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答记者问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
问题一:为什么要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答:煤电经营成本包括折旧费、人工费、修理费、财务费等固定成本和燃煤等变动成本。目前,我国对煤电实行单一制电价,即煤电只有发电才能回收成本。电力市场成熟国家通常实行两部制电价,即容量电价主要回收机组固定成本、电量电价主要回收变动成本。我国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煤电实行两部制电价政策,既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下一步推动新能源进一步加快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近年来国内新能源快速发展,迫切需要煤电更好发挥基础性支撑调节作用。2022年我国新能源新增装机达1.2亿千瓦、新增发电量约2000亿千瓦时,均占全国新增总量的三分之二左右。根据市场机构测算,未来几年国内新能源装机规模还将快速增长。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调节性资源,为电力系统提供更加充裕的调节能力。煤电是我国最重要、成本较低的支撑调节电源,推动煤电加快向提供容量支撑保障和电量并重转型,平常时段为新能源发电让出空间、高峰时段继续顶峰出力,对促进新能源进一步加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现行单一电量电价机制不能充分体现煤电的支撑调节价值。在现行单一制电价体系下,煤电企业只有发电才能回收成本并获得回报。随着煤电转变经营发展模式,煤电机组越来越多时间“备而不用”,通过单一电量电价难以完全回收成本,近年来出现行业预期不稳等现象,长此以往可能影响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并导致新能源利用率下降。因此,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通过容量电价回收部分或全部固定成本,从而稳定煤电行业预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为承载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提供有力支撑,更好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问题二:煤电容量电价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通知》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创新提出了一揽子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政策实施范围。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适用于合规在运的公用煤电机组。燃煤自备电厂、不符合国家规划的煤电机组,以及不满足国家对于能耗、环保和灵活调节能力等要求的煤电机组,不执行容量电价机制。
二是明确容量电价水平。煤电容量电价按照回收煤电机组一定比例固定成本的方式确定。综合考虑各地电力系统需要、煤电功能转型情况等因素,2024~2025年,多数地方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为30%左右即每年每千瓦100元,部分煤电功能转型较快的地方适当高一些;2026年起,各地通过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的比例提升至不低于50%,即每年每千瓦165元。
三是明确容量电费分摊机制。各地煤电容量电费纳入系统运行费用,每月由工商业用户按当月用电量比例分摊。
四是明确容量电费考核机制。煤电机组如果无法按照调度指令提供所申报的最大出力,按照发生次数扣减容量电费;多次发生出力未达标、被扣减容量电费的,取消其获取容量电费的资格。
问题三:为什么容量电价计算基数要全国统一,但各地容量电价具体水平又分类分档确定?
答:一方面,作为容量电价计算基数的煤电机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财务费、人工费、修理费等,地区差异总体较小,不同类型机组之间差异也有限,具备全国实行统一标准的基础。根据全国平均值统一明确为每年每千瓦330元,较好统筹了可操作性和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各地电力系统对支撑调节能力需求不同,煤电功能转型进度差异也较大。有的地方水电、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比重较大,煤电已主要发挥支撑调节作用;有的地方煤电则仍是主力电源,在提供电力和电量方面都是“顶梁柱”。因此,在确定容量电价回收固定成本比例时,将煤电转型较慢、机组利用小时数较高的地方安排得低一些,煤电转型较快、机组利用小时数较低的地方安排得适当高一些,符合各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煤电加快实现功能转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次建立容量电价机制采取了明确预期、逐步提高的方式,既释放清晰明确的信号,稳定煤电行业预期、为企业吃下“定心丸”,又有利于凝聚各方共识,确保机制平稳实施。
问题四: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对终端用户用电成本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在稳定煤电行业预期、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促进新能源加快发展的同时,对于终端用户用电成本的影响,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从长期看,都是积极正面的。
短期看,对终端用户用电成本的影响总体较小。由于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主要是电价结构的调整,煤电总体价格水平是基本稳定的,特别是电量电价小幅下降,将带动水电、核电、新能源等其他电源参与市场交易部分电量电价随之下行,工商业用户终端用电成本总体有望稳中略降。同时,该政策不涉及居民和农业用户,这些用户用电仍执行现行目录销售电价政策。
长期看,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首次实现对煤电这一主力电源品种电能量价值和容量价值的区分,可有力推动构建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引导煤电、新能源等市场参与者各展所长、各尽所能、充分竞争,全面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升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从而对降低终端用户的用电成本也是有好处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新文旅消费崛起 成都成为全国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
- “青藏优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汇选馆在杭州开馆
- 烈日炎炎,如何帮助户外劳动者安全度过“烤验”?
- 北京综保区增至4家 亦庄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
- 中蒙友城33年佳话:双向奔赴结硕果
- “2024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免费午餐”项目等入选
- 四川蒲都高速公路因滑坡等交通中断
- 2023北京国际舞蹈影像季闭幕 《满堂红》获评委会大奖
- 恺英网络出席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 多方面展现公司发展成果
- 258.9万台“清凉电器”走俏海外市场
- 湖南湘潭县一堤坝出现决口险情
- 黑龙江冷水鱼业21年可持续发展 总计增殖放流16.87亿尾鱼苗
- 原创舞剧《乐和长歌》首演 全景呈现楚式浪漫
- 曝光31克黄金称重不足16克 毋因“打假者”模糊真问题
- 山西文博界发布新书 纪念张颔诞辰103周年
- 中消协点名充电桩人工客服形同虚设
- 数读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成就
- “一维码”→“二维码” 商品“身份证”为什么升级了?
- 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
- 热门推荐
-
- 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保持千亿投资强度
- 唱好京津“双城记” 京津城际铁路亦庄站9月29日起试运营
- 江苏徐州大学生牵手小学生结对学习制作风筝传承非遗文化
- 流行的“听劝体”是什么新鲜玩法?
- 浙江德清:才研产共振 激活人才招引“最小单元”
- 金融监管总局:打好房地产各项融资工具的“组合拳”
- (乡村行·看振兴)做足“茶文章” 福建福鼎推动茶产业融合发展
- 高考进入第二天 这些地方查分时间已公布!
- 湖北五峰突发一起山体滑坡 数人失联
- 上海体育大学正式揭牌 将形成南北双“体育大学”格局
- 非洲多国人士期待拓展中非新兴领域合作 希望中国分享更多发展经验
- 美火车脱轨引生态和安全问题担忧
- 山西:林草富民杜绝资金闲置挪用
- 创新引领,机械制造转型升级
- 澳门与内地缔结的“姊妹学校”增至510对
- 天津金融租赁发挥特长稳外贸 支持“国轮国造”“国货国运”
- 《长相思 第二季》全球出海 将上线Netflix、Disney+播出
- 湖南安仁“乡见课堂”田间开方 “智”援农业生产
- “一维码”→“二维码” 商品“身份证”为什么升级了?
- 《黑神话:悟空》走红网络 我国游戏产业如何“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