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2020年到2022年医保住院费报销比例提高约五个百分点
中新网10月19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19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副司长薛海宁表示,目前来看,各项改革的举措正在积极推进,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也正在持续改善。
一是大力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通过专家支援、技术平移、同质化管理等等举措,填补地方在肿瘤、儿科等重点疾病和重点专科方面的短板和弱项,通过这些措施,群众跨省跨区域就医的难题正在逐步缓解。
二是要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我们有序地推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的建设,加快实施“千县工程”,健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得适宜的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通过远程医疗,包括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线上诊疗服务等等方式,用信息化的手段,把优质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的身边。同时我们推进医学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使科技的成果也不断地转化为群众看病就医的获得感。
四是以降药价为突破口,深化“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近年来,国家组织和开展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药品的谈判议价等等,大幅度降低了药品和耗材的价格,也减轻了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同步也推动了医疗服务价格的动态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等等这样一些改革,推动公立医院建立公益性为导向的运行新机制。
五是加强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医保的保障水平。2020年到2022年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的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分别提高了五个百分点左右。
六是加强医院的精细化管理,推动临床业务管理和经济管理的深度融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促进药品耗材的合理使用,开展同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等。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薛海宁介绍,同时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也非常注重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通过预约诊疗,使预约时间更精准,减少患者的排队等候时间。通过门诊的一站式服务、日间手术、诊间结算、床头结算等等这样的举措,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减少患者和家属就医的奔波之苦。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通过建立专科专病中心,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等等这些服务模式,让医护人员围着患者转,也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安心、更放心。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中新教育丨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 中科院团队发现约4.38亿年前古鱼新物种“眼镜蛇大庸鱼”
- 超1.9万名内地高层次专业人才获批往来港澳人才签注
- 沉浸式戏剧《9号秘事》北京限定版登台
- 清明节假期中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
- 贵州省财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王瑰受贿案一审开庭
- 西藏察隅: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 拜登会见泽连斯基,宣布提供新一轮军事援助
- 委内瑞拉决定同巴拉圭断交
- 日准航母“出云”号首停菲律宾 自卫舰队司令将矛头指向中国
- 苏州全市范围内不再审核购房资格
- 【锦绣中国年】宁夏:塞上西北寻年味
- “冰墩墩”变“龙墩墩” 不止换装这么简单
- 行程卡取消星号后机票搜索量猛涨
- 天津召开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会
- 外媒:美国三名男孩发现罕见未成年霸王龙化石
- 广西首个水稻无人农场全年亩产干谷超1000公斤
- 3月起云南将进入森林草原高火险期 部分地区将达极高火险
- 美媒:美海军造船业处于“25年来最糟糕状态”
- (走进中国乡村)年轻一族乐为山货代言 “中国百合之都”甜蜜升级
- 热门推荐
-
- 国际插画艺术大展走进南昌:给城市更多艺术文化滋养
- 低值可回收物如何高值化利用
- “AI”赛道上的“90后”创业者:探索人生的无限可能
- 通过直播间PK诱骗网民打赏 5名“网红”涉嫌诈骗被抓
- 烟台机场暑期将开通吉隆坡直飞航线
- 清华学生“去种地”
- 甘肃发布2021乡村旅游发展指数:近郊短途游成新风尚
- 苏丹北达尔富尔州首府遭袭 当地官员称已致28死46伤
- 湖南永州一学校发生伤人事件 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 2023年服贸会展览展示规模约15.5万平方米 招展基本完成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趟周口!
- 北京采取五方面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 2月10日起京津冀取消异地就医备案 三地看病“一账通”
- “墨彩时光”贾发军中国画作品展郑州开幕
- 杭州携手多城发出“爱情倡议” 推动“甜蜜经济”发展
- 视评线丨巴勒斯坦“入联”再失败 撕开美国伪善“面具”
- 新疆兵团:“天空地”遥感技术让棉田农业生产更智慧
- 浙北新年首批进口液化天然气通关 保障冬季供暖
- 老挝航空广州往返巴色航线首航
- “气化西藏”13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百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