高峰。无论我们喜欢还是讨厌体验恐惧,都很难否认我们对它的敬畏。这不禁让我们好奇,“受惊吓”时所体验到的,是怎样的一种内心状态?
“站在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在恐慌期间所体验的高唤醒状态,也可以在更积极的情况中得到体验。”李雅方告诉记者,所谓“唤醒状态”,是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体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换句话说,“高唤醒状态”就是情绪在生理上被激活的程度指标,也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引发情绪的强烈程度。
比如,在感觉情绪沮丧时想去看恐怖片,其实是无意识地训练大脑去思考或体验恐惧,这相当于心理学的“暴露疗法”。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在于恐惧体验能给我们一种成就感,是人类体验危险情境的最安全方式。“在恐怖屋中的体验,其实是在经历‘他人的恐惧’。我们虽然没有真正面对危险,但却有机会体验一种极端的恐惧情境,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就是恐怖电影、游戏或小说中的人物。然而我们心里清楚,自己能够控制整个事态发展,并随时回到现实世界中。”
李雅方还举例说,极限运动也是如此。“恐惧本是一种对危险情境的不安,而危险性正是极限运动的魅力所在。但人们选择实地体验‘虎口脱险’的刺激,并不同于真实跌落悬崖。因为在体验极限运动时,参与者有着更多的自主感。”
延伸阅读
正视恐惧
才能消除负面情绪
如果你对高度感到恐惧,位于多伦多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大楼的“边缘漫步”,可能是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然而并非每一种“恐惧”都能令人大脑放松,无论是害怕老鼠、害怕蛇、害怕考试、害怕上台演讲,还是害怕被批评、害怕失去亲人……恐惧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意义。
不久前,牛津大学研制一套VR(虚拟现实)心理治疗方案——让病人在虚拟情境中面对自己害怕的情景,以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重新意识到自己所害怕的东西其实都非常安全。在实验中,研究人员让患有密集恐惧症的人戴上VR头盔后直接“面对”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还在虚拟情境中加入了搭乘火车等情景,让患者明白现实并没有想象中可怕。治疗结果发现,在病人完成测试回到现实生活后的当天,无论是走在马路上或是到超市去购物,他们的恐惧症症状都会大大减轻。
“恐惧情绪其实是我们对危险的反应,人类时刻体验着所谓的威胁带来的恐惧情绪,并作出‘试图逃避’的经典行为模式。”李雅方解释,并不是令人恐惧的事件本身对我们产生了影响,而是对于所谓的“恐惧事件或情景”的认知评价在影响着我们。“比如说对于考试的恐惧,如果我们认为考试是对自身学习状况的检验,适当的恐惧心理就能够成为我们复习的动力;但倘若我们把它看作评定自我能力的唯一标准,这种恐惧很容易就会演变成焦虑了。”
蛇、蜘蛛、电梯、陌生人、高度、黑暗、雷和闪电、飞行、狗和牙医,《科学美国人》杂志曾评选出“人类最害怕的十大事物”。生活中,总有这样那样让我们惊叫和不寒而栗的东西。“人类总是认为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是因为生活中存在太多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缺乏自主感总是容易让人陷入‘恐惧’漩涡。”
李雅方说,“无论恐惧的来源是什么,正视这种体验所带给我们的感觉,相当重要。”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国激光显示技术发展步入快车道 产品应用领先世界
- 德国学者耶里尼克:中国新能源汽车迎头赶上 技术进步令人印象深刻
- 178亿元投资落户重庆巴南 民营企业投资项目超九成
- 成分备受欢迎 中草药护肤迎发展机遇
- 起底电诈丨@大学生 学历高≠不被骗!假期想找兼职、看演唱会的同学看过来
- 朝鲜试射新型高超音速中远程弹道导弹 金正恩观看试射
-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峰会发布《台湾青年来榕“懒人书”》
- 《脱口秀大会》 是“躺”还是“卷”?
- 四川盆地江汉等地持续酷热 局地气温将冲击43℃
- 中国贸促会:1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同比明显下降
- 广东台山黑豆上市 有“牛脚印”的最受欢迎
- 遇见福建:“国风+美景”催热宁德“双节”文旅市场
- 《国家的孩子》内蒙古巡演收官:演出15场,超1.5万人次观演
- 中国普查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 千年以上古树超万株
- 财经观察:新场景、新模式推动服务消费扩容升级
- 南宁—湛江高速公路广西段建成通车 广西与大湾区加速连通
- 美元下行之路仍坎坷,人民币再度逼近7.2关口
- 2024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丨波司登品牌引领迈向“全球领先”
- 22人被追责 山西发布临汾“12·28”较大爆炸事故评估报告
- 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 热门推荐
-
- “大山里的小欧洲”青田举行创业创新发展大会
- 北京独角兽企业达114家 全国居首
- 时隔19年中国邮政再次发行中国电影主题邮票
- “中国油茶之乡”迎丰收:深加工产品远销东南亚等地
- 迎新春活动“花样”翻新 沉浸式感受“烟火里的中国年”
- 国家卫健委:2020年到2022年医保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约五个百分点
- 海内外通商“回家”献策:推动江苏南通民营经济更好发展
- 查账!美议员拟推法案 对美向乌提供的援助进行审计
- 浙江“制造大市”迎风起航:新能源汽车产业节后生产忙
-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韩国推介会在首尔举办
- 迎峰度夏进行时 “东北电”跨越2000公里首次入川
- 466所高校将在全国开展1万多场沂蒙精神宣讲
- 男子将前妻男友刺伤致死 重庆警方通报
- 法国警方逮捕一名逃亡16年的意大利黑手党杀手
- 湖南祁阳巧用育秧大棚套种蔬菜“生金”
- 南北山绿化工程计划10年完成营造林206.72万亩
- “国家队”出手!工行、建行、中行、农行集体公告
- “中国杨梅之乡”湖南靖州10万亩杨梅开摘 寄递全国218个城市
- “智”绘“丰”景 穰穰满家 科技赋能为希望的田野绘就稻香金秋
- (走进中国乡村)广东电白乡村“微工厂”助力乡村“大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