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旅消费崛起 成都成为全国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
成都成为全国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新文旅消费崛起】
假期经济成为观察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
元旦假期,成都各大文旅景区、园区“上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冬季旅游新场景、新线路和新活动,并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惠民活动,持续丰富市民游客假日文旅需求,进一步激活文旅消费。文旅消费活力释放,元旦假期出游“多点开花”,成都登上全国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
除餐饮、旅游业迎来旺季之外,拼团露营跨年、演唱会跨年等新的消费方式也正在兴起,呈现出万象更新的烟火气。
文旅热力十足成都是最热门的目的地
去哪儿网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同比2023年增长七成。携程发布的2024年元旦跨年旅游报告显示,元旦跨年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重庆、深圳、武汉、西安。
作为全国“飞客”最喜爱的十大热门目的地城市之一,假期首日成都文旅表现热力十足,其中,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共接待游客28000多人;元旦假期期间,成都宽窄巷子景区与“音乐”携手,打造街头音乐会,并推出成都国际摄影周手机摄影单元展,2023年12月30日当天共接待游客14.9万人次;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文物区与锦里历史文化街区同样热度颇高,共接待游客54309人。
游公园绿道、看灯会、逛市集、观展览……元旦小长假,颇具成都特色的公园城市系列“迎新活动”上线,走进公园绿道,可体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彩活动;走上大街小巷,能观花赏景,感受浓厚的节庆氛围。
元旦期间,环城生态区开展各类活动20余场,实现“精彩不断档、活动不打烊”。以“万千气象,烟火里的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天府绿道灯光装置艺术展,在桂溪生态公园、锦城湖、青龙湖、萌宠乐园、蜀道通衢、熊猫基地等六个特色园上线,市民朋友可以利用天府绿道小程序结合AR实现线上线下互动打卡。
锦江公园开启以“烟火蓉城·浪漫锦江”为主题的活动。夜游锦江东门码头至音乐广场码头,以色彩斑斓的许愿灯球打造漫天星辰落锦江的“星河入梦”活动,游客可在许愿灯球上写下自己对2024年的愿景,在乘船途中将其放入锦江,体验满满的仪式感。
同时,在假期期间,成都高新区、成华区、金牛区多地上演灯光秀。全民都会跳的“科目三”趣味舞蹈、赛博朋克风的霓虹穿梭、华丽喜庆的国风动漫、憨态可掬的3D动画IP……长达5小时的炫丽光影秀跨年氛围感拉至满格。
本地露营跨年兴起成都登热门目的地前十
统计表明,相比2023年同期,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大幅增长,不少人选择离开久居的地方跨年。在往年,元旦假期并不是集中出游的假日,但这个元旦假期却刮起了一阵“在外地跨年”的潮流,用旅行为即将过去的一年画上句号。
从携程数据来看,元旦假期首日,跨省游订单占比达55%,成都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登上跨年热门目的地前十。
数据显示,成都元旦假期首日订单量同比增长62%,其中酒店增长129%,门票增长97%。热门景区TOP5包括: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岭雪山、武侯祠、都江堰景区。
而一种新兴又浪漫的跨年方式正在年轻人群中逐渐兴起。
“龙泉山露营组团信息发布之后,来咨询的人特别多,现在年轻人不局限于以往的跨年方式,喜欢组局跨年,这也是一种新的交友方式。”
今年开始做拼团活动的小梁,感受到这种新的消费方式热度不减。除了商业商圈活动,到郊区聚会成为众多年轻人跨年的选择。
小梁称,整个活动包括户外烧烤、围炉煮茶和郊区烟花等等,此前组局已经有很多经验,不管是价格还是娱乐方式,年轻人都很接受。
据观察,许多拼团露营基地都使出浑身解数,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包括造雪、篝火、K歌、烟花、看日出等等,吸引市民前往,双流、温江、龙泉等地部分营地甚至“一营难求”。业内人士指出,跨年消费属于夜间经济,显现出旺盛的活力,夜经济消费场景多元化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
演出市场如火如荼去年新增演出企业5000余家
2023年12月29日晚,
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在张杰“未·你好吗”2024跨年演唱会上,歌迷见证了冬天的第一场“雪”。元旦3天假期,跨年演唱会在各大城市上演。2023年以来,演出市场如火如荼,成都各大演出场馆档期已排到2024年5月,演唱会开票场场秒空、大型演出周周爆棚。
