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螃蟹那些禁忌,有几个是真的?
吃螃蟹那些禁忌,有几个是真的?
秋风起,蟹脚痒。中秋到国庆,是吃螃蟹的最好季节。在节日之前,人们也都会互赠礼物,其中最受欢迎的礼物之一,就是螃蟹和螃蟹券。不过,吃螃蟹也是一个有点麻烦的事情。倒不是因为食蟹程序复杂、技术性强,而是因为各种传说,各种禁忌。
我上网一查,有关螃蟹的禁忌有十几条,还不算口传的。这里把我最近听到的各种说法总结一下,大家来猜猜,哪些是真相?
说法一:
螃蟹的营养价值其实没多高,
蛋白质也不比牛肉多
如果按蛋白质含量角度来说,这个说法基本上正确。
按鲜重来计算,螃蟹肉的蛋白质含量的确没有鸡胸肉和牛腱子高。不过它水分大,脂肪少。按干重来算,蛋白质含量是不逊色于甚至胜过牛肉的。
不过,一只螃蟹没有多少的肉,想用螃蟹肉补充蛋白质,恐怕从时间效益和金钱效益上都不合算。人们花高价吃螃蟹,为的是口味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就不要把它贬低为普通的蛋白质来源了。
说法二:
螃蟹不适合痛风和高尿酸的人吃
这个说法基本正确。
水产品尿酸含量本来较高,蟹黄之类更要小心。不至于一口都不能吃,但是肯定不能贪吃。
就算别人送来1888的螃蟹券,也别因为怕螃蟹浪费掉,让自己身体负担太重。自己吃不了的赶紧送朋友同事邻居,没吃上螃蟹的人还多着呢。
说法三:
螃蟹不适合孕妇吃
这个说法不一定对。
所谓“寒凉”并不是孕妇不能吃的理由。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是孕妇自己是否此前对螃蟹消化不良,吃了容易产生不适;二是螃蟹是否状态良好,烹调适当。
螃蟹这类食物如果烹调不足,容易带有致病菌,体弱孕妇是要格外小心的。两方面问题都没有的话,吃一只解解馋并无不可。
说法四:
螃蟹不适合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吃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日常蛋白质消化不良、胃酸不足、容易腹泻、容易胀气的人,以及正处于过敏状态的人,吃螃蟹是要小心的,避免吃出不适。有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肝胆疾病等问题的人都应当小心,不可贪吃。
说法五:
吃螃蟹不能喝啤酒,也不能喝茶,而适合配黄酒或白酒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要看是什么人。
如果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什么酒都应当避免,白酒也不例外。同时,甜饮料促进内源性尿酸增加,所以配饮料也不妥。
如果是消化吸收功能差,配绿茶需要小心,因为茶多酚有降低消化酶活性的作用。如果身体很好,消化很好,那么配茶或酒,只要不过多,都不会造成麻烦。
黄酒去腥味,更适合配合螃蟹这种河鲜类的食物,但也不能过多。比如黄酒50克左右(酒精15克以内)已经足以佐餐,又没有超过膳食指南中的酒精限量。
姜和醋又能去腥,又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也有一定抑制微生物的作用,所以自古以来都要用它们来配螃蟹。
说法六:
螃蟹不能和维生素C一起吃
这个说法早已辟谣。
多年来流传“虾不能和维生素C一起吃”,因为“会产生砒霜而中毒”。螃蟹和其他水产品都被纳入了这条禁忌的“扩展版”。
事实上,一两百毫克的维生素C不会通过“还原作用”产生大量有毒的三价砷。如果吃上千毫克的维生素C,倒是有点危险,因为过多的VC本身就可能引起敏感者拉肚子。
所以,当天服用过复合营养素药片,并不影响再吃个螃蟹。
说法七:
螃蟹不能和水果一起吃
对部分人而言有道理,但不是所有人的禁忌。
在网上查了一下,螃蟹的“不宜搭配”一共有35条,其中包括了多种水果、蔬菜和坚果,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其中的道理大同小异,所以这里一起解释:这些说法适用于消化能力差、怕冷容易腹泻的人。对体质强壮、消化能力强的人则不适用。
部分水果含有较多的单宁和其他多酚类物质,降低消化酶活性;有机酸和单宁等物质还具有缓冲作用,能使胃酸的作用下降,削弱其活化蛋白酶的作用,削弱其杀菌能力。
我校有老师曾经做过模拟胃环境的消化实验(未发表),发现加入柿子之后,模拟胃液的pH值从2以下上升到了3.5以上,蛋白酶的活性也下降,蛋白质消化受阻。但是,也没有形成“结石”之类的物质。
我本人上学时代就属于体弱人群,吃个螃蟹就会腹泻,吃大量水果也会腹泻,两者加在一起必然肚痛腹泻。现在身体好了一些,吃一个大螃蟹加少量水果已经没有问题了。到底是不是能在吃了螃蟹之后再吃水果,要看您的消化能力和体质而定。
说法八:
不能吃醉螃蟹、生螃蟹、不新鲜的螃蟹
这个说法正确。
水产品体内有大量微生物存在,而且污染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细菌的比例很高(去查一下国内相关文献就知道了),甚至带有多种寄生虫。必须经过有效的加热杀菌处理才能保证安全。
仅仅加点酒泡泡无法起到充分杀灭寄生虫和致病菌的作用,贪图口味鲜嫩而加热不足也非常危险。千万别让幸福快乐的节日美食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险和痛苦!
