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摆拍炒作”类毒流量说不,是在重申底线
自称“14岁起被父母包办婚姻”的博主“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凉凉”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博主“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发布视频称,自己在14岁至20岁期间被父母包办了3次婚姻,16岁时就和“大自己30岁的男子”生下儿子,已委托律师起诉亲生父母。该账号此前还发布了多个视频,涉及“寻找失散的三妹”“与三妹争执”“与母亲冲突”等剧情,并与几个自称“三妹”“大姐”的账号互动频繁。
但经抖音“无底线博流量”治理专项团队研判和查证,该内容系虚假摆拍视频,目前平台已对多个关联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处置。
什么叫“加戏反被戏多误”?这就是——以当事人名义编造集齐了多重猎奇元素的狗血剧情,还做戏做全套地跟几个“姐妹”互动、在律所门前摆拍,以为能以假乱真,结果却是搬起“摆拍”的砖头砸自己脚。
摆拍炒作“社会奇闻”博流量,“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因此被永久性封号,纯属咎由自取。她的翻车也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无底线博流量,终有代价,也必遭反噬。
不得不说,在当下,有些博主很会拿捏观众心态:观众胃口容易被悬念、反转吊起,他们就3秒一个悬念、5秒一个反转;观众注意力容易被戏剧性冲突、反常性情节吸引,他们就在社会情绪的怒点痛点痒点上蹦迪,“量产”冲突、“批发”矛盾。
所以有些视频内容就是“冲突连着冲突”的刺激性情节大拼盘:恶婆婆欺负儿媳、保姆虐待孩子、儿子手撕亲妈、闺蜜背叛自己等剧情的堆砌,让其看点拉满、爽点密集。
从“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发布的家庭伦理剧剧情,到其“姐妹”发布的涵盖了父母包办婚姻、重男轻女、未成年生子、家暴、霸总逆袭等话题,都符合这样的套路。
但激起社会仇视情绪,还动辄披着“真实事件”的假面误导大众,是这类渲染家庭矛盾、制造身份对立的“气人”类虚假摆拍视频的问题所在。
《半月谈》就曾揭示此类“气人”类虚假摆拍视频的套路:那些自导自演者通常会采取“类新闻”的拍摄套路,其流程包括炮制热点、制造争议、转载抄袭文案、分工摆拍造假等。这其中,蹭热点进行剧情创作,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的界限,是其常见特征。
此举增加了这些“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操作的迷惑性:由于讲述或展现的大都是具体的生活化场景,拍摄视频又像是“真实记录”,所以往往价值性不高,欺骗性极大。
到头来,像“14岁起被包办婚姻”这样的假消息,会用泡沫化话题虚耗大众情感,用虚假信息污染网络信息生态,用“狼来了”效应抬高社会信任成本,既加剧信息的低质化,也扭曲部分受众的价值观。
这不是说自媒体不能进行剧情创作,而是说不能用“真人真事”暗示来为纯属虚构的故事的传播力加杠杆。当“故事会达人”、有编段子爱好不是问题,但不能在虚构、导演、摆拍的前提下营造真实社会事件的幻象,戏弄道德伦理和社会底线。
说白了,自媒体虽然顶着一个“自”字,但也在广义的“泛媒体”之列,也得遵循某些基本的价值伦理。
正因为这样的“毒流量”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性,监管层面、平台方面在靶向治理上正共同发力、相向而行。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其中包括“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信息陷阱”、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等问题。
今年5月27日,抖音启动了由平台牵头、联动各地相关机构和新闻媒体,就热点事件当事人和疑似演绎内容进行核实的机制。截至目前,抖音“无底线博流量”治理专项团队已介入核实203个热点事件,处罚账号1174个。
8月28日,抖音又发布了《关于更新“违规蹭热不当获利”内容治理规范的公告》,提出平台遵循“真实身份”“真实内容”“真实营销”“真实流量”的原则,将对涉及利用“虚假身份”“虚假内容”“虚假营销”“虚假流量”不当获利的行为整体从严处置。
这次平台发布的“气人”类虚假摆拍视频典型案例中,除了博主自曝“14岁起被包办婚姻”外,还有某账号摆拍“儿媳妇喝药倒地昏迷,婆婆悲痛哭泣”的视频,多个账号假冒热点事件当事人等。对这类无底线博流量的做法加强整治,彰显的是平台治理维度的假消息零容忍姿态,传递的是流量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
清朗的网络空间与信息生态,容不得“摆拍炒作”的污染。就此看,对诸如摆拍炒作“14岁起被包办婚姻”之类的病态做法零容忍,是一种警示——无底线博流量必然会“翻车”,也是一次重申——流量必须向善,底线不可践踏。(文/仲鸣)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觉醒年代》导演张永新:利用北京文化资源 讲好更多中国故事
- 中国邮政航空枢纽项目落地河南郑州
- 武安被授予世界“粟之源”荣誉称号
- 小龙虾开启辣味夏季 2024“味道湖南”美食季启动
-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下一代药物趋个体化 “爆款”药品将一去不复返
- 多国吁黎以边境停火21天 “黎以双方将很快做出决定”
- 地铁1号线发生延误 深圳地铁致歉
- “出海”正当时,中国厂商引领海外清洁电器市场升级
- 别乱吃!这种“减肥药”有毒 严重或致命
- (身边的变化)内蒙古广林村的华丽蜕变:民富村强产业兴
- “上班啦”!今天云冈石窟第6窟、第12窟正式恢复开放
- 10月北京CPI同比持平 食品价格降幅扩大
- “魅力北京”优秀纪录片及电影展映在荷兰启动
- 阿根廷政府削减公立高校经费引发不满
- 俄外交部批美国或供乌贫铀弹:危害环境 污染粮食!
- 绍伊古:把乌军赶出俄领土前,不会进行任何谈判
- 菲律宾金达沃省山体滑坡事故死亡人数升至35人
- “创”在中国|西蒙·霍沃思:世界迎来中国时刻
- 2023年天津GDP为16737.3亿元 比上年增长4.3%
- 架起融合桥梁 丰富美育课堂
- 热门推荐
-
- 山西落地执行胰岛素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平均降价48%
- “青春北京大讲坛”深秋再开讲 用《三字经》的方式解读古都北京
- 推进设备更新赋能产业升级 助力稳增长促转型
- 《敦煌藏经洞报父母恩重经变绢画》出版
- 60余名德国企业家赴赣觅商机 投资合同总金额逾2亿美元
- “1+5”产业体系引领山西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
- “中国马铃薯之乡”薯条运输开启“公转铁”新模式
- 日本茨城县附近海域发生4.8级地震 福岛县有震感
- 文献资料、手稿真迹等展现中医名家刘树农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
- 兴齐眼科互联网医院暂停网售“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
- 1月2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节前上升0.19个点
- “野生诗人”:一个人,也要活成一个春天
- 重庆通报“酉阳县粮食有限责任公司销售大米问题”:存在虚假标注保质期等违法行为
- 12月19日央行开展80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福建举办海内外侨界人才与技术供需对接专场活动
- 重返舒兰看“孤岛”重建:大山里建起温暖的家
- “天价班费”的锅不能全让家委会背
- 世界蒙商大会在呼和浩特开幕 签约总金额逾1195亿元
- 夜宿博物馆 见证修“古建” 园博馆“仲夏夜之梦”邀您入梦
- 全国近90家药企走进重庆潼南 助力打造西部绿色原料药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