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薯”不胜数迎丰收 农民再添新“薯”光
中新网晋城10月24日电 (杨佩佩 朱永庆)割枝蔓、挖红薯、去泥、分拣、装袋……眼下,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走进山西高平,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为农民再添新“薯”光。
在高平市野川镇唐家山村红薯地里,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将红薯从泥土中挖出,小心翼翼地摆放整齐。这些红薯不仅是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 朱永庆 摄
“我们从河西、丁壁等地引进精品红薯苗进行种植,亩产可达3500斤,按市场价格两块钱一斤,达到7000多元,除去成本、地租,一亩地可赚2000元。”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说。
2021年,唐家山村开始种植红薯,今年的主要种植品种是紫峰红。每年9月初开挖,10月中旬基本结束挖采工作,再经包装销往各地。
唐家山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村将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红薯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开启“薯”于唐家山村的致富路,点亮集体经济新“薯”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禅境油画与玉石珠宝在古典园林同场竞彩
- 提升冰雪全产业链水平
- 职场剧为何越来越好看
- 两岸人士“乡约”美丽经济 凝聚产业优势互补共识
- 四部门公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清单
- 第九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12个团队获一等奖
- “五一”假期前油价下调 加一箱油少花约3元
- 《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22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人口增至2.58亿
-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曝光第二十二批电动自行车领域违法案例
- “鲁字号”农产品出海“圈粉” 俏销国际市场
- 生态环境部发布11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 “一带一路”背景下企业廉洁合规发展论坛凝聚廉洁之路建设共识
- 纪录片《家在澳门》:用“小镜头”呈现澳门回归25年的变迁
- 从“草原之夜”到“薰衣草之都” 可克达拉变了“新模样”
- 湖北推动农村实用技术“落地开花”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 2024年贵州绿茶“黔岭开茶季”启动
- “谷子”市场规模超千亿 年轻人引领新消费潮流
- 中国将与中亚五国开展实训演练 为油气管道输送安全提供保障
- 全总机关服务中心:推进勤俭办一切事业的生动实践
- 热门推荐
-
-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哪里强?2023报告显示广东连续7年居全国之首
- 三人别停异常车辆救出昏厥司机 获救司机身体已无大碍
- 东西问 | 苏东坡的“活法”,显现了中华文化怎样的底色?
- 广州云浮国际物流港开港 计划成为西江内河枢纽港
- 3·15晚会曝光主板机黑灰产业链 深圳:查封经营场所
- 2023中国自然教育大会在广州拉开帷幕
- “世界邮票上的中国文化”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
- 金正恩抵达俄罗斯,普京派官员迎接(图)
- 乌尔善:中法文化交流为电影创作注入活力 | 中法老友记
- 中东部地区继续吹冷风 第20号台风“潭美”生成
- 首届中澳新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成功举办
- 广西法院2021年至2023年上半年受理银行卡纠纷案11.49万件
- 2023第二期“文科汇”文化科技融合系列活动在京举行
- 中缅边境打洛口岸单日出入境旅客突破8300人次
- 荧屏“闹元宵”:传统文化之美的耀眼“C位”
- 收费四五千元,你愿意送宠物去减肥吗?
- (上海战疫录)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采取多项“非常”措施保障肿瘤患者治疗不间断
- “印度制造”的野心与挑战
- 北方地区将有较强降雨 长江中下游等地多高温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侨胞之家”进社区 为侨服务更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