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摆拍炒作”类毒流量说不,是在重申底线
自称“14岁起被父母包办婚姻”的博主“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凉凉”了。
据媒体报道,近日,博主“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发布视频称,自己在14岁至20岁期间被父母包办了3次婚姻,16岁时就和“大自己30岁的男子”生下儿子,已委托律师起诉亲生父母。该账号此前还发布了多个视频,涉及“寻找失散的三妹”“与三妹争执”“与母亲冲突”等剧情,并与几个自称“三妹”“大姐”的账号互动频繁。
但经抖音“无底线博流量”治理专项团队研判和查证,该内容系虚假摆拍视频,目前平台已对多个关联账号予以无限期封禁处置。
什么叫“加戏反被戏多误”?这就是——以当事人名义编造集齐了多重猎奇元素的狗血剧情,还做戏做全套地跟几个“姐妹”互动、在律所门前摆拍,以为能以假乱真,结果却是搬起“摆拍”的砖头砸自己脚。
摆拍炒作“社会奇闻”博流量,“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因此被永久性封号,纯属咎由自取。她的翻车也给很多人敲响了警钟:无底线博流量,终有代价,也必遭反噬。
不得不说,在当下,有些博主很会拿捏观众心态:观众胃口容易被悬念、反转吊起,他们就3秒一个悬念、5秒一个反转;观众注意力容易被戏剧性冲突、反常性情节吸引,他们就在社会情绪的怒点痛点痒点上蹦迪,“量产”冲突、“批发”矛盾。
所以有些视频内容就是“冲突连着冲突”的刺激性情节大拼盘:恶婆婆欺负儿媳、保姆虐待孩子、儿子手撕亲妈、闺蜜背叛自己等剧情的堆砌,让其看点拉满、爽点密集。
从“是老王家的二姐呀”发布的家庭伦理剧剧情,到其“姐妹”发布的涵盖了父母包办婚姻、重男轻女、未成年生子、家暴、霸总逆袭等话题,都符合这样的套路。
但激起社会仇视情绪,还动辄披着“真实事件”的假面误导大众,是这类渲染家庭矛盾、制造身份对立的“气人”类虚假摆拍视频的问题所在。
《半月谈》就曾揭示此类“气人”类虚假摆拍视频的套路:那些自导自演者通常会采取“类新闻”的拍摄套路,其流程包括炮制热点、制造争议、转载抄袭文案、分工摆拍造假等。这其中,蹭热点进行剧情创作,刻意模糊“摆拍视频”和“真实记录”的界限,是其常见特征。
此举增加了这些“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自导自演式造假”操作的迷惑性:由于讲述或展现的大都是具体的生活化场景,拍摄视频又像是“真实记录”,所以往往价值性不高,欺骗性极大。
到头来,像“14岁起被包办婚姻”这样的假消息,会用泡沫化话题虚耗大众情感,用虚假信息污染网络信息生态,用“狼来了”效应抬高社会信任成本,既加剧信息的低质化,也扭曲部分受众的价值观。
这不是说自媒体不能进行剧情创作,而是说不能用“真人真事”暗示来为纯属虚构的故事的传播力加杠杆。当“故事会达人”、有编段子爱好不是问题,但不能在虚构、导演、摆拍的前提下营造真实社会事件的幻象,戏弄道德伦理和社会底线。
说白了,自媒体虽然顶着一个“自”字,但也在广义的“泛媒体”之列,也得遵循某些基本的价值伦理。
正因为这样的“毒流量”具有极强的负外部性,监管层面、平台方面在靶向治理上正共同发力、相向而行。
今年3月,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其中包括“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自媒体”造热点蹭热点制造“信息陷阱”、无底线吸粉引流牟利等问题。
今年5月27日,抖音启动了由平台牵头、联动各地相关机构和新闻媒体,就热点事件当事人和疑似演绎内容进行核实的机制。截至目前,抖音“无底线博流量”治理专项团队已介入核实203个热点事件,处罚账号1174个。
8月28日,抖音又发布了《关于更新“违规蹭热不当获利”内容治理规范的公告》,提出平台遵循“真实身份”“真实内容”“真实营销”“真实流量”的原则,将对涉及利用“虚假身份”“虚假内容”“虚假营销”“虚假流量”不当获利的行为整体从严处置。
这次平台发布的“气人”类虚假摆拍视频典型案例中,除了博主自曝“14岁起被包办婚姻”外,还有某账号摆拍“儿媳妇喝药倒地昏迷,婆婆悲痛哭泣”的视频,多个账号假冒热点事件当事人等。对这类无底线博流量的做法加强整治,彰显的是平台治理维度的假消息零容忍姿态,传递的是流量向上向善的价值取向。
清朗的网络空间与信息生态,容不得“摆拍炒作”的污染。就此看,对诸如摆拍炒作“14岁起被包办婚姻”之类的病态做法零容忍,是一种警示——无底线博流量必然会“翻车”,也是一次重申——流量必须向善,底线不可践踏。(文/仲鸣)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国际白茶大会将启 呈现三大亮点
- 中国工信部:推动6G、下一代互联网、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研发应用
- 11月中越进出口总值创月度历史新高
- 安徽旌德云上梯田开犁节:展现梯田风光 聚焦农耕文化
- 贵州成立酒类火灾处置专业队
-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乡村致富带头人:一颗吊瓜籽 复活一方产业
- 远离不节能反夺命的“厨房神器”
- 资讯有故事丨德国学者托马斯·海贝勒:“我必须每年都去中国”
- 开年炸裂 《狂飙》魅力何在?
- 轮椅可以进迪士尼吗?上海迪士尼12月10日起实施电动轮椅新规
- 大庆油田主导3项提高采收率领域国际标准立项
- 药物种类繁多,如何对症下药? 这项服务了解一下
- 青海千名少年棋手参加2024年围棋定段、升段赛
- 从今天起,这些新规开始施行
- 数说国潮丨中国新能源汽车为何成为“世界宠儿”
- 1日至4日30.7万人次从上海空港口岸出入境
- 英媒:英美两国存在普遍的种族仇恨 表现形式高度相似
- 中国国产商用飞机新疆演示飞行圆满完成 为后续运营奠定基础
- 湖北宜昌:青砖茶“飘香”海内外
- 发现最美铁路|草原国门下的车辆“哨兵”
- 热门推荐
-
- 中秋节遇强台风,太保服务与风赛跑全力守护
- “大模型时代”到来 业界联合发布《AIGC可信发展倡议》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丙酸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 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在浙江横店开机
- 水利部:1—8月全国水利建设投资落实9856亿元
- 一碗黄酒羊肉面 蒸腾浙江千年古镇“新”日子
- 天津冷链物流产业联盟成立 132家单位共推京津冀协同发展
- 金庸百年诞辰:笑傲杭州“江湖”
- 平台数据显示“五一”首日中国国际机票预订量创新高
- 中方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首日 上海两大机场口岸逾160人次获益
-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可能方向
- 福建稳经济观察:央企助力老区振兴发展
- 母亲节临近 各式进口鲜切花卉热销广州
- 平均每天新增“首店”2.8家 上海力促“首发经济”
- 从养老到享老 海南为“候鸟”老人提供“医养”“康养”多元服务
- 【中国那些事儿】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外资企业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 “有爱日”2月22日结婚登记预约火爆
- 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广西南宁首演
- 浙江德清一农妇坚持升国旗27年
- 2024年“书香岭南”全民阅读活动在广州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