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探访“中华第一龙” 感受“华夏龙都”气韵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探访“中华第一龙” 感受“华夏龙都”气韵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张雨晴):2月19日下午,“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探访“中华第一龙”,感受“华夏龙都”气韵。
据了解,戚城文物景区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戚城遗址建设而成,占地760余亩,2004年12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进入戚城文物景区的“中华第一龙”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蚌塑龙虎图。墓主人两侧摆塑龙虎造型,西侧的虎,张口露齿,四肢交替作行走状,兽中之王的威风神态毕现;东侧的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遨游苍穹。蚌塑龙生动逼真、惟妙惟肖,而且从中国龙的艺术发展历程来看,它的头、爪、尾以及整体构图,已经具备了发展到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大部分要素和创意。专家学者通过对出土蚌壳进行碳十四测定,确定其距今约6500多年。这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较早、形制较为完备的龙艺术形象,专家学者把它誉为“中华第一龙”。
据戚城文物景区讲解员管亚奇介绍,正是因为“中华第一龙”的出土,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决定命名濮阳为“华夏龙都”。
除了“中华第一龙”,经考古发掘,戚城文物景区地下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层。它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濮阳历史的烟云,记载着濮阳岁月的沧桑。
相关推荐
电影《边海》演绎中越跨国恋情 将在全国上映
山西省人大代表张宏亮:加大扶持非遗项目单位力度 助力乡村振兴
“寻获——姚河塬遗址考古成果展”亮相宁夏彭阳博物馆
大寒·冬将尽天渐暖 “忙年”正当时丨文化中国行
官宣!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新闻发布会介绍创新亮点 发布主持人阵容
山东“文创+”融合城市特色 助推传统文化“出圈”海外
近50件珍贵文物亮相“古青州造像艺术特展” 呈现动人“青州微笑”
“大漠长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在四川广安开幕
首日销售突破1.7亿 6部新片争流春节档
“禅心妙韵”——星云大师书法作品展开幕
“85后导演”撑起“前春节档”
河北“回乡”主题美术展亮相 拉开“美术馆里过大年”序幕
- 最近发表
-
- 随机阅读
-
- 7月广州写字楼成交量同比上升98%
- 重庆邮局海关查获4袋真空包装大麻
- 中国官方:医保制度基础稳固 未出现所谓“退保潮”
- 受降雨影响 陕西17条河流出现洪峰
- 马来西亚总理提交2024预算案引孟子秀中文
- 受台风“珊珊”影响 浙江舟山340艘作业渔船撤离避风
- 央广财评|创新燃动中国经济 擘画2024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我国无偿献血量20余年连续增长 献血对身体有何益处?
- 东北四省区整合红色资源 携手推出多条旅游线路
- 证监会:加快推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落地实施
- 人工智能将显著改变企业获取价值方式
- 雨天行车,这些驾驶安全技巧请牢记
- 口腔种植体集采将于明年1月11日开标,最高有效申报价2380元
- 睡眠不足可能增加患糖尿病风险,6个建议助你好眠
- 专家:将中国提升健康素养的经验贡献于全球健康素养发展
- 你我熟悉又陌生的荀子,梁启超的评价为何这么高?
- 受台风“普拉桑”影响 上海虹桥边检多措并举应对深夜4架次航班备降
- 40余名海外青年学者走进南京高校共话发展
-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22万亿元 同比增长10.5%
- 泰国决定对中国游客实施免签5个月政策
- 热门推荐
-
- 国货美妆在海外“出圈”
- 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芙:脱钩是经济全球化主要威胁
- 北归大雁飞抵吉林莫莫格湿地
- 如何上好劳动课?
- (乡村行·看振兴)昔日荒山变瓜田 江西金溪乡贤的甜蜜“致富经”
- 5月LPR保持不变:1年期3.65%,5年期以上4.3%
-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95%是现实
- “听泉赏宝”爆火背后——文物鉴定服务怎样既可信又可及?
- “水韵江苏”亮相韩国首尔清溪广场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新发现实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暑期档电影佳片迭出市场回暖
- 脱口秀“牵手”老牌大剧院 把都市青年装进喜剧空间
- 国家林草局:过去十年中国为全球贡献约1/4新增绿化面积
- 垃圾场变身光储电站
- 滇中引水工程楚雄段最长隧洞贯通
- 被挡在村规民约外的“外嫁女”:起诉村组获得征地补偿等集体收益分配背后
- 山西省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规程9月1日起施行
- 董小君:推动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
- 美众议长麦卡锡称需谈判解决债务上限问题
- 四川达古冰川: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荒漠猫