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时代精神 歌颂人间大爱(深观察)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全民抗疫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让观众在典型故事中找到普遍共鸣,将伟大抗疫精神化作回首凝望时的信心和动力,是抗疫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核心。纵观已播出的此类剧集,不难发现其在组织筹划、美学内涵和精神价值等方面与一般电视剧有所不同,呈现出中国式主题性电视剧创作的特点。
社会各界与文艺战线的联动
抗疫题材电视剧不仅要“好看”,还要“走心”,通过影像的回眸,实现中国式文艺创造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引领。为了让抗疫题材电视剧具备思想穿透力,进而拥有广泛的组织动员力、社会凝聚力和战“疫”续航力,社会与文艺战线共同构建起中国式主题性电视剧创作的一大特色:依托政策扶持和社会各界力量的统筹规划、充分动员、层层落地,以举国同心的磅礴伟力,为现实题材电视剧完成了一次特殊而积极的探索。
2020年秋开始,多部抗疫题材电视剧带着温情与力量陆续出炉:首部抗疫题材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开创时代报告剧类型,从立项、筹备、拍摄、后期制作到定档播出,用时仅4个月,刷新了国内电视剧创作速度的纪录;《在一起》由国家广电总局指导、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支持,采取策划、拍摄、后期制作接力进行的创制模式,实现当年策划、当年拍摄、当年播出的预期目标;上月收官的《大考》入选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礼赞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的重点项目,国家广电总局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的重点指导、深度支持。
社会各界与文艺工作者形成了紧密有序的战线,为剧集既“叫好”又“叫座”悉心护航。《在一起》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广东卫视4家卫视首播、16家平台联合播放,刷新了中国电视剧平台播出数量纪录;《大考》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及各大主要网络平台联合播出,开播后持续引发关注。该剧主创和老中青三代演员深入现实生活进行文艺创作,让“难忘”“太真实了”“多像我当年”等成为观众评价的高频词。
多方护航、媒体联动、有情怀有担当,抗疫题材电视剧之所以能实现突破,在极短时间内反映现实、鼓舞人民、振奋精神,离不开社会各界汇聚的巨大力量。
人物群像与时代精神的交响
现实题材影视剧是“现实的渐近线”。抗疫题材电视剧要书写时代精神、歌颂人间大爱,就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抗疫题材影视作品不能脱离真实底色,也不能一味照搬新闻、描摹事件。经过两年多的创作实践,抗疫题材电视剧找到了自身的创作方法:在以往主旋律影视作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原则基础上,呈现出“真实背景,戏剧人物;典型事件,众生相联;尊重科学、淡化焦虑;弱戏剧性、强代入感”等特征。这些特征在创作上的鲜明体现,就是用具体、典型、真实可感的人物,来串联一幕幕抗疫故事,将众生相汇入时代洪流。
《最美逆行者》和《在一起》均采用单元剧形式,既缩短了作品的创作周期,也最大可能地展现出全民抗疫的不同侧面。抗疫群像中,有义无反顾建起“白衣长城”的医护工作者、闻令而动的军人,也有平凡的送货小哥和社区志愿者,很多角色直接来自生活。他们不一定是有名有姓的大人物,但一定有血有肉、有情有爱。通过他们,观众重新获得抗疫的“临场感”:火神山医院的建造直播历历在目,社区联防联控的喇叭提醒声声入耳,被防护装备勒出血印的面庞深深感动许多人。正是这些普通人构成了全民抗疫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速度、中国力量、中国担当的写照。
与前两部抗疫题材电视剧相较,《大考》没有聚焦医护工作者的逆行身影,而是通过一个县城、两所中学、几户人家、一群师生的应考故事,表现疫情之下全体中国人的命运与共。如果说之前的抗疫题材影视作品更多地表现奉献者、施救者,《大考》则从被守护的一方,勾勒出全社会为一群孩子的未来多么拼搏、多么无畏、多么热血。正如剧名所示——“大考”不仅是学生的高考,牵动无数家庭,也是全社会共克时艰的一次迎考。
中国抗疫是紧紧依靠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抗疫主题电视剧创造性地展现全民抗疫的“组合拳”,在从“我”到“我们”的故事中,彰显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印证了人民群众才是抗疫胜负的最终决定力量。
平视审美与共同价值的营造
