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区里潮流新 | 安庆:“街”续文脉,焕新活力
央广网安庆11月23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在安徽安庆古城内,有一条有着800年历史的老街,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安庆传统的商业风貌,它就是曾有着“皖江第一街”的美誉的安庆倒扒狮街。
这条百年老街,因明代山东左布政使司刘尚志在这条街建造含有倒立石狮子的石牌坊而得名。它与周围的国货街、四牌楼街等串联起来,构成了现今安庆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如今,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市井烟火与城市文脉共生,“保护”与“利用”相得益彰。
修旧如旧,留住“老味道”
每天傍晚,家住安徽安庆迎江区任家坡街道钱牌楼社区的高连富夫妇都会逛一逛倒扒狮街,遛弯、听戏,老街成了他们饭后消食的好地方。“我们在这里住了60多年,对这里有很深的感情。”几年前,高连富的儿子建议老两口搬到安庆新城区居住,他坚持留在这儿,过熟悉的老街生活。
安庆迎江区人民路商圈管委会副主任江四顺告诉记者,前几年,这里经历老街之痛——小商品市场鲜有人气、店铺年久失修,楼间‘飞线’密布……2017年11月,安庆市启动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项目,倒扒狮街、国货街、四牌楼街位列其中,通过保护和更新,让老街有魂、有根、有基因、有记忆、有生命力。
老街旧巷,就像城市文化传承的“毛细血管”,在安庆,保护古街区里古建筑是赓续当地文脉的重要内容。
老街留存了大量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历史建筑有58处、文物建筑有29处。安庆建筑设计院古建研究所所长朱晓明介绍,在项目启动之初,就明确了古建筑要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进行修缮,努力还原老街独有的历史文化肌理。朱晓明打了个比喻,对其进行修缮保护的过程更像是在建筑上“绣花”。
老街居民回忆,那时,常常可以看到古建专家和文化工作者挨家挨户搜集了解老街的旧资料,实地考察测绘,将每户的冬瓜梁、斗拱、石础等构件,根据旧照片的风貌标上记号和顺序,后期的精细化修缮得以有了科学依据。
政府悉心改造老街,高连富的老房子也有幸得以修葺和美化。行走在老街,古朴的店铺和身后的居民楼相伴,一眼望去,亲切温暖。
走进古城老街的一家虎头鞋手工店,一双双神态各异、玲珑可爱的虎头鞋吸引了客人的观赏。店主方翠凤是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虎头鞋制作技艺”传承人,她说,虎头鞋不仅仅是一双鞋,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祈愿。“现在孩子们喜欢国潮风,这些传统物件、传统技法收获了不少人的喜爱。”
老字号,是老安庆人对倒扒狮老街最深切的记忆。倒扒狮历史街区曾作为安庆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拥有十分丰富的商业文化。明清至民国时期,街上字号飘扬,聚起“麦陇香”“胡玉美”“胡开文”等多家知名老字号。而这些金字招牌,经历了百年跌宕,今天依然矗立街头。
创建于1892年的“麦陇香”是一家传承中式糕点的百年老字号,产品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墨子酥、绿豆糕、鸡蛋糕等传统名点深受客人青睐。张文海是麦陇香“中式糕点手工技艺”非遗第五代传承人,他告诉记者,麦陇香在产品上坚持“工匠精神”,传统手工技艺都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代代相传,正是秉持着对品质的执着,老字号得以延续百年。
历久弥新,拥抱新潮流
如今,安庆倒扒狮历史街区不仅有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积极拥抱新变化、新潮流。
走进安庆邮政文史馆(大清邮局),通过老物件感受邮政的历史变迁的同时,游客可以盖个邮戳打个卡或写张文创明信片寄给好友;在明清建筑改造而成的民宿里,推开阳台门,近在咫尺的戏台正上演一出出精彩的黄梅戏演出;在钱牌楼街,“知春国风馆”里的黄梅戏戏服旅拍热度正盛……老街区里的,新玩法、新体验不断推出,让来此地的游客充分了解安庆文化。
这两年,高连富夫妇深切的感受到,街区的年轻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晚上在老街散步,经常看到青年创业者支起摊子,销售自制明信片、手工饰品、非遗产品,还有年轻人穿着传统汉服表演节目。”高连富说。
年轻人拥抱老街,融入老街,老街方能活力永驻。
