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惠民生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是就业形势长期保持稳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党中央坚持把就业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城镇新增就业连续11年保持在1300万人,在14亿多人口大国的发展中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为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持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着力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2012-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至3.92万元,年均实际增速6.2%,快于同期人均GDP增速0.5个百分点。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成长性的中等收入群体。
三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公共服务供给,推动生活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2021年,国家出台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对标准又进行了动态调整,明确了9个领域81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服务对象、内容、标准、支出责任和牵头负责单位,这是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是政府对群众做出的民生保障承诺。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023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6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达78.6岁。
作者:刘旭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
(“三里河”工作室)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格库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重点工程格尔木南站站改工程完工
- 外媒:俄轰炸机在波罗的海中立水域执行飞行任务
- “超级网红”在哪里?算法难以押中的一道题
- 国际最新研究:私人航空业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过去5年增加46%
- 北京交通部门4000余人投入公路防汛应急抢险 保障道路通行安全
- 人工智能国际标准认证认可新趋势:机遇和挑战
- (第七届进博会)海内外专家学者进博会上共议“超级充电宝”
- 乘联会: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优势不断巩固和扩大
- 中国A股房地产板块本周“三连涨”
- 让处理二手电器不再是难题
- 山东书画艺术“百花齐放” 产业链条向宽领域延伸
- 多地开始免费接种二价HPV疫苗
- 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
- 案值超5000万元!海口海关摧毁一走私保健品特大犯罪网络
- 中年题材剧的苦恼与夹生
- 青海已建在建机架3.49万架 新兴业务发展动力强劲
- 国家发改委:成渝双城经济圈生产总值五年迈上两个万亿元级台阶
- 双节消费打开“月光宝盒”
- 特色“村晚”展现湖北公安县乡村文化新貌
- 李若初墨迹及其诗词书法创作展在福州开展
- 热门推荐
-
- 海南白查村黎族船型屋开启新一轮修缮
- 四川雅安汉源发生暴雨灾害已致30余人失联
- 近观枫桥|政法“五老”+“好邻居”,巧化矛盾促和谐
- 山西汾酒前三季度业绩持续稳中向好 实现营收313亿 净利113亿
- 挪威中国电影节在奥斯陆开幕
- 西延高铁马坊隧道及北村隧道相继贯通
- 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强国论坛将在济宁举办
- 北京市属公园精准调节票池 加大购票平台治理力度
- “贝碧嘉”将带来强风雨 浙江多响应齐发应对
- 湖南举行炎帝陵祭祀典礼 迎2023年第一届炎陵黄桃文化节
- 五旬学生大学逐梦 三战高考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 勇气是爱情的魔法
- 春运期间浙江水上客运总量预计超520万人次
- 江山如画丨晋中之变,在乎山、水、城、器之间也
- 硬核、古风、有趣 中国各地高校录取通知书花样迭出
- 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已达150亿元
- 浙江各地机场迎来暑运高峰 旅客吞吐量或创新高
- 青藏铁路启动“双11”快运服务 入藏电商货物日均300余吨
- 安徽合肥的绿色转型:巢湖之畔生态与经济双重奏
- 第18届亚洲品牌盛典将在香港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