如何用当代审美呈现正在发生的全民战“疫”?抗疫题材电视剧选择了与众不同的处理策略:既不凸显个人英雄主义,也不俯瞰芸芸众生;既谨慎地调动观众情绪,避免过度煽情,也不刻意编排主人公的感情世界。这些作品用真实、朴实的烟火底色,撬动普通人的共鸣空间,拍下一幅幅抗疫中的正面像与灵魂照,呈现出平视视角、平淡风格、平实追求的审美趣味。
《最美逆行者》与《在一起》虽塑造了众多平民英雄,但聚焦他们的视角总是平视的,叙事从未离开过“平凡人的不凡事”,基调始终在大力弘扬真善美;《大考》则更关注普通人物之间的深层联系,独辟蹊径地彰显疫情之中更有情:是患难真情,更是家国同情。如果说突如其来的疫情是猛烈的风暴,那么贯穿不同个体、家庭和地域的情感,则是平静的风暴眼。抓住疫情中人与人之间的独特关系、不同场景下的故事勾连以及事件背后深切的感动,儿女情、英雄胆、家国志、时代风才能从庸常生活中被提炼出来,拥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力量。
一系列抗疫题材电视剧已经证明:艺术不是生活的拷贝,优秀文艺作品要向生活的深处、高处和远处前行,也要向艺术的精致、精深、精彩处挺进,描绘亿万民众的人生百态,传达人民的心声,体现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品格。
每当人们回忆过往,总会想到一批文艺作品中宛如多棱镜像般生动鲜明的时代肖像。文艺创作总是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同频共振。抗疫题材电视剧正是与时代脉动、火热生活、人民悲欢同行的重要载体。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以“艺”抗“疫”的种种尝试已走进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中国式主题性文艺创作道路也将随之不断开拓深化。(作者为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副主任)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11月14日 第 07 版)
-
上一篇
-
下一篇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列车为他临时停靠2分钟
- 筚路蓝缕95载 勇当高水平医院建设“领跑者”
- 直击湖南平江县洪灾:各方力量彻夜救援
- 山西临汾:电力护航 一“糯”千金
- 13位艺术家70余件作品 “看与被看:当代艺术展”启幕
- 四川发布倡议书:以“大馆带小馆”助中小博物馆发展
- 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人文茶座)
- 日本羽田机场跑道封锁 起火客机全员撤离,另一飞机5人失联
- 浙江产业观察:一片“绿叶子”何以香飘千年?
- 中国金融管理三部门:调整优化房地产信贷政策
-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 武王墩墓文物上新→
- 北京:执行“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 上海大学生维权引地铁新规出台 10分钟内可免费进出同一站
- 理查德·克莱德曼2025新年钢琴音乐会在贵阳上演
- 宁夏三市成功入选全国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名单
- 9月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27元 上调97个基点
- 极端天气肆虐多地停电 美国南部面临高温和野火风险
- 首届中国(黑龙江)国际绿色食品和全国大豆产业博览会签约701亿元
- 【世界说】美国校园枪击事件数量连续两年创新高!枪支管控组织:这是多年来政策不作为的后果
- 持续阴雨天气将至 河南提醒防范对秋收不利影响
- 热门推荐
-
- 关爱孤残儿童 被窝整装联合金羽翼开展公益活动
- 调查:韩国民众在首尔买房须不吃不喝15.2年
- 商务印书馆正式上线运营防伪溯源系统 为读者带来增值服务
- 藏在历史里的汾酒 每一滴都是时间的味道
- 为推动构建中拉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届中拉政党论坛综述
- 云南玉溪活化文物与非遗 打造舞台剧《花腰竹女》
- 工业企业利润稳步恢复
- 中新健康丨4D医疗科普疗愈剧提升消化道肿瘤疾病社会认知
- 东北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首单测试成功
- 大西高铁开通运营十周年:再续“秦晋之好”
- 重庆加强“两节”期间监管力度 包括年夜饭预订等66项内容
- 面向全球征集“北京中轴线”主题绘画 童真童趣丰富中轴线文化
- 辽宁大伙房水库2人排险时落水 1人失联1人受伤 正在全力搜救
- 广西“雷锋街市”延续近60载:老少志愿者接力传承
- 安徽合肥:全面取消限购限售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开启夏日转场
- 贵州铜仁追“新”逐“绿”正当时
- 甘肃武都携手九寨沟筹备“陕甘川毗邻地区文旅环线战略联盟”
- 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工业仓库火灾持续 41名消防员受伤
- 俄媒称克里姆林宫遭无人机袭击 未致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