不新鲜的螃蟹、死螃蟹更是细菌大量繁殖,非常不安全,坚决不要吃。
说法九:
螃蟹必须现烹现吃,不能吃隔夜的
这个说法基本正确,但不绝对。
螃蟹富含蛋白质,秋季环境温度还比较高,即便烹调后也极易增殖细菌。不建议提前烹调之后放几小时再吃,最好是趁热吃掉。
不过,如果一餐没有吃完,也不必扔掉,但必须及时冷藏,并保证彻底加热杀菌再吃。
比如说:把冰箱里的蟹取出来,取其肉,切碎。在锅中烧沸水,加入鸡汤,用少量芡粉勾薄芡,撒入螃蟹肉,然后搅入打散的鸡蛋液,搅匀立刻关火。加入少量盐,撒入胡椒粉、小葱花或香叶碎,就是非常美味的螃蟹蛋花羹了。
用来做成蟹肉炒饭、蟹肉馅包子等充分加热的风味食物也可以。
需要提醒的是,螃蟹虽好,也得适量,不要一次吃七八只甚至十几只。你看《红楼梦》里面,宝玉身体好胃口好就多吃点,黛玉身体弱消化差就少吃点。
另一个要提醒的问题是,吃了螃蟹,这一餐其他高蛋白食物,包括鱼、肉、虾、贝、蛋等,就可以相应减量了。
总之,吃螃蟹没那么多禁忌。只要身体许可,节日期间就别吓唬自己了,好好享受它的美味吧!
文/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相关推荐
中新健康周报|医疗领域全国共立案5.2万人;海尔生物并购上海莱士
中新健康 | 首儿所通州院区主体结构封顶 预计2027年投入使用
中新健康|北大医疗今年前三季度收入约39.3亿元 预计年内实现盈亏平衡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分不清?看完你就明白了!
东北铁栏杆是甜的?打出溜滑也能受重伤?这些操作轻易别尝试
专访哈佛大学刘军:AI医疗是人类医生的助手而非对手
在冬季如何防滑?不慎跌倒,如何正确处理?
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守正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什么有些食物让我们心情愉悦
“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木薯糖水爆火,有人为啥喝“中毒”了
厚底雪地靴易摔伤或致筋膜炎 提醒:80%的人鞋都选错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新疆克孜勒苏州阿合奇县发生4.7级地震 震源深度15千米
- (乡村行·看振兴)养出好“蜂”景 江西赣县铺就“甜蜜”致富路
- 江西人大代表建议“赣粤门户”定南县打造“赣粤边际安全谷”
- 坚守40年,他们将万场电影“译”进佤山(深观察)
- 广东开展夏夜治安巡查宣防 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6.4%
- “影像中国”采风对焦浙江宁波海曙:生活、发展成为前后景
- 陕西省加快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安全度汛
-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4年“胡杨礼赞”秋季文旅系列活动启幕
- 国家发改委推出第七批重大外资项目 计划总投资超150亿美元
- 巴西前总统首席经济顾问: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表现引人注目丨世界观
- 中国太平—东盟保险共同体为东盟项目提供近500亿元风险保障
-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启用新型智能验证台、畅通“绿色生命通道”
- 福建宁德大黄鱼“游”进北京 擦亮“黄鱼之都”名片
- 演员孙千塑造野性“大女生”
- 推动工业专家变语料“饲养员” 上海探索“智守”工业比重路径
- 中新健康丨专家:肿瘤治疗手段多样 肿瘤心脏病学研究亟待加强
- 加快普及校园急救设备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积极评价巴基斯坦人权发展成就
- 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在昆明“细数”滇意交往合作
- 交响诗篇《长城》在津演绎长城两千年沧海桑田
- 热门推荐
-
- 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中日陶瓷文化交流活动上发表视频致辞
- “寻路川藏线 看见崭新中国”《看见中国汽车》特别策划——川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活动启幕
- 专家谈政府数字化改革,如何精准高效、趋利避害?
- 毛里求斯总理:中国企业为毛里求斯社会住房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 何时废除欧盟法 英各派意见不一
-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8月13日开幕 京港两地电影节将合作
- “洋弟子”感受邯郸文化:“胡服骑射”话创新
- “95后”钳工化身“火车医生” 高温天为列车开展“体检”
- 泉州·横滨·光州青少年美术作品展在泉州举办
- 青海省欧美同学会成立
- (乡村行·看振兴)湖北宜城:乡村路串起“家门口”旅游资源
- 普华永道被顶格处罚,为“看门人”敲响警钟
-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重庆段开展高空走线验收工作
- 中国酒业ESG报告:酒企2022年环境治理投入超15亿元
- 老街区里潮流新 | 安庆:“街”续文脉,焕新活力
- 每周最长69小时工作制引争议,尹锡悦承认:超60小时不利于健康
- “钢轨医生”高原雪夜守护丽香铁路畅通
- 河南援非医疗50年:“中国白求恩”梅庚年遗志代代传续
- 上海累计出台25个职称系列改革办法
- 网络文学主流化提速,激发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