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业专家变语料“饲养员” 上海探索“智守”工业比重路径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 (记者 郑莹莹)在大模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这一技术“利器”如何真正赋能实体经济,备受业界关注。
上海新兴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院首席规划师贺仁龙新近就此话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可以让工业专家当语料“饲养员”,成为大模型“训练员”,推动大模型真正赋能实体经济。
他指出,比如危险化学品行业中有很厉害的专业操作工人,他们从来没有出过安全事故,这些人年纪渐长,即将退休,但后继人才凋零。
沪上工业界正在尝试做这么一件事:采集部分专业操作工人的工业语料并进行标注。
“工业专家可以成为工业大模型的‘训练员’,把大模型当‘宠物’,投喂高质量的数据,将其逐步训练出来,提高工业效率。”贺仁龙说。
在他看来,如果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到大模型时代,人人也可成为大模型“训练员”。
他进一步指出,行业内要形成语料的相关标准,才能围绕产业,庖丁解牛,让大模型真正走进千行百业。
在他看来,上海有土壤可以着手进行这些“耕耘试点”。
一方面,上海有工业底子。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工业产品曾享誉海内外,形成了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一系列家喻户晓的品牌。
这些年,上海也一直强调“制造乃城市基因”,要守住制造业的一定比重。
另一方面,上海是中国目前的大模型发展热土之一。在上海徐汇区,2023年9月底,中国国内首个大模型孵化和加速载体——上海“模速空间”创新生态社区揭牌,而后不到半年,就有近60家相关企业入驻。
上海相关部门称,上海培育大模型生态成效初显,截至今年4月上旬,上海累计已有24款大模型通过相关部门备案。
贺仁龙主张鼓励大模型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双向奔赴”。一方面,工业企业可以借此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他指出,很多大模型企业现在靠融资、并不赚钱,要鼓励大模型企业走向产业,落到实处,通过赋能千行百业,实现其自身转型。(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聚焦“艺术图书+”搭建跨文化交流平台 上海国际艺术书展开幕
- 以军证实空袭贝鲁特南部,称其目标是地下武器库
- 长江商学院发布“MM中华艺术品指数”
- 第19届中美电视节“金天使奖”颁出 杨晓培获年度最佳制片人
-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成长
- 寒潮继续发威!北京今天最高气温仅3℃ 北风劲吹阵风7至8级
- 安徽发挥信用体系支撑力 1份信用报告代替40个部门证明
- “雄安一卡通”社会保障卡正式公开发行
- 2024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开幕 聚焦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热点议题
- 职场新生代维权意识强,冲动任性不可取
- 援非中国医生为尼日尔患者成功完成高难度脑脊液漏修补术
- (第六届进博会)进博会给长三角带来了什么?
- 印尼留学生陈君其:不同文化让我对中国的热爱一天天加深
- 活力喷涌!辽宁夏日消费季暨“国潮臻品馆”项目启动
- 飓风“米尔顿”致美国至少16人遇难
- 中国铁路暑期运输启动 预计发送旅客8.6亿人次
- 多举措发力显效,7.41万亿千瓦时!电力消费增长折射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 中泰签署互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中心意向书
- 俄外交部发言人:美国北约试图将日韩拖入乌克兰危机
- 河北古长城脚下农家小院里的“世界地图”
- 热门推荐
-
- 西班牙发生行人穿越铁轨被撞事故 致4人死亡
- 外媒:乌克兰称很快将与欧盟签署安全协议
- 埃及航天局首席执行官:埃及二号卫星是埃及航天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模塑申城:上海“投石”问大模型“应用之路”
- 湖南开展食品安全“护老行动”
- 访中国电子云助理总裁:政务数据治理未来或呈现三大趋势
- 北京独角兽企业达114家 全国居首
- 书法家赵浩如:中国的文化人,就应该写好字
- 世界高血压日:五大高血压常见误区 你中招了吗?
- 支原体肺炎有后遗症吗?专家:一般预后良好
- 两岸青年相聚宁夏以球会友
- 全球第二例猪心移植患者六周后死亡,手术团队回应
- 湖南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 应用领域持续拓展
- 第八届中日韩工商峰会在首尔举办
- 海南推出农机券政策 财政补贴助力农业机械化
- 这个常用菜 此时来入汤
- 安全漏洞频发老年手机成“手雷” 银发族的信息安全如何守护?
- 国际识局:为南南合作树立典范,中国巴西共迎下一个“黄金50年”
- “铁板烧”上的列车“清肺医生”
- “歪果仁带你游青海”第二季活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