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薯”不胜数迎丰收 农民再添新“薯”光
中新网晋城10月24日电 (杨佩佩 朱永庆)割枝蔓、挖红薯、去泥、分拣、装袋……眼下,正是红薯收获的季节,走进山西高平,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为农民再添新“薯”光。
在高平市野川镇唐家山村红薯地里,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中,个个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将红薯从泥土中挖出,小心翼翼地摆放整齐。这些红薯不仅是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更是他们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一垄垄红薯破土而出,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 朱永庆 摄
“我们从河西、丁壁等地引进精品红薯苗进行种植,亩产可达3500斤,按市场价格两块钱一斤,达到7000多元,除去成本、地租,一亩地可赚2000元。”正在田间忙碌的村民说。
2021年,唐家山村开始种植红薯,今年的主要种植品种是紫峰红。每年9月初开挖,10月中旬基本结束挖采工作,再经包装销往各地。
唐家山村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村将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持续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产业。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提高红薯的产量和品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红薯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开启“薯”于唐家山村的致富路,点亮集体经济新“薯”光。(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身边的变化)延安甘泉:从黄土漫天到“指尖种菜”
- 内蒙古阿尔山市:多元业态激活全域旅游
- 重庆创新打造“阅读+交通”模式 助市民方寸之间品书香
- 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比例增长
- “日方悍然将核污染水排海是对人类未来的极大不负责”
- 研究生招生“第一学历”歧视如何才能破除?
- 中新健康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启用
- 第七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成功召开
- “2023阿那亚戏剧节”收官 呈现多元艺术形式带来戏剧狂欢
- “1949南下:从赣州到广州”展览开幕
- 湖南常德发生一起车辆撞人事件 警方通报:39岁男子被抓获
- 鄱阳湖护鸟记:十年之约的承诺 万里之行的守护
- 猪头肉消费提示:脂肪含量高,三高人群应少吃
- 北京警方深入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动
- 沪浙电网跨省互联互通 助力长三角电力一体化发展
- 菲律宾2024年11月失业率降至3.2%
- “月薪2万住不起如家汉庭”是个伪命题
- 兰州牛肉拉面研学体验培黎工坊在新西兰挂牌成立
- 《狂飙》片头侵权了吗?
- 今年全国第10000列中欧班列在浙江义乌开行
- 热门推荐
-
- 保加利亚电子商务发展迅猛
- 小官巨贪近千万元!将个人收款码放在缴费窗口
- 山东省政协委员聚焦“新三样”产品出口建言献策助力培育外贸新动能
- 热!热!热!暑期档佳片来袭
- 外媒:北约各国同意将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延长一年
- 盖茨基金会宣布加大资助mRNA疫苗创新与生产 支持中低收入国家挽救生命
- 7部葡萄牙电影佳作26日起在京开映
- 口碑下坠的悬浮剧,为何还能不断“上新”?
-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
- 通讯:双胞胎熊猫中国七夕节庆生记
- 今年前五月安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落地项目675个
- 10年来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2.1个百分点 人均生活用电量增至近1000千瓦时
- 北京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 引导有意愿人群主动参与戒烟
- 各地立冬习俗你都了解吗?长肉的同时别忘了涨知识
- 中国央行“量缩价平”开展MLF操作
- 从“烤熟”到“蒸熟” 宁夏领取南方“湿热体验卡”
- 流行语背后的情绪价值
- “已读乱回”是年轻人隐晦的“撕考卷”
- 出门在外 蔬菜水果吃不够怎么办?
- “小叶子”大产业:江苏盱眙茶旅融合奏响乡村振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