在倒扒狮街,“90后”安庆姑娘秦无颜是一家文化主题会馆的主理人。在她的会馆里,檀木、玉石等制作而成的新中式文玩饰品、传统工艺面料制作而成的“新中式”服装、古色古香的“新中式”茶馆,定期举行的雅集活动……无一不体现着独特的东方美学。2020年,在上海从事珠宝设计工作的她返回家乡经营起这家文化空间。“既逐新,也寻根。”她希望,客人来到这里,放慢脚步,在交流与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精神体验。
老街成为潮流集散地的背后,除了政府的规划引导,也离不开专业团队规划业态,营造街区氛围。安庆迎江区专门成立国企背景的文旅企业统一运营街区。“业态规划上,我们对倒扒狮街、国货街、四牌楼三条老街做了功能区分,已具备文化体验、游览、导购、研学等多种功能。夜间经济打造方面,街区适时进行美陈亮化,搭建多业态融合的夜间娱乐消费场景,延伸打造夜间经济生态链。”安庆滨江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远说。
以节兴街,在周末和节假日等重要节点,滨江文旅都会策划组织市集、游园会、庙会、国潮演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年轻人参与老街活化利用,共同打造“不老的古街”。截至2024年10月,12场主题活动和200余场日常活动,给街区带来了近658万客流。
老字号也并非一成不变。坚守传统手工制作糕点技艺的同时,“麦陇香”依据科学健康的饮食观念,对产品进行改良,推出减糖、无糖产品。同时,在包装设计上更贴近年轻受众的审美习惯,注入安庆元素,打造个性化产品,驱动国潮新消费。
在企业、商户、市民的共同参与下,老街既有慢节奏、又有新律动。2023年,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对于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安庆市迎江区区长汪世平总要提到“守正创新”这个词,“留存历史风貌、深挖街区文化内涵、以民为本,同时创新思路让街区焕发新活力。”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爱在七夕节南昌552对新人领证
- 浙江力争粮食生产“九连增” 农民收入“冲”4.25万元
- 美学者文章:世界潮流正背离美国转向中国
- 俄提出描述伤口愈合的数学模型
- 广东省科技厅:依托港澳打造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合作高地
- 违停摆拍美景,文明不该失色
- 国家统计局启动2024年常规统计督察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海区域中心成立
- 不小心扭伤脖子 没骨折为啥要手术?
- 聚焦投资 百余国家和地区同赴中国国际投洽会
- 诺奖得主警告:美对华“敌对”政策或使世界分裂
- 四川德阳警方打掉多个三星堆倒票犯罪团伙
- 香港警察乐队奏响爱国主旋律 “江西南昌香港月”活动在昌举行
- 2024江西国际教育展开幕 中外百余所高校参展
- 这还是11月中旬该有的气温吗?大回暖愈演愈烈 多地把立冬过成立夏
- 盘山、黄崖关长城等景区今日恢复开放
- 美国法官裁定:马斯克“百万抽奖活动”可以继续
- 山西万荣:外加剂产业从“一根棍棍一口锅”奔向百亿产值
- 国家邮政局部署开展邮政快递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 世界各地蛇年生肖邮票“上新” 你最pick哪一款?
- 热门推荐
-
- 流动博物馆成“流动”文化风景线
- 阿拉伯语教授金忠杰:从1到1300
- 俄罗斯学者:金砖国家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 积极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重大工程假期建设不停工
- 中新健康丨2024年辽宁辅具展览会:科技助残 推动辅具行业创新与发展
- 丰收节原产地溯源,解锁十月稻田“新米上市香香香”品质密码
- 海南10月27日9时起面向全国发放5300万元旅游消费券
- 近百名台商走进重庆 寻投资兴业机遇
- 中国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
- 埃及留学生的“陶瓷学习之旅”:不虚此行 满载而归
- 广东打击机票退改签类诈骗 成功打掉犯罪团伙96个
- 家里最脏的犄角旮旯 别漏掉
- 云南旅游业界热盼泰老跨境铁路助力合作升级
- 海底捞开进小米公司食堂 现场“彩蛋”送小米粥
- 姜铁红现场授课 阿云嘎、刘宇齐跳蒙古族舞蹈
- 浙江兰溪:瞄准专精特新赛道 破解企业成长烦恼
- “建链成群”铸成“国之重器” 中国“智”造创出世界奇迹
- 濒危物种长鼻猴落户广州七年 家族不断壮大
- “再续龙桂冰雪缘” 黑龙江抚远10万瓶蔓越莓啤酒发车广西
- 猫猫狗狗也会做梦、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