2023年11月5日晚,张学友60+巡回演唱会成都站最后一场演出在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落幕,连开9场在成都演出史上是难得一见的现象,除了2.2亿元票房总收入外,演唱会还拉动综合收入突破4.3亿元。之后陈奕迅、张惠妹等歌手也相继抵达成都,掀起娱乐消费市场的热度。
成都市民向先生表示2023年已经看过了5场演唱会,元旦节也早早抢到了马思唯的演唱会门票。“终于能看到期待已久的演唱会了,不过演唱会的花费也不少,最低一张票680元,最高1980元。”
据不完全预计,2023年成都市各类营业性演出14330场次,增长188%;2023年1-10月成都音乐产业整体产值规模为463.8亿元,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经济效益约43.5亿元,吸引观演人数480万人次。
天眼查数据显示,就成都地区而言,2023年新增了5753家“演出”相关企业,其中3月新增注册最多,增速达167%。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等营业性演出,在2023年迎来全面开花的态势。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芮雯
(来源:华西都市报)
相关推荐
黑龙江饶河再现野生东北虎足迹
四川内江市市中区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海南将迎来春节前出岛车客高峰 各港口出岛秩序总体平稳
(新春走基层)“喜迎全运会 瑞蛇贺新春”新春庙会在广州举行
羊角把、牛角、十字扣,春运涨知识→小设计大用途
岁暮冰嬉 寒尽春生 这些“速度与激情”谁看了不想玩一把?
“家门口能挣钱,好日子有盼头”(新春走基层)
国家中医药局:九成以上三级妇幼保健院设置中医类临床科室
湖南零陵腊肉飘香年味浓 供销两旺助增收
春节临近 你的家乡举办哪些活动?一起来寻找年味儿→
新春走基层丨让每一盏车灯都安然明亮 他们是“魔鬼风口”的风雪护路人
中国将386.7万家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北影节电影嘉年华启幕 体验“电影+”慢生活、微旅游
- 陕西皮影的“二次元”创新:“老技艺”赶上“新潮流”
- SK-II 全新LXP 匠心系列上市,“PITERA™与时为友”与你共赴匠心艺境
- 海南:多部门出台措施促“摩羯”灾后恢复
- 中国市场是“必选项”!跨国公司加码在华投资、深耕中国市场
- 上海航运中心迈向“全面建成”新阶段 临港新片区“硬指标”搭载“软实力”
- 台风“小犬”西行趋粤 广东多地挂台风预警、多个景区关闭
-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广昌:乡贤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 四川不断推动三苏文化创新性发展
- 公安部:在全国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 个税退、补税启动,有人退上万有人补上万元,关键点在这!
- 美国决定把古巴从“支恐”名单中移除 古巴回应
- 工信部:1—4月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5924亿元
- 长三角三省一市签署古镇领域专项合作框架协议
- 2023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新疆)将在昌吉州举办
- “江口沉银”考古发掘再出水上万件珍贵文物 “荣世子宝”金印现世
- “谢晋诞辰百年纪念展”开幕 将放映这些影片
- 沈阳市全区域解除限购限售
- 325件古玻璃器在琼亮相 系海南省博物馆首次引进国外展览
- 纪念冯雪峰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现场启动“雪峰文论奖”
- 热门推荐
-
- 宁夏开展“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 打好工信领域6大攻坚
- 《黑神话:悟空》出圈,山西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 “再就业男团”春晚圆梦
- “税务单元”首次进入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 称“遭受恶意网络攻击”,美国宣布对伊朗最新制裁
- 母乳喂养:婴幼儿过敏性疾病预防的最佳选择
- 智能肿瘤学知识库在重庆发布
- 分析师电话会:用户收入利润大增,淘宝形成增长正循环
- 中国能源大旗开建氢能产业园 “北疆氢都”提上日程
- 疑似塌陷!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发生3.0级地震
- 郑州拟完成1万套二手房“以旧换新”
- 台风“泰利”今晚登陆华南 广东海南广西有强降水
- 内蒙古产粮第一旗:建高标准农田 种“塞外好粮”
- 内蒙古一高校留学生开展“中西文化碰撞”活动
- 香港音乐剧《大状王》获首届欧阳予倩戏剧奖两项大奖
- 从“方寸闲地”到“增收宝地” 陕西榆林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 北京市民垃圾分类参与率超98% 自主分类习惯逐步养成
- 2023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将于南宁举办
- 加快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 百名港澳台及内地(大陆)学生共同创演舞剧《一双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