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特色产业“开花” 乡村振兴“提速”
中新网江西瑞昌11月28日电(黄婷 范磊 蔡茂英)眼下,江西省瑞昌市种植的3.4万余亩棉花进入采收尾声。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加快棉花采收进度,并及时进行油菜播种,实现“棉油轮作”,促进增产增收。
“今年我种植棉花600多亩,聘请了30余位周边村民进行采收,目前已全部采收完毕。”村民胡应金介绍,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下,他一边采收棉花,一边进行油菜播种,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
图为在江西省瑞昌市,农户忙着采收棉花。 瑞昌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主要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因地制宜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棉油轮作’种植模式,既保证了棉花种植的面积和产量,又确保了油料生产。和传统种植模式相比,农户每亩地能增收近400元。”瑞昌市农业农村局经济作物股股长谈太安介绍。
在瑞昌市肇陈镇万泉村赤松茸种植基地,农户们正忙着种植赤松茸。赤松茸是一种食用菌,其味道鲜香浓郁、脆嫩爽滑,营养价值较高,可煲汤、清炒,深受消费者喜爱。
“眼下是种植赤松茸的最佳时节,今年基地计划种植赤松茸20余亩,等到年后就能采收。新鲜的赤松茸市场价是每斤10元,晒干后每斤能卖到120元,收益十分可观。”瑞昌市肇陈镇万泉村赤松茸种植基地负责人柯昌茂介绍。
据了解,近年来,在当地农业部门扶持下,肇陈镇万泉村形成了集赤松茸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该产业不仅促进农业增效,更带动当地脱贫户在家门口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长期以来,瑞昌市始终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保持资金投入、加大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壮大富民产业,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农业绿色化、产业化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越来越多村子靠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致富道路。(完)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首届厦门极潮嘉年华将致力呈现“Z世代”的蓬勃生机
- 欧盟能源改革谈判为何不欢而散
- 以“粉雪”之名起势——从三个维度看长白山脉凭何以滑雪胜地“出圈”
- 台湾累计确诊猴痘病例破200例 将扩大疫苗接种范围
- 中国雪乡景区开园 新建奇趣森林栈道
- 青海百人健康跑:同心禁毒 携手防艾
- 盗版男团蹭“流量”求生 还有人追山寨爱豆?
- “2023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开幕 除了娱乐“游戏”还有更多可能性
- “压线”上调 中国成品油价迎“五连涨”
- 青海检察机关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 保护千年古刹文物
- 广西桂林:山洪致多人被困山谷 桂林消防紧急救援
- 【中国网评】所谓“亚太北约化”终将是黄粱一梦
- 美菲军事合作引发菲律宾各界忧虑
- 大陆歌迷在北京纪念邓丽君诞辰70周年
- 甘肃公路养护探“新”技术推广:路面固废再利用拓新领域
- 春节假期无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交通影响趋于减弱
- 锦绣中国年|坐马拉爬犁吃东北饺子 游客“神州北极”找北过大年
- 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就日方涉靖国神社消极动向答记者问
- 距第九届亚冬会雪上项目赛场最近车站正式通车
- 韩国民调显示:尹锡悦施政好评率略有回升达30.3%
- 热门推荐
-
- 天津重点监测企业“十一”假期累计销售同比增57.8% “反向消费”成新潮
- 16万人相聚内蒙古巴林左旗 共享那达慕盛会
- 国风盛宴亮相泉城大明湖超然楼
- 西藏发展清洁能源:从“家家烧牛粪”到“绿电出高原”
- 授残障人士以“渔”:一只“熊爪”、一杯咖啡、一场公益远行
- “酱香巧克力”还能打动“年轻的心”吗
- 中秋假期安徽黄山秋高气爽 旅游形势平稳有序
- 2023智慧城市发展论坛在深举行
- 云南昆明:文化赋能滇池沿岸183个村庄美丽乡村建设
- 报告预计,到2043年末中国航空公司客机机队规模将达8905架
- 美媒:美政界充斥自私利己心态 任由脆弱群体遭受枪暴与疫情威胁
- 外媒:乌克兰与波兰签署安全合作协议
- 广东外贸再迎“开门红” 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发展
- 上海博物馆举办“寰宇东西:马可·波罗眼中的中国和世界”特展
- 民族风情引客来 “西湖边的畲乡”文旅推介会举行
- 巴勒斯坦媒体:以军撤出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
- 中越边境友谊关口岸的“变”与“便”:货畅其流 链接世界
- “碳”路先行|山西太原:引“金”助“绿” 气候投融资储备项目达186个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机器人成“上海制造”转型新引擎
- 乌苏里江八五九农场段遇洪峰 当地已处置